第三章《红楼梦》书名的奥秘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据说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程伟元、高鹗整理。世人皆以为此书是以爱情为主,其实本书如同《西游记》、《封神演义》和《白蛇传》是一本末世预言小说。其中的情节大部分都是预言末世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宗教状况以及预言圣人出世证道后传如来正法,最后成佛的故事。之所取名为红楼梦有如下三层意思。

第一,在《妙法莲华经》中,世尊释迦牟尼佛将三界喻为火宅,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火宅,火宅即是红楼。人们处在火宅之中,眼看大火就要焚身,但人们一点都没有察觉,依然沉溺于五欲享受之中,根本不知道灾难已经临近,如在梦中一般,这就是众生的红楼梦。为此,如来佛耶稣就派圣人(圣灵)弥勒来引导信他的众生脱离苦海。

第二,共产党信仰德国马克思唯物主义无神论,他们在神州大地上建立了红色政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强迫人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习唯物主义无神论,妄想通过其强制性的无神论思想教育,使其红色政权能千秋万代,妄想无神论能在中国永世存在,这就是共产党的政治红楼梦。

第三,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了1996年以来,启动房地产建设,以房地产为发展中国经济的引擎,全国上下到处造楼,买楼,炒楼,致使房子价格一飞冲天,使普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产阶级也因为贷款买房而成为不敢轻举妄动的房奴。共产党以为可以永远靠红色的铁腕统治,靠着房地产拉动的经济就可以稳固江山,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石头就是蓝山县九嶷山上的舜公石。大势至菩萨曾下凡为舜帝,南巡到蓝山县后上九嶷山,传说在山顶化为舜公石。此石末世再下山投胎入世就是贾宝玉,贾宝玉的灵即普贤菩萨,贾宝玉的心即文殊菩萨的心。而舜公石南面的香炉石疑为舜帝的夫人潇湘妃子即观世音菩萨所化生。潇湘妃子再来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石中含兑阴金,即土中含金,土中金即文殊菩萨。

《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因为众生都离不开十二因缘法,故用十二钗代表。又末世得救者在《圣经》里被称为待嫁的童女,而这些女人又都来自金陵,故称《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是预言末世圣人和圣女出世证道后传正法,《红楼梦》又称《金玉缘》。薛宝钗有金锁,金锁就是兑阴灵,就是圣女的心,此心为真心,真心不动,故为锁,本为贾宝玉所有,但放在圣女那里,故圣女有金锁。贾宝玉即是玉,玉即是心,心分阴阳,即是凡心和真心,两心合一就是本妙圆心,就是成丹,就是证道。 《金玉缘》就是讲贾宝玉两心合一证道成佛的故事。

第二章 曹雪芹的秘密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金陵城),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

贾宝玉的真心就是青埂峰下的石头中之兑阴灵,后来化成了通灵宝玉。青埂谐音为情艮,艮灵山上有丁火,丁火使人生情,故为情艮峰。情艮峰里面藏有真心,真心即矿石里面的玉或金。故石头喻为有佛性(真心)的众生。把石头变成通灵宝玉的僧人就是癞头和尚,癞头和尚即是佛性之本源,即文殊菩萨,也叫灵宝天尊,是众生心之本源,即没有分阴阳时的兑灵本源。石头变成通灵宝玉,就如同石头变成美猴王,美猴王再证道,最后变成从八卦炉里出来的孙悟空,此时的孙悟空就是文殊菩萨,所以通灵宝玉就是文殊菩萨。而挂在外面的通灵宝玉就是兑阳灵,即众生好动的凡心。

曹雪芹名霑,从雨从沾,表示他与水神九天玄女一体。曹雪芹字梦阮,谐音为梦源,所有的梦都是由我们的魂在我们入睡时造出来的,而文殊菩萨即一切众生魂之本源。魂为凡心,所以曹雪芹为文殊菩萨的凡身。魂就是贾宝玉戴在胸前的通灵宝玉。

曹雪芹去世后,《红楼梦》的整理者是程伟元,伟元即伟大的元气,元气即先天一炁,其本源即文殊菩萨。这里也预示曹雪芹于末世再来时姓程,末世再来的圣人在《红楼梦》取假姓称之为贾宝玉,贾从西从贝,即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的宝贝。

贾宝玉就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凡身共经历九世,其中我们很熟悉的有苏东坡、朱熹、张三丰、王阳明、憨山大师和虚云老和尚。虚云和尚,湖南湘乡人,名古岩,暗示虚云就是这块变成通灵宝玉的石头。虚云和尚有两个妻子,虚云婚后没有跟他们同床就出家了,而他两个妻子后来都在湖南出家作尼姑,其中一个后来还写了封信给虚云和尚(参看《虚云年谱》)。弥勒还有两世为五戒禅师和金山老僧,五戒禅师为苏东坡的前世,金山老僧为王阳明的前世。具体的信息可看本人所写《西游记末世预言解密》。

弥勒为什么要十世轮回呢?《大宝积经》披甲庄严会第七之五:

“汝(无边慧菩萨)于末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以此法印,印诸众生。为此法印而印之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于后末世中,持我菩提法,则为无量佛,最后持法者。”

世尊出生于公元前1027年,成道于公元前992年,根据佛法正法500年,像法1000年,末法500年,就是公元1008年,正好是宋朝时期,这个无边慧菩萨下凡就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的金洲大师,是阿底峡尊者(出生于公元982年)的师父。这个金州大师就是最后一个为佛持正法的菩萨,在金洲大师以后在人间就没有传正法的菩萨了。所以从宋朝阿底峡尊以后,中国的一切佛教法师没有一个明白正法的,传的都是邪法或魔法,或者是断章取义害人的法。

故此弥勒九世轮回就是为了证明世间确实没有正法了,即使是弥勒凡身也不能在人间学到正法,他修行九世也没有能脱离三界,最后要到第十世才能成功,其中经历很多曲折,上了很多当,差点死于修道,最后放弃修道,改为认真阅读各宗教经典,以期明白真正的正法。

当然弥勒凡身在人间前九世轮回可以跟众生结缘,以便第十世来时将有缘者引入正法之门。

第一章 神仙菩萨太极八卦图

中国本土的道教神仙体系非常复杂,又加上佛教和基督教,让人头脑有点混乱,以为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神,其实这是错误的。如果这个世界的神仙来自不同的根源,那么这些神仙们都会打架乱套了。这些神仙和菩萨们其实来自同一个根源,即来自于无极,也称神佛,也称上帝,也称盘古。其实伏羲当年已经把这个神仙体系图给我们留下来了,就是伏羲先天八卦图,只是我们没有完全理解而已。

伏羲八卦神仙秘图:

神仙八卦图

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无极:即神,即如来,即道,即上帝。
太极:即骑青牛的太上老君,即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即圣灵。
两仪:即大势至和观世音,即西王母和东王公,太上老君和王母。
四象:
素女(后土皇地祇,花神百花仙子,玉兔,莲花仙子)。
九天玄女(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水神,雪神,青蛇,其中艮灵为琴。)
玉清真王(雷祖神农炎帝,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鬼王,东王公。)
紫薇北极大帝(普贤菩萨,天蓬元帅,道德天尊,上帝独子耶稣。)
素女和九天玄女合一就是观世音菩萨,即王母娘娘,即妈祖。

末世出世的圣女有两个即花神百花仙子(也称莲花仙子)和雪神(或称水神九天玄女),两个合一即观世音菩萨,但证道出世时合在一个肉身里面,也称为女基督。圣人也有二个,即是真龙普贤菩萨和真如文殊菩萨,也称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证道出世时也合在一个肉身上,就称为男基督。如果没有证道那么就称为称普贤真身和文殊菩萨凡身,因为这个时候的圣人是普贤菩萨的真身即真灵和文殊菩萨的凡身即魂(凡心)。

《红楼梦末世预言揭秘》目录

作者:程勋清 号:至真程一丰  南山有约  九嶷山人

01章 神仙菩萨太极八卦图
02章 曹雪芹的秘密
03章 《红楼梦》书名的奥秘
04章 金陵城和四大家族的秘密
05章 贾府世系中的秘密
06章 《红楼梦》预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07章 《红楼梦》中预言的孙中山和毛泽东及蒋介石
08章 《红楼梦》中预言的习近平
09章 贾珠和李纨代表释迦牟尼
10章 圣人贾宝玉的身份秘密及生日之谜
11章 末世认祖归宗及永生之道
12章 圣女的身份秘密
13章《红楼梦》中其他人物揭秘
14章《红楼梦》中的不净观和白骨观
15章 王熙凤害死淫人贾瑞之奥秘
16章 贾琏邪淫和共产党思想毒害百姓
17章 贾宝玉证道出山
18章 圣人和圣女摧毁中南海政权
19章 大观园开诗社的秘密
20章 正法出世诗词解读
21章 圣人和圣女台湾传正法
22章 圣人灭共党统一全球传上帝新约
23章 假佛兴起、义人舍身护法及死后复活
24章 贾宝玉成佛和论功行赏
25章 读《红楼梦》杂记

具体内容请在“下载”里下载电子文书。

《大般涅槃经 》释义(八)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六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

原文:
“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瞋恚多者为说慈悲,思觉多者教令数息,著我多者当为分析十八界等。是人闻已至心受持,心受持已如法修行,如法行已次第获得四念处,观身、受、心、法,得是观已次第复观十二因缘,如是观已次得暖法。”

解读:这是小乘修行次第,也是大乘的修行次第,不是说大乘就不要修了。不净观、慈悲观和数息观是基础的基础,四念处是基础,观十二因缘是提高。大小乘自我修证法皆由此入,否则难以见空性。当然如果上辈子已经修证到了,那么这辈子修道时就可以有跳跃式进步,不一定要一步一步走。

原文:

“善男子,信非暖法。何以故?因于信心获得暖故。善男子,夫暖法者即是智慧。何以故?观四谛故,是故名之为十六行,行即是智。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名为暖者?善男子,夫暖法者,即是八圣道之火相,故名为暖。善男子,譬如攒火,先有暖气,次有火生,后则烟出;是无漏道亦复如是,暖者即是十六行也,火者即是须陀洹果,烟者即是修道断结。”

解说:暖法是智慧,就是快要见道的智慧,暖为证空性和去我见之前所必须的智慧。此智慧是观四谛所得,即十六行。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七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

原文:

“善男子,烦恼三种,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智者应当观是三漏所有罪过。所以者何?知罪过已则能远离。

善男子,有四种人:一、作业时重,受报时轻;二、作业时轻,受报时重;三、作业时重,受报俱重;四、作业时轻,受报俱轻。善男子,若人能观烦恼罪过,是人作业,受果俱轻。”

解读:烦恼有三种,能观烦恼罪过,作业和受果都轻。

原文:

“善男子,智者若知烦恼、烦恼因、烦恼果报、烦恼轻重,是人尔时精勤修道,不息不悔,亲近善友,至心听法,为灭如是诸烦恼故。”

解读:修道能灭烦恼。

原文:

迦葉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三有漏者,云何名为欲漏、有漏、无明漏耶?”

佛言:“善男子,欲漏者,内恶觉观,因于外缘生于欲漏。是故我昔在王舍城告阿难言:‘阿难,汝今受此女人所说偈颂,是偈乃是过去诸佛之所宣说。是故一切内恶觉观,外诸因缘,名之为欲。’是名欲漏。有漏者,色、无色界内诸恶法外诸因缘,除欲界中外诸因缘内诸觉观,是名有漏。无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别内外,名无明漏。善男子,无明即是一切诸漏根本。何以故?一切众生无明因缘,于阴、入、界忆想作相,名为众生,是名想倒、心倒、见倒,以是因缘生一切漏。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无明者,即是贪因、瞋因、痴因。”

解读:无明是一切烦恼之根本,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原文:

一切圣人真实无有无漏果报,一切圣人修道果报更不生漏,是故名为无漏果报。善男子,有智之人如是观时,即得永灭烦恼果报。善男子,智者观已,为断如是烦恼果报修习圣道。圣道者即空无相愿,修是道已,能灭一切烦恼果报。”

解读:灭除一切烦恼果报的根本手段就是入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

原文:
“善男子,众生观受,知是一切漏之近因,所谓内外漏。受因缘故,不能断绝一切诸漏,亦不能出三界牢狱。众生因受,著我、我所,生于心倒、想倒、见倒。是故众生先当观受,如是受者,为一切爱而作近因,是故智者欲断爱者,当先观受。

解读:人身有五阴形成所谓的“我”,五阴分为色、受、想、行、识,人的一切烦恼源于有受,有受就有爱,有爱就有着,有着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生死。

原文:

“善男子,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则应分别爱之与受在何处灭,即见爱受有少灭处,当知亦应有毕竟灭,尔时即于解脱生信;生信心已,是解脱处何由而得?知从八正,即便修习。云何名为八正道耶?是道观受有三种相:一者、苦,二者、乐,三者、不苦不乐。如是三种,俱能增长身之与心。何因缘故能增长耶?触因缘也。

智者复当作如是念:‘我若生是杂食之爱,则不能断生老病死。我今虽贪无漏之道,不断受因则不能得无漏道果,是故应当先断是触。’触既断已,受则自灭;受既灭已,爱亦随灭,是名八正道。

解读:因为有触则生受,没有触就没有受,所以要修八正道以断触。无触即无受,无受即无爱,无爱即无着,无着即无烦恼,无烦恼即解脱。

原文:

“复次,善男子,智者当观受、爱二事何因缘生?知因想生。何以故?众生见色亦不生贪,及观受时亦不生贪。若于色中生颠倒想,谓色即是常乐我净,受是常恒无有变易,因是倒想生贪恚痴。是故智者应当观想。云何观想?当作是念:‘一切众生未得正道皆有倒想。云何倒想?于非常中生于常想,于非乐中生于乐想,于非净中生于净想,于空法中生于我想,于非男女大小昼夜岁月衣服房舍卧具生于男女至卧具想。’是想三种:一者、小,二者、大,三者、无边。小因缘故生于小想,大因缘故生于大想,无量缘故生无量想。复有小想,谓未入定;复有大想,谓已入定;复有无量想,谓十一切入。复有小想,所谓欲界一切想等;复有大想,所谓色界一切想等;复有无量想,谓无色界一切想等。三想灭故,受则自灭,想、受灭故,名为解脱。”

解读:因为触生受,触如何生受呢?因为在触的时候产生了想,因为有想就产生颠倒之见,就会有受,因在触中生想,由想生受,所以灭掉想就能不生受,无受即不生爱,无爱无着就能解脱。想者从相从心,所以心中有相就是想。无相则不会想。

原文:

“复次,善男子,智者观欲。欲者即是色、声、香、味、触。善男子,即是如来因中说果。从此五事生于欲耳,实非欲也。善男子,愚痴之人贪求受之,于是色中生颠倒想,乃至触中亦生倒想,倒想因缘便生于受,是故世间说因倒想生十种想。欲因缘故,在于世间受恶果报。

解读:有触的因缘,然后由想生受,如果追求这种受就是欲。受虽然只有苦、乐和不苦不乐三种,但这三受源自色、声、香、味、触。即对色、声、香、味、触五事产生了要去感受的欲望。

原文:

“复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观是欲已,次当观业。何以故?有智之人当作是念:‘受想触欲即是烦恼,是烦恼者能作生业,不作受业。’如是烦恼与业共行,

智者观业已,次观业因。业因者即无明触,因无明触,众生求有,求有因缘即是爱也,爱因缘故造作三种身口意业。”

解读:受想触欲就是烦恼,有烦恼就造业,造业就有因果报应。因为众生无明,不知道万法皆空,所以有触,有后生想,由想生受,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生欲),由取生有,有即造身口意业。

原文:

有智之人作是观已,即作是念:‘我当云何断是果报?’复作是念:‘是业因缘,无明、触生。我若断除无明与触,如是业果则灭不生。’是故智者为断无明、触因缘故修八正道,是则名为清净梵行。善男子,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解读:为断无明,为断触故修八正道,这就是清净梵行。

 原文:

善男子,智者深观三界诸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善男子,譬如坏器即易破坏,众生受身亦复如是,既受身已是众苦器。譬如大树华果繁茂,众鸟能坏,如多干草,小火能焚,众生受身为苦所坏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观苦八种如圣行中,当知是人能断众苦。

解读:前面是观业和烦恼,这里讲观苦。有业和烦恼则必在六道中轮回,有生死轮回则必然有苦。

原文:

“善男子,智者深观是八苦已,次观苦因。苦因者,即爱无明。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求身,二者、求财。求身求财,二俱是苦。是故当知爱无明者即是苦因。

智者观爱即是苦因。既观因已,次观果报。苦果报者,即是取也。爱果名取,是取因缘,即内外爱,则有爱苦。善男子,智者当观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若我能断爱、取二事,则不造业,受于众苦。是故智者为断爱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观者,是则名为清净梵行。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解读:因为无明故生爱,有爱就会取,所以爱是取的因,因为取就造业,造业就有苦。所以由爱生苦。断爱、断取即能断苦,修八正道可以实现。

原文: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经》,乃是一切善法宝藏。譬如大海是众宝藏,是涅槃经亦复如是,即是一切字义秘藏。善男子,如须弥山众药根本;是经亦尔,即是菩萨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物之所住处;是经亦尔,即是一切善法住处。善男子,譬如猛风无能系缚;一切菩萨行是经者亦复如是,不为一切烦恼恶法之所系缚。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坏者;是经亦尔,虽有外道恶邪之人,不能破坏。善男子,如恒河沙无能数者;如是经义亦复如是,无能数者。

“善男子,是经典者,为诸菩萨而作法幢如帝释幢。善男子,是经即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导师引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经能为诸菩萨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诸闇。善男子,是经能为病苦众生作大良药,如香山中微妙药王能治众病。善男子,是经能为一阐提杖,犹如羸人因之得起。善男子,是经能为一切恶人而作桥梁,犹如世桥能渡一切。善男子,是经能为行二十五有者,遇烦恼热而作阴凉,如世间盖遮覆暑热。善男子,是经即是大无畏王,能坏一切烦恼恶魔,如师子王降伏众兽。善男子,是经即是大神咒师,能坏一切烦恼恶鬼,如世咒师能去魍魉。善男子,是经即是无上霜雹,能坏一切生死果报,如世雹雨坏诸果实。善男子,是经能为坏戒目者作大良药,犹如世间安阇那药善疗眼痛。善男子,是经能住一切善法,如世间地能住众物。善男子,是经即是毁戒众生之明镜也,如世明镜见诸色像。善男子,是经能为无惭愧者而作衣服,如世衣裳障蔽形体。善男子,是经能为贫善法者作大财宝,如功德天利益贫者。善男子,是经能为渴法众生作甘露浆,如八味水充足渴者。善男子,是经能为烦恼之人而作法床,如世之人遇安隐床。善男子,是经能为初地菩萨至十住菩萨而作璎珞、香华、涂香、末香、烧香,清净种性具足之乘,过于一切六波罗蜜受妙乐处,如忉利天波利质多罗树。善男子,是经即是刚利智斧,能伐一切烦恼大树,即是利刀能割习气,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智火焚烦恼薪,即因缘藏出辟支佛,即是闻藏生声闻人,即是一切诸天之眼,即是一切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处,即是饿鬼解脱之处,即是地狱无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众生无上之器,即是十方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父母也。

解读:此段世尊详细阐述本经的功用,为后世众生详说戒律,指明修道路径,护持依法修道者。

原文:

“善男子,是故此经摄一切法,如我先说。此经虽摄一切诸法,我说梵行即是三十七助道法。善男子,若离如是三十七品,终不能得声闻正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不见佛性及佛性果。以是因缘,梵行即是三十七品。何以故?三十七品,性非颠倒,能坏颠倒;性非恶见,能坏恶见;性非怖畏,能坏怖畏;性是净行,能令众生毕竟造作清净梵行。”

解读: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都需要修行的佛法,不可缺少。不能因为是大乘就不修三十七道品,不成就三十七道品就不能成佛。可见佛教八宗都是群党,都是不能使人成佛的偏门。

原文:

“善男子,世第一法,无漏因故,似于无漏向无漏故,不名颠倒。善男子,清净梵行,发心相续乃至毕竟。世第一法,唯是一念,是故不得名净梵行。”

善男子,三十七品性无颠倒,是故得名清净梵行。善男子,若有菩萨于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摄、知增、知主、知导、知胜、知实、知毕竟者,如是菩萨则得名为清净梵行。”

解读:世第一法即顶法,还是定于一心,未证空性,不能断烦恼,故非清净梵行。而三十七道品能够使修道者证到空性,去我执和法执而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来或时说明为慧,或说为信。善男子,信因缘故,亲近善友,是名为触;亲近因缘,得闻正法,是名为触;因闻正法,身口意净,是名为触;因三业净,获得正命,是名为触;因正命故得净根戒,因净根戒乐寂静处,因乐寂静能善思惟,因善思惟得如法住,因如法住得三十七品,能坏无量诸恶烦恼,是名为触。善男子,受名摄取,众生受时能作善恶,是故名受为摄取也。善男子,受因缘故生诸烦恼,三十七品能破坏之,是故以受为摄取也。因善思惟能破烦恼,是故名增。何以故?勤修习故得如是等三十七品。若观能破诸恶烦恼要赖专念,是故以念为主。如世间中,一切四兵随主将意;三十七品亦复如是,皆随念主。善男子,既入定已,三十七品能善分别一切法相,是故以定为导。是三十七品分别法相,智为最胜,是故以慧为胜。如是智慧知烦恼已,智慧力故,烦恼消灭。如世间中,四兵坏怨或一或二,勇健者能;三十七品亦复如是,智慧力故能坏烦恼,是故以慧为胜。善男子,虽因修习三十七品获得四禅神通安乐,亦不名实;若坏烦恼证解脱时,乃名为实。是三十七品发心修道,虽得世乐及出世乐、四沙门果及以解脱,亦不得名为毕竟也;若能断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是故我说毕竟者即大涅槃。

解读:触者接触一切法,学习一切佛法,不空则有触,受者享受,体会,感受,有相则有受,由四念处得定,由定生慧,由慧断烦恼,由断烦恼得解脱。得解脱后入六波罗蜜修行,以无分别心(无三十七道品),无所得心修行,直至成佛。

原文:

“复次,善男子,善爱念心,即是欲也。因善爱念,亲近善友,故名为触,是名为因。因近善友,故名为受,是名摄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为增。因是四法,能生长道,所谓欲、念、定、智,是即名为主、导、胜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脱,除断爱故心得解脱,断无明故慧得解脱,是名为实。如是八法,毕竟得果,名为涅槃,故名毕竟。

“复次,善男子,欲者即是发心出家。触者即是白四羯磨,是名为因。摄者即是受二种戒:一者、波罗提木叉戒,二者、净根戒。是名为受,是名摄取。增者即是修习四禅。主者即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导者即是阿那含果。胜者即是阿罗汉果。实者即是辟支佛果。毕竟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解读:这是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理解“欲、触、受、增”和“主、导、胜”。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八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

原文:
迦葉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毕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云何可得?”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修十想,当知是人能得涅槃。云何为十?一者、无常想,二者、苦想,三者、无我想,四者、厌离食想,五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者、死想,七者、多过罪想,八者、离想,九者、灭想,十者、无爱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习如是十种想者,是人毕竟定得涅槃,不随他心,自能分别善不善等。是名真实称比丘义,乃至得称优婆夷义。”

是故当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无常。

“善男子,菩萨若能于一念中见一切法生灭无常,是名菩萨具无常想。善男子,智者修习无常想已,远离常慢、常倒、想倒。”

次修苦想。何因缘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于无常,因无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缘故名为无常,无常因缘故受内外苦。饥渴寒热,鞭打骂辱,如是等苦,皆因无常。复次,智者深观此身,即无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复是苦。

“善男子,智者复观,生即是苦,灭即是苦,苦生灭故即是无常,非我、我所,修无我想。智者复观苦即无常,无常即苦,若苦无常,智者云何说言有我?苦非是我,无常亦尔。如是五阴亦苦无常,众生云何说言有我?

“智者如是观无我已,次复观于厌离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云何为食起身口意三种恶业?

善男子,智者如是观四食已,于食终不生贪乐想。若犹生贪,当观不净。何以故?为离食爱故。于一切食善能分别不净之想,随诸不净令与相似。如是观已,若得好食及以恶食,受时犹如涂痈疮药,终不生于贪爱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观者,是名成就厌离食想。”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间不可乐想,作是念言:‘一切世间,无处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无处不生。若世间中,无有一处当得离于生老病死,我当云何乐于世间?”

一切贪结虽是系缚,然我今者贪于智明,不贪世间。’智者深观如是法已,具足世间不可乐想。

“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间不可乐想,次修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善男子,智者复观:‘我今出家,设得寿命七日七夜,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修于死想。

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当知是人能呵三界,远离三界,灭除三界,于三界中不生爱著。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称可沙门之相。”

解读:此为十想具体修持法,是修道者所必须具有的思想。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

原文:

诸仁者,我昔曾从先旧智人闻说是事,过百年已,世间当有一妖幻出,即是瞿昙。如是妖惑,今于此处娑罗林中将灭不久,汝等今者不应愁恼。”

解读:圣人总是在没有正法的时候出世,在邪法盛行的时候出世,在众生都被邪法迷惑的时候出世,所以圣人总是被邪师和外道所诽谤诬陷。

 

原文:

尔时,复有一尼揵子答言:“仁者,我今愁苦,不为自身弟子供养,但为世间痴闇无眼,不识福田及非福田,弃舍先旧智婆罗门,供养年少,以为愁耳!瞿昙沙门大知咒术,因咒术力能令一身作无量身,令无量身还作一身,或以自身作男女像、牛羊象马。我力能灭如是咒术,瞿昙沙门咒术既灭,汝等当还多得供养受于安乐。”

解读:外道或邪道常以求供养为目的,凡求供养者必非正道。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九卷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

原文:

先尼言:“世尊,如是,如是,诚如圣教。我先有慢,因慢因缘故称如来尔瞿昙姓。我今已离如是大慢,是故诚心启请求法,云何当得常乐我净?”

解读:称名道姓是为我慢,故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为世尊,而不能称瞿昙。如今的人因为没有礼教,都直接称老师的名字,称父母的名字。

原文:

佛言:“善男子,汝勤精进,修习二法:一、奢摩他,二、毗婆舍那。善男子,若有比丘欲得须陀洹果,亦当勤修如是二法。若复欲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亦当修习如是二法。善男子,若有比丘欲得四禅、四无量心、六神通、八背舍、八胜处、无诤智、顶智、毕竟智、四无碍智、金刚三昧、尽智、无生智,亦当修习如是二法。善男子,若欲得十住地、无生法忍、无相法忍、不可思议法忍、圣行、梵行、天行、菩萨行、虚空三昧、智印三昧、空无相无作三昧、地三昧、不退三昧、首楞严三昧、金刚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行,亦当修习如是二法。”

解读:一切修证不离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奢摩他就是止,就是定于一心,毗婆舍那是观,就是思维,不是定于一心,而是于得定后思维空、苦、无常。

大般涅槃经 第四十卷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三

原文:

佛言:“止!止!憍陈如,是婆罗门非适今日发是心也。憍陈如,乃往过去过无量劫,有佛世尊,名普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人先已于彼佛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贤劫中当得作佛,久已通达了知法相,为众生故现处外道示无所知。以是因缘,汝憍陈如不应赞言:‘善哉!善哉!汝今能发如是大心。’”

解读:邪道,外道,很多都是菩萨示现,为了能引导诸外道皈依正法而入外道中。所以修道者对外道或邪道众生亦不得有嗔心或骄慢之心,当然对一切众生都不能有嗔心。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毕竟成佛。

原文:

憍陈如言:“世尊,阿难比丘在娑罗林外,去此大会十二由旬,而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娆乱。是诸魔众悉自变身为如来像,或有宣说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或有说言一切诸法不从因生;或有说言一切因缘皆是常法,从缘生者悉是无常;或有说言五阴是实,或说虚假,入、界亦尔;或有说言有十二因缘,或有说言正有四缘;

尔时,文殊师利从佛受是陀罗尼已,至阿难所,在魔众中作如是言:“诸魔眷属,谛听!我说所从佛受陀罗尼咒。”魔王闻是陀罗尼已,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于魔业,即放阿难。文殊师利与阿难俱来至佛所。阿难见佛,至心礼敬,却住一面。

解读:阿难尊者早已证得须陀洹道果,已经证见空性,去身见,但还是入魔了,可见证空还并非解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佛的护持,还要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在《楞严经》中,阿难被摩登伽女所诱惑,差点犯淫戒,后来也是世尊派文殊菩萨找回阿难,可见文殊是佛专门派来让众生依法脱离魔难的使者,故是众生之师。

原文:

“善男子,阿难比丘具足八法,能具足持十二部经。何等为八?一者、信根坚固,二者、其心质直,三者、身无病苦,四者、常勤精进,五者、具足念心,六者、心无憍慢,七者、成就定慧,八者、具足从闻生智。文殊师利,毗婆尸佛侍者弟子,名阿叔迦,亦复具足如是八法。尸弃如来侍者弟子,名差摩迦罗;毗舍浮佛侍者弟子,名优波扇陀迦罗;鸠村驮佛侍者弟子,名曰跋提;迦那含牟尼佛侍者弟子,名曰苏坻;迦葉佛侍者弟子,名叶婆蜜多,皆亦具足如是八法。我今阿难亦复如是具足八法,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

解读:要具足八法才能具足持十二部经。

原文:

佛告阿难:“是娑罗林外,有一梵志,名须跋陀,其年极老,已百二十,虽得五通未舍憍慢,获得非想非非想定,生一切智起涅槃想。汝可往彼,语须跋言:‘如来出世如优昙华,于今中夜当般涅槃,若有所作可及时作,莫于后日而生悔心。’阿难,汝之所说,彼定信受。何以故?汝曾往昔,五百世中作须跋陀子,其人爱心习犹未尽,以是因缘信受汝语。”

解读:四禅八定能生五神通,神通皆是一心所作,四禅八定皆是奢摩他,没有毗婆舍那,故不能见到空性,不能去我执和法执,所以不能解脱生死。

此段可见世尊大慈大悲,能度者必往度之。

原文:

“世尊,云何名为无相之相?”

“善男子,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作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受者相,无法非法相,无男女相,无士夫相,无微尘相,无时节相,无为自相,无为他相,无为自他相,无有相,无无相,无生相,无生者相,无因相,无因因相,无果相,无果果相,无昼夜相,无明闇相,无见相,无见者相,无闻相,无闻者相,无觉知相,无觉知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

“善男子,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善男子,是相、法界、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

解读:实相即是空相,空相即是无相。

《大般涅槃经》释义(七)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

原文:

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

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径。若有修习三昧定者。则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者定。二者智。善男子。如刈菅草执急则断。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解读:定能观五阴生灭,所以有定才能观。所以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都要修,毗婆舍那以奢摩他为基础。

原文: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善知定时慧时舍时及知非时。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提道。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因于受乐生大憍慢。或因说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义善问答时而生憍慢。或因亲近恶知识故而生憍慢。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间善法功德而生憍慢。或因世间豪贵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当知尔时不宜修智宜应修定。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若有菩萨勤修精进。未得利益涅槃之乐。以不得故生于悔心。以钝根故不能调伏五情诸根。诸垢烦恼势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损故。当知尔时不宜修定宜应修智。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若有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二法若等则宜修之。是名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定慧起烦恼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宜应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是名修舍。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如是三法相者。以是因缘得无相涅槃

解读:在三昧中分为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原文:

佛言。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则修梵行及解脱果。善男子。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不修道则无解脱。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

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观。名不修身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观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五者不修本善业故。复有五事。一者修习恶业故。二者无戒财故。三者远离诸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心慧故。五者亲近恶知识故。善男子。是故能令现世轻报地狱重受。

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

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解读:因果业报并非一定都会以同样的轻重实现,行善修道可以减轻恶报,行恶业可以减轻善报。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十住菩萨修八圣道少见佛性。况不修者而得

见耶。善男子。如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已无量世修习圣道了知佛性。云何声闻辟支佛等能知佛性。

解读:这里说“若有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但是十住菩萨修八圣道都只能见到一

点点佛性,并不能完全了知佛性,所以众生一定按次第修道,而不能如同禅宗颠倒地认为不用修道,只要见性。

只有佛能完全见佛性,见到佛性即能成佛,而这里说文殊菩萨了知佛性,其实文殊菩萨就是佛性之本源,文殊菩萨就是真如法身佛。

原文:

或时说空或说不空。或说一切有或说一切无。或说三乘或说一乘。或说五阴即是佛性。

解读:五阴是佛性所幻化,所以色也是佛性所幻化,万法都是如来法身所幻化。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原文:

善男子。我从昔来见是善星有少善根如毛发许。终不记彼断绝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善男子。譬如有人没圊厕中。有善知识以手挠之。若得首发便欲拔出。久求不得尔乃息意。我亦如是求觅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济。终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发许。是故不得拔其地狱。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来何故记彼当堕阿鼻地狱。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属。皆谓善星是阿罗汉是得道果。我欲坏彼恶邪心故。记彼善星以放逸故堕于地狱。

善男子。善星比丘常为无量诸众生等。宣说一切无善恶果。尔时永断一切善根。乃至无有如毛发许。

世尊。一阐提辈以何因缘无有善法善男子。一阐提辈断善根故众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阐提辈永断灭故。以是义故。杀害蚁子犹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世尊。一阐提者终无善法。是故名为一阐提耶。佛言。如是如是。

解读:这是世尊如来审判善星比丘,所以佛即耶和华上帝,依戒律因果审判众生。善星比丘不信因果,成为一阐提而下地狱。末世不信神佛,不信因果和六道轮回者,成为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必下地狱。

原文:

如告比丘我今宣说苦集灭道。苦者所谓无量诸苦。集者所谓无量烦恼。灭者所谓无量解脱。道者所谓无量方便。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原文:
“善男子,我于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学无学。’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有为法。’‘法身即是常乐我净,永离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无为法。’

解读:如来有化身即肉身,有法身,肉身是法身根据需要而示现出来的,所以肉身(即化身)有生灭。

原文:
“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

“善男子,我于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

解读:本品世尊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会有很多人曲解如来经中之本意,或断章取义,或片面理解。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深见如是无因无果,是人能断信等五根。善男子,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破僧亦尔。”

解读:不正确的聪明使人断善根。本品文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断善根的因缘。

原文:
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故,名为道谛。是名分别答。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原文:

善男子,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于经中先说,众生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众生身皆从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尔。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善男子,现在烦恼为作障故,令诸众生不得睹见。

解读:五阴名佛性,佛性生万法,佛性即神佛的智慧之灵,能生万物,万物以至于万法皆是佛性所幻化。

原文:

“善男子,众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时有解,或有不解。善男子,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或言离阴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佛性即是中道,非内非外,故名中道。’

解读:五阴是佛性,但并非佛性住五阴内或五阴外,因为五阴是佛性幻化,佛性是真,此佛性是常,常则无内外,佛性性空,空则无有内外,一切皆生于虚空中。没有佛性即没有万法,故说五阴是佛性,如同说浪花是水。花是幻,水是真。所以浪花和水是一体,一真一幻而已。幻者为名,为相。

原文: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解读:这是世尊对佛性的本质特性详细定义。

原文:

“善男子,如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解读:“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众生都是佛的灵即佛性幻化出来的。证到这一点就是见佛性成佛,见不到这一点就是众生。

原文:

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著;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解读:众生佛性被遮住而不可见,故说无,众生毕竟成佛,故说有佛性。所以说有佛性或无佛性都是有条件的。

原文: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河,其中亦有七种众生,从初常没乃至第七,或入或出。所言没者,有人闻是《大涅槃经》,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常乐我净,终不毕竟入于涅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当得成菩提之道,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等必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是语已,生不信心,即作是念。作是念已,便作是言:‘是涅槃典,即外道书,非是佛经。’是人尔时,远离善友,不闻正法。虽时得闻不能思惟,虽复思惟不思惟善,不思惟善故如恶法住。

解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都是佛性所幻化。就如同海上的浪花必有海水一样。

 原文:

“善男子,信有二种: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虽复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为信不具足。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缘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

“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修多闻亦不具足。云何名为闻不具足?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为闻不具足。虽复受持是六部经,不能读诵为他解说,无所利益,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又复受是六部经已,为论议故,为胜他故,为利养故,为诸有故,受持读诵解说,是故名为闻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施亦不具。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是人虽复行于财施,为求有故,虽行法施亦不具足。何以故?秘不尽说,畏他胜故,是故名为施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上四事,所修智慧亦不具足。智慧之性性能分别,是人不能分别如来是常无常。如来于此涅槃经中说言:‘如来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脱。’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梵行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即是解脱,解脱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慈悲喜舍。’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是故名为智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则有二种:一、增善法,二、增恶法。云何名为增长恶法?是人不见己不具足,自言具足而生著心,于同行中自谓为胜,是故亲近同己恶友,既亲近已复得更闻不具足法,闻已心喜其心染著,起于憍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亲近在家,亦乐闻说在家之事,远离清净出家之法,以是因缘增长恶法,增恶法故身口意等起不净业,三业不净故增长地狱、畜生、饿鬼,是名暂出还没。

解读:要具足信、戒、闻、施、智五事,否则就会增长恶法,增长恶法就会退步。

原文:

若能供养无量佛,则能无量世修道,

解读:如果不供养佛,那么下世就很可能不能闻佛法,不闻佛法就不能继续修行,所以禅宗所谓不要拜佛是魔说。拜佛者受佛护持,自然能世世闻佛说法。

《大般涅槃经》释义(六)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六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是名为信。如是信者。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众生所不能坏。因是信故得圣人性。

云何直心。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一切众生若遇因缘则生谄曲。菩萨不尔。何以故。善解诸法悉因缘故。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何以故。恐生烦恼。若生烦恼则堕恶趣。如是菩萨若见众生有少善事则赞叹之。云何为善。所谓佛性。赞佛性故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读:在世上还有正法在流传时,还有人可以得到正法以修行时,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但是如果在末法时期,人们都不接受正法,都接受邪法,诽谤正法,诽谤戒律,以至于没有人能从正法而解脱,此时菩萨摩诃萨就会出来呵责诸恶,护持戒律,宣讲正法。

原文:

善男子。若一阐提信有佛性。当知是人不至三恶。是亦不名一阐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堕三恶。堕三恶故名一阐提

解读:不信佛性即不信佛,不信佛即堕三恶道,不信佛性即一阐提,一阐提者入三恶道。

原文:

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即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生极重想。若人诘问答言实犯。

云何菩萨修治于戒。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不为生天不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鸡戒牛戒雉戒。不作破戒不作缺戒。不作瑕戒不作杂戒。不作声闻戒。受持菩萨摩诃萨戒尸罗波罗蜜戒。得具足戒不生憍慢。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第三戒

解读:易读不解。

原文:

云何菩萨亲近善友。菩萨摩诃萨常为众生说于善道不说恶道。说于恶道非善果报。善男子。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是故能断富伽罗婆罗门所有邪见。善男子。若有众生亲近我者。虽有生于地狱因缘即得生天。如须那刹多等应堕地狱。以见我故即得断除地狱因缘生于色天。虽有舍利弗目犍连等不名众生真善知识。何以故。生一阐提心因缘故。

善男子。我昔住于波罗[木*柰]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于尔时见是比丘生此邪心。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如应说法。二人闻已得阿罗汉果。是故我为一切众生真善知识。非舍利弗目犍连等。若使众生有极重结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为断之。如我弟难陀有极重欲。我以种种善巧方便而为除断。鸯掘魔罗有重嗔恚。以见我故嗔恚即息。阿阇世王有重愚痴。以见我故痴心即灭。如婆熙伽长者于无量劫修习成就极重烦恼。以见我故即便断灭。设有弊恶厮下之人亲近于我作弟子者。以是因缘一切人天恭敬爱念。尸利毱多邪见炽盛因见我故邪见即灭。因见我故断地狱因作生天缘如气嘘旃陀罗。命垂终时因见我故还得寿命。如憍尸迦。狂心错乱因见我故还得本心如瘦瞿昙弥。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因见我故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以是义故。阿难。比丘说半梵行名善知识。我言不尔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识。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第四亲善知识。

解说:佛世尊是大善知识,真善知识,见佛得大益处!

 原文:

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菩萨摩诃萨为大涅槃十二部经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一部惟毗佛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亦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二部经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是经典具足全体。若能受持一四句偈。复除是偈若能受持如来常住性无变易。是名菩萨具足多闻。复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亦名菩萨具足多闻。何以故。法无性故。如来虽说一切诸法常无所说。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第五具足多闻。

解读:此处将本经置于十二经之外。其他易懂不解。

原文:

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善男子。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若非无常,灭不能灭。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灭相故,灭能灭之。一切诸法有苦相,故苦能令苦。

解读:诸法本空,是空相,即本来无相,如果有相即是无常,无常即有生灭。

原文:

切凡夫若见女人即生女相。菩萨不尔。虽见女人不生女相。以不生相贪则不生。贪不生故非颠倒也。以世间人见有女相故。菩萨随说言有女人。若见男时说言是女则是颠倒。

解读:空则无相,故要先证空,入空解脱门,然后入无相解脱门,不生相即不生贪,故从无相解脱门就能入无愿解脱门,故修空是根本。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

诸佛菩萨修习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恼。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成就具足第九功德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最后第十功德。善男子。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于大般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解读:以空三昧而不见一切法,就能修持六波罗蜜多,以修持六波罗蜜多故就能常乐我净而成佛,以成佛故就能广度众生。

 原文:
如我弟子为供养故。向诸白衣演说经法。白衣情逸不喜听闻。白衣处高比丘在下。兼以种种肴饍饮食而供给之。犹不肯听。是名栴檀贸易凡木。

解读:一般而言,白衣应该听比丘说法,比丘不应该听白衣说法,这是指在比丘中还有正法的时候,末法时期,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的师父)是最后一个持正法的佛弟子,故在金洲大师以后,在比丘中没有正法了。所以在《圆觉经》中,世尊预告末世将有一在家居士出来传正法。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七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原文: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

解读:佛性就是佛的智慧之灵,就是人的魄中真心,就是魂魄合一后的本妙圆心。

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成佛者非是肉体,而是人的真心即真魂,通过修行,魂魄合一,佛性起功用,众生皆有魂魄,故众生皆有佛性。

原文:

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稣耶。答言。我有酪,实非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稣。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因为人的心是魂和魄所体现出来的,故有心则必有魂魄,有魂魄必有佛性。酪喻为心,稣喻为佛性

原文:

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

解读:人因为有般若智慧而成佛,首楞严三昧,金刚三昧、师子吼三昧和佛性皆是般若智慧之异名,都是真心的本性。功德圆满之魂魄合一之心即是文殊菩萨,功德圆满之灵即是普贤菩萨。所以众生之灵皆是普贤分身,众生之魂魄之心皆是文殊分身。文殊是佛智慧之灵,普贤是如来所生之灵身,故文殊菩萨为佛左右肋侍。魂是由魄中真心分离出来的凡心,所以魂魄合一后之本妙圆心即是佛性。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八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原文:

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住菩萨。闻有佛性如来之身。

解读:十地菩萨能见一点点佛性,十地以下菩萨一点点佛性都见不到,只能听说有佛性。

原文:

一切众生实有佛性。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而有初发心者。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实无退心。心若有退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迟得故名之为退。此菩提心实非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断于善根堕地狱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阐提辈则不得名一阐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为无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实非佛性

解读:这里世尊明确说,心非佛性,菩提心亦非佛性,自然禅宗之“即心即佛”是错误的。

原文: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解读:成佛之正因是因为人有佛性,而要因发菩提心,修持佛法,功德圆满才能成佛。有佛性不等于就是佛,所以人人有佛性不等于人人都是佛,故此达摩说“即心即佛”,自己就是佛,所以众生不用拜佛是魔说。

原文: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谛听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三法则便退转。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吝惜身财。五者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调柔。八者愁恼。九者不乐。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轻己身。十二者自见烦恼无能坏者。十三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诸菩萨退转菩提。复有六法坏菩提心。何等为六。一者吝法。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三者亲近恶友。四者不勤精进。五者自大憍慢。六者营务世业。如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

善男子。复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五。一者乐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师过恶。四者常乐处在生死。五者不憙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复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二。一者贪乐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宝。以如是等众因缘故退菩提心

解读:以上为退失菩提因缘和退失菩提心之因缘。

原文:

若菩萨摩诃萨父母师长若病苦时。自手洗拭捉持案摩。以是业缘得手足软若菩萨摩诃萨持戒闻法惠施无厌。以是业缘得节踝[跳-兆+庸]满身毛上靡

若菩萨摩诃萨专心听法演说正教。以是业缘得鹿王[跳-兆+专]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以是业缘其身圆满如尼拘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无见顶相。若菩萨摩诃萨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服。以是业缘得阴藏相

若菩萨摩诃萨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憙问答扫治行路。以是业缘皮肤细软身毛右旋。若菩萨摩诃萨常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花灯明施人。以是业缘得身金色常光明曜。若菩萨摩诃萨行施之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以是业缘得七处满相

若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心不生疑。以是业缘得柔软声
若菩萨摩诃萨如法求财以用布施。以是业缘得缺骨充满师子上身臂肘[月*庸]纤若菩萨摩诃萨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以是业缘得四十牙齿白净齐密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修大慈悲。以是业缘得二牙相
若菩萨摩诃萨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以是业缘得师子颊
若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所须饮食悉皆与之。以是业缘得味中上味
若菩萨摩诃萨自修十善兼以化人。以是业缘得广长舌
若菩萨摩诃萨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以是业缘得梵音声
若菩萨摩诃萨见诸怨憎生于喜心。以是业缘得目睫绀色

若菩萨摩诃萨不隐他德称扬其善。以是业缘得白毫相。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不退菩提之心

解读:可见佛色身之三十二相是修来的,故说要修一切善法才能成佛。不可能参个禅就成佛了。何为上上根?就是已经修善法无量劫了,已经有无量功德了。这个上上根并非凭空生出来,而是源于自己无量劫以来的修行善法所得。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九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

原文:
贪爱无明二因缘故,所见境界皆悉颠倒。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无净见净,以四倒故作善恶行,烦恼作业业作烦恼,是名系缚,以是义故名五阴生。

佛言,善男子,以烦恼锁系缚五阴,离五阴已无别烦恼,离烦恼已无别五阴。善男子,如柱持屋离屋无柱离柱无屋。

解读:因为有烦恼所以造业,因业而又生烦恼,如此生生不息。因为烦恼系缚五阴,就有我们众生的轮回,所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就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说名色系缚众生,名色若灭则无众生,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亦名名色系缚众生。亦名众生系缚名色。

解读:名即心和灵,色即身,心身皆空即能解脱生死。先有身空,然后才有心空,心空则无烦恼,无烦恼即心得解脱,心得解脱即脱离生死。

原文:

世尊。众生五阴空无所有。谁有受教修习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

解读:五阴即众生,就是色、受、想、行、识,其性本空,无有自性,五阴不断处在生灭之中,心也处在不断生灭之中,但因心能念念相续,故我们用心修道。

原文:

受持戒时。若为度脱一切众生为护正法。度不度故。解未解故。归无归故。未入涅槃令得入故。如是修时。不见戒不见戒相不见持者。不见果报不观毁犯。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戒也。

男子。云何复名真修三昧。若为众生修习三昧。于众生中得平等心。为令众生得不退法。为令众生得圣心故。为令众生得大乘故。为欲护持无上法故。为令众生不退菩提故。为令众生得首楞严故。为令众生得金刚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陀罗尼故。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为令众生见佛性故。作是行时。不见三昧不见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三昧。

云何名为真修习者。智者若观生老死苦。一切众生无明所覆。不知修习无上正道。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嗔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愿诸众生不生贪取。不为名色之所系缚。愿诸众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处之不厌。愿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修时。不见智慧不见智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是则名为修习智慧。善男子。修习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萨。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声闻。

云何复名修集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

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

有无边心三昧净聚三昧世边三昧世断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如是等定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槃。若能永断如是三昧。是则名为修习三昧。云何复名修习智慧。能破世间所有恶见。一切众生悉有恶见。所谓色即是我亦是我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乃至识亦如是。

善男子。修习戒者为身寂静。修习三昧为心寂静。修习智慧为坏疑心。坏疑心者为修习道。修习道者为见佛性。见佛性者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为得无上大涅槃故。得大涅槃者为断众生一切生死一切烦恼一切诸有一切诸界一切诸谛故。断于生死乃至断谛。为得常乐我净法故

解读:总之,以无分别心,无所得心,为众生解脱故修持戒定慧,并破斥世间一切邪法。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原文:

时诸六师心生嫉妒。悉共集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王之土境清夷闲静。真是出家住止之处。是故我等为斯事故而来至此。大王。以法正治为民除患。沙门瞿昙年既幼稚。学日又浅道术无施。此国先有耆旧宿德。自怙王种不生恭敬。若是王种法应治民。如其出家应敬宿德。大王善听。沙门瞿昙真实不生王种之中。瞿昙沙门若有父母何由劫夺他之父母。大王。我经中说。过千岁已有一妖祥幻化物出。所谓沙门瞿昙是也。

尔时六师周遍六城不得停足惭愧低头。复来至此拘尸那城。既至此已唱如是言。诸人当知。沙门瞿昙。是大幻师诳惑天下遍六大城。譬如幻师幻作四兵。所谓车兵马兵象兵步兵。又复幻作种种璎珞城郭宫宅河池树木。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幻作王身为说法故。或作沙门身婆罗门身男身女身小身大身。或作畜生鬼神之身。或说无常或说有常。或时说苦或时说乐。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说有净或说无净。或时说有或时说无。所为虚妄故名为幻。譬如因子随子得果。瞿昙沙门。亦复如是。摩耶所生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沙门瞿昙。无实知见。诸婆罗门经年积岁修习苦行护持禁戒。尚言未有真实知见。何况瞿昙年少学浅不修苦行。云何而有真实知见。若能具满七年苦行见犹不多。况所修习不满六年。愚人无智信受其教。如大幻师诳惑愚者。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善男子。

解读:圣人常在世间没有正法,而邪法盛行之时出世,圣人常被邪师诬为异端而予以诽谤或伤害,当年释迦牟尼世尊如来上帝涅槃后以主耶稣的身份出世时,反而被信上帝的被犹太人所害。

原文: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是四和合故名为见。是中实无见者受者。众生颠倒言有见者及以受者。以是义故。一切众生所见颠倒。诸佛菩萨所见真实。

解读:见要满足四种情况,第一要有对象即有色,第二要有光,第三要眼,第四要用心去观。因为要完全满足四个条件才有见,所以见是因缘所成,是无常,所以没有见者和受者。如不能说眼是见者,如果不用心观,那就会视而不见,如果说心是见者,那没有眼也看不见,没有光也看不见。而八地以上菩萨所见都是空相,自然也就无所见,无所见即无见者。

原文:

色若是我不应而得丑陋形貌。何故复有四姓差别。悉不一种婆罗门耶。何故属他不得自在。诸根缺陋生不具足。何故不作诸天之身。而受地狱畜生饿鬼种种诸身。若不能得随意作者,当知,必定无有我也,以无我故名为无常。无常故苦。苦故为空。空故颠倒。以颠倒故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六师。如来世尊永断色缚乃至识缚。是故名为常乐我净。复次色者即是因缘。若因缘者则名无我。若无我者名为苦空。如来之身非是因缘。非因缘故则名有我。若有我者即常乐净。

解读:什么叫“我”,就是指能完全自主的主体,能完全自主就是能自己保持永恒不变,就是常,不能保持永恒不变者就不是常,就是无常,就没有自主性,就不是真正的“我”

 原文:

师子吼言。世尊。无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解读:痴即无明,即没有智慧,着相即生痴,痴即不明一切法都是空相,所以由痴生贪爱,因为贪爱就生烦恼,因为烦恼即被系缚,因为被系缚就会有投胎轮回,有生就有死。

原文:

何等比丘能断十相。佛言。善男子。若有比丘数数修习三种相者则断十相。数数修习三昧定相。数数修习智慧之相。数数修习舍相。是名三相。师子吼言。

复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善男子。如善御驾驷迟疾得所。迟疾得所故名舍相。菩萨亦尔。若三昧多者则修习慧。若慧多者则修习三昧。三昧慧等则名为舍。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见佛性者名为舍相。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贪欲嗔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

善男子。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庄严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复次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何等为三。一者为观生死恶果报故。二者为欲增长诸善根故。三者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解读:三昧即定,即奢摩他,即定于一心,即止。毗婆舍那即慧,即观,即观诸法无常,观诸法皆空,是一种思维法。忧毕叉则是舍相,定观均等。

《大般涅槃经》释义(五)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

原文:

所谓甚深微密之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槃者常住无变。

解读:这是如来秘藏的具体内容。

原文:

复有不闻。所谓一切外道经书四毗陀论毗伽罗论卫世师论迦毗罗论。一切咒术医方伎艺。日月博蚀星宿运变图书谶记如是等经。

解读:受持本经者,不要看其他的外道书籍,包括医书和各种技术书籍。

原文:

若能听受是大涅槃经。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经。典甚深义味。譬如男女于明净镜见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镜亦复如是。菩萨执之悉得明见大乘经典甚深之义。

解读:其他一切方等大乘经甚深之义都在本经之中。

原文:

若有菩萨摩诃萨听受如是大涅槃经。得知一切诸法名字。若能书写读诵通利。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知一切诸法义理。善男子。其听受者唯知名字。不知其义。若能书写受持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知义。复次善男子。听是经者闻有佛性未能得见。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得见之。听是经者闻有檀名未能得见檀波罗蜜。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得见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听是大涅槃经。则知法知义具二无碍。于诸沙门婆罗门等。若天魔梵一切世中得无所畏。开示分别十二部经演说其义无有差违。不从他闻而能自知。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一切凡人皆可受持读诵书写宣说此经,并可因此明了佛法真谛。

原文:

道见老人乃至沙门法服而行。还至宫中见诸婇女形体状貌犹如枯骨。所有宫殿冢墓无异。厌恶出家夜半踰城。

解读:世尊在出家前已经成就白骨观。从其他佛经上也可知道世尊在出家前就开始修行了。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谛知菩萨无量劫来不从兜率降神母胎。乃至拘尸那城入般涅槃。是名菩萨摩诃萨正直之见。

解读:如来无量劫以来就是佛,佛是法身,本自清净,人间都是幻相,众生也是幻相。我们看见佛肉身自然也是幻相。释迦牟尼之母摩耶夫人,摩耶本义即幻化之意。所以摩耶夫人本身就是幻化出来的,只是在有佛出世时就先到人间出世。

原文:

欲听法者今正是时。若闻法已当生敬信。至心听受恭敬尊重。于正法所莫求其过。莫念贪欲嗔恚愚痴。莫睹法师种姓好恶。既闻法已莫生憍慢。莫为恭敬名誉利养。当为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先自解身然后解人。先自安身然后安人。先自涅槃然后令人而得涅槃。于佛法僧应生等想。于生死中生大苦想。于大涅槃应生常乐我净之想。先为他人然后为身。当为大乘莫为二乘。于一切法当无所住。亦莫专执一切法相。于诸法中莫生贪相。常生知法见法之相。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听法。是则名为闻所不闻。

解读:

“于正法所莫求其过”不要认为佛法中有些地方有错误,那样会起诽谤之心,其实只是自己不理解而已。或者有时是方便说法,非是究竟义。

“莫睹法师种姓好恶”听法者只求明白佛经经义。

“先为他人然后为身”度人重于自度,助人成佛重于自己成佛。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二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原文:

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别相。犯四重罪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今于此经而得闻之。是名不闻而闻。

解读:三宝佛性无差别相,故皈依一就是皈依三,皈依佛性即三皈依。一阐提悉有佛性,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被遮盖故说没有佛性。

原文:

一阐提者亦不决定。若决定者是一阐提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决定是故能得。如汝所言佛性不断。

解读:一阐提者,并非永远是一阐提,只要忏悔悔过行善,则非一阐提,故一阐提也能毕竟成佛,但如果一阐提不忏悔悔过,那么就永远是一阐提,故一阐提不能成佛。

原文:

如来非天。何以故。有四种天。一者世间天二者生天。三者净天。四者义天。世间天者如诸国王。生天者从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净天者从须陀洹至辟支佛。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解读:如来上帝造天,故如来在天之外。

《马太福音》5:3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

原文:
    如来非心,何以故?虚空相故,是故非心。亦非非心。何以故。有十力心法故。亦能知他众生心故。是故非非心。

解读:显然禅宗之“即心即佛”是错误的,但如来能变化出心来,故说非非心。

原文:

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若有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见佛性。

解读:听本经和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的威力巨大。

原文:

若有人能书写是经读诵解说为他敷演思惟其义。当知是人真我弟子善受我教。是我所见我之所念是人谛知我不涅槃。随如是人所住之处若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房舍田宅楼阁殿堂。我亦在中常住不移我于是人常作受施。或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梵志贪穷乞人。云何当令是人得知如来受其所施之物。善男子。是人或于夜卧梦中梦见佛像。或见天像沙门之像国王圣王师子王像莲花形像优昙花像。或见大山或大海水。或见日月或见白象及白马像。或见父母得花得果金银琉璃颇梨等宝五种牛味。尔时当知。即是如来受其所施。寤已喜乐寻得种种所须之物。心不念恶乐修善法。善男子。是大涅槃悉能成就如是无量阿僧祇等不可思议无边功德。

解读:若有人能书写是经,读诵解说为他敷演思惟其义,即有机会见如来化身,并因施舍供养如来而得无量功德。自己是否见到过如来化身且并施舍供养如来,会有相应的梦境出现以证之。所以我们看见任何人都要有慈悲心,都要因地适宜地施舍供养,否则就会错过供养如来世尊的机会。

原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见我者欲恭敬我。欲同法性而见于我。欲得空定欲见实相。欲得修习首楞严定师子王定。欲破八魔。八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欲得人中天上乐者。见有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为他解说思惟义者。当往亲近依附咨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洗手足布置床席四事供给令无所乏。若从远来应十由延路次奉迎为是经故。所重之物应以奉献。如其无者应自卖身。何以故。是经难遇过优昙花。

解读:本经出一切定,故要不惜一切恭敬供养赞叹本经讲法师。

原文:

我时闇钝虽得闻经。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如来证涅槃  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  常得无量乐

受是偈已即便还至彼病人家。善男子。我时虽复日日与三两肉。以念偈因缘故不以为痛。日日不废足满一月。善男子。以是因缘其病得差。我身平复亦无疮痍。我时见身具足完具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何况具足受持读诵。我见此经有如是利复倍发心。愿于未来成得佛道字释迦牟尼。善男子。以是一偈因缘力故。令我今日于大众中为诸天人具足宣说。善男子。以是因缘是大涅槃不可思议。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乃是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之藏。以是义故。能受持者断离恶漏。所谓恶者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住处恶刺土地悬崖崄岸暴水回澓。恶人恶国恶城恶舍恶知识等。

解读:此经威力巨大,但要完全相信,毫无怀疑才见大威力。

原文:

菩萨摩诃萨常当护身。何以故。若不护身命则不全命。若不全则不能得书写是经受持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是故菩萨应善护身。以是义故。菩萨得离一切恶漏。善男子。如欲渡者应善护栰临路之人善护良马。田夫种植善护粪秽如为差毒善护毒蛇。如人为财护旃陀罗。为坏贼故将护健儿。亦如寒人爱护于火。如癞病者求于毒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见是身无量不净具足充满。为欲受持大涅槃经故。犹好将护不令乏少。

菩萨摩诃萨见如是过则便远离。若须衣时即便受取。不为身故但为于法。不长憍慢心常卑下。不为严饰但为羞耻。障诸寒暑恶风恶雨恶虫蚊虻蝇蚤蝮螫。虽受饮食心无贪着。不为身故常为正法。不为肌肤但为众生。不为憍慢为身力故。不为怨害为治肌疮。虽得上味心无贪着受取房舍亦复如是。贪慢之结不令居心。为菩提舍遮止结贼。障恶风雨故受屋舍。求医药者心无贪慢。但为正法不为寿命为常命故。

菩萨受取四种供养。为菩提道非为寿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若不受是四供养身则磨灭不得坚牢。若不坚牢则不忍苦。若不忍苦则不能得修习善法。若能忍苦则得修习无量善法。我若不能堪忍众苦。则于苦受生嗔恚心。于乐受中生贪着心。若求乐不得则生无明。是故凡夫于四供养生于有漏。菩萨摩诃萨能深观察不生于漏。是故菩萨名为无漏。

解读:菩萨摩诃萨在人间修持和传法,也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只有身体好才能书写是经,受持读诵是经,才能广为宣传是经。但不能有贪着,要有善思惟。

原文:

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杀不至三恶。为恶友杀必至三恶。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常当远离诸恶知识。

解读:菩萨摩诃萨要远离恶知识,即邪师和魔师,因为信了邪师和魔师死后就会入三恶道。末法时期,三教基本上皆是邪师和魔师,故称末法时期,否则不称末法时期,所以末法时期正法不为人们和宗教界人士所接受,人人都以邪魔之法为正法。无神论即是邪法之一。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三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

原文:

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想非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垂尽三有还堕三涂。何以故。无善觉故。何等善觉。所谓六念处。

三觉因缘乃令无量凡夫众生不见佛性。无量劫中生颠倒心。谓佛世尊。无常乐我唯有一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

解读:虽然众生通过修禅定能到非想非非想处,但因为说如来无常、无乐、无我(即三恶觉)而坠入三恶道,这是很多禅宗人士的结局,所以要修大乘六念处,念佛常乐我净,念法常乐我净,念僧常乐我净。

原文:

世有六处难可值遇我今已得。云何当令恶觉居心。何等为六。一佛世难遇。二正法难闻。三怖心难生。四难生中国。五难得人身。六诸根难具。

解读:中国即中正之国,即正法之佛。

原文:

诸佛菩萨亦复如是。闻四大臭即便远离。尔时菩萨复更思惟四大毒蛇生大怖畏背之驰走修八圣道。
是故菩萨宁以终身近旃陀罗。不能暂时近于五阴。有智之人以善方便得脱五阴。善方便者。即八圣道六波罗蜜四无量心。以是方便而得解脱身心不为五阴所害。

怨诈亲者常伺人便令爱别离怨憎合会。爱亦如是。令人远离一切善法。近于一切不善之法。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深观贪爱如怨诈亲。

菩萨观爱过于诈亲。一切众生以爱结故。远大涅槃近于生死。远常乐我净近无常苦无我不净。是故我于处处经中说为三垢。于现在事以无明故。不见过患不能舍离爱怨诈亲。终不能害有智之人。是故菩萨深观此爱生大怖畏修八圣道。犹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罗及一诈亲。

解读:菩萨要远离爱(贪爱)才能亲近善法以远离五阴(其中色阴含四地水火风大),才能修八圣道。

原文:

菩萨摩诃萨观内六入空无所有犹如空聚。
菩萨亦尔。观此六入常生空想。生空想故则不轮回生死受苦。
是故菩萨深观六入空无所有。纯是一切不善住处。
六入不尔一向无人。何以故。性常空故。智者所知非是眼见。是故菩萨观内六入多诸怨害。修八圣道不休不息。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
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若入人根则能劫夺一切善法。善法既尽贫穷孤露作一阐提。是故菩萨谛观六尘如六大贼。
若无内人则便中还。是六尘贼亦复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内有众生知见常乐我净不空等相。若内无有如是等相六尘恶贼则不能劫一切善法。
六大贼者唯能劫夺欲界人财。不能劫夺色无色界。六尘恶贼则不如是。能劫三界一切善宝。是故菩萨谛观六尘过彼六贼。作是观已修八圣道直往不回。

解读:六尘如贼,劫一切诸善法,六入为一切不善住处,故观无常、苦、不净、空能防止六尘,观空以止六入,坚持修八圣道以应对。

原文:

是故菩萨观此烦恼犹如大河。譬如有人堕大河水无有惭愧。众生亦尔。堕烦恼河无有惭愧。如堕河者未得其底即便命终。堕烦恼河亦复如是。未尽其底周回轮转二十五有。所言底者名为空相。若有不修如是空相。当知是人不得出离二十五有。一切众生不能善修空无相故。常为烦恼驶河所漂。如彼大河唯能坏身不能漂没一切善法。烦恼大河则不如是。能坏一切身心善法。

世间大河手抱脚踏则到彼岸。烦恼大河唯有菩萨因六波罗蜜乃能得渡。如大河水难可得渡。烦恼大河亦复如是难可得渡。云何名为难可得渡。乃至十住诸大菩萨犹故未能毕竟得渡。唯有诸佛乃毕竟渡。是故名为难可得渡。

解读:自己修持,唯有修六波罗蜜才能究竟断烦恼而入大般涅槃,如此方成佛究竟彼岸。

原文:

譬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罗。诈亲善及六大贼。舍空聚落随路而去。既至河上取草为栰者。菩萨亦尔。畏四大蛇五阴旃陀罗爱诈亲善六入空聚六尘恶贼至烦恼河。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以为船栰。依乘此栰渡烦恼河到于彼岸常乐涅槃。

解读:综合而言,就是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细而言之,就是以三十七道品和六波罗蜜才能空四大,空六尘,空六入,而逐步入大般涅槃而解脱。可见大乘也是要修三十七道品的。

原文:

云何自在。如来一心安住不动。所可示化无量形类各令有心。如来有时或造一事。而令众生各各成办。如来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见。如是自在名为大我

解读:“所可示化无量形类各令有心”就是说众生的心是如来造的,也就是说众生是如来造的。“如来有时或造一事。而令众生各各成办”,如世尊造了伏羲女娲,结果就有了如今地球上的人类。

原文:

八者如来遍满一切诸处犹如虚空。虚空之性不可得见。如来亦尔实不可见。以自在故令一切见。如是自在名为大我。如是大我名大涅槃。以是义故名大涅槃

解读:如来本如同虚空遍满一切处,本不可见,但如来幻化为万物,又示现为有肉身的佛出世,故又可见。

原文:

涅槃亦尔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得名为大般涅槃。以纯净故名大涅槃。云何纯净。净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二十五有名为不净。能永断故得名为净。净即涅槃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实非是有。诸佛如来随世俗故说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实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尔。随世俗故说言诸佛有大涅槃。二者业清净故。一切凡夫业不清净故无涅槃。诸佛如来业清净故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三者身清净故。身若无常则名不净。如来身常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四者心清净故。心若有漏名曰不净。佛心无漏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解读:修大涅槃经得初分功德即第一功德,就是得四净,一为永断二十五有,无生法忍境界,二为业清净,无一切业报。三是身清净,证得法身,能显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为心清净,无漏无烦恼。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四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云何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通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所言外者与外道共。内复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萨。

菩萨修行大涅槃经所得神通。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云何名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二乘所作神通变化一心作一不得众多。菩萨不尔于一心中则能具足现五趣身。

声闻缘觉身若动时心亦随动。菩萨不尔。心虽不动身无不至。是名菩萨心不随身。复次善男子。菩萨化身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尘身。其心尔时亦不随小。声闻缘觉虽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尘身。于此事中尚自不能。况能令心而不随动。是名菩萨心不随身。

菩萨摩诃萨所有身心不相随逐。善男子。一切凡夫身心相随。菩萨不尔。为化众生故虽现身小心亦不小何以故。诸菩萨等所有心性常广大故。虽现大身心亦不大。云何大身。身如三千大千世界。云何小心。行婴儿行。以是义故心不随身。

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是名菩萨昔所不见而今得见。以是异故能见微尘声闻缘觉所不能见以是异故。虽见自眼初无见相。见无常相见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以是义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若见众生所有色相。则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触衣故亦知是人善恶诸根差别之相。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一见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此知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虽知凡夫贪恚痴心。初不作心及心数相。不作众生及以物相。修第一义毕竟空相。何以故。一切菩萨常善修习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声闻缘觉以一念智知人心时。则不能知地狱畜生饿鬼天心。菩萨不尔。于一念中遍知六趣众生之心。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解读:修大涅槃经得第二功德即获大神通,菩萨修习大般涅槃经所得神通远超外道及声闻缘觉辟支佛。因为菩萨要普度众生之故,故得不可思议之大神通,所以没有大神通必然不是大菩萨。很多人自言已经获得法身成就,而不见一丝一毫之可被证明的大神通,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假菩萨,假活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舍慈得慈。得慈之时。不从因缘。云何名为舍慈得慈。善男子。慈名世谛。菩萨摩诃萨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

得诸菩萨无缘之慈。不见自慈不见他慈。不见持戒不见破戒。虽自见悲不见众生。虽有苦受不见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实义故。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解读:以无分别心,以无所得之心行慈故名舍慈得慈,即无缘之慈,即以般若波罗蜜摄持。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有十事。何等为十。一者根深难可倾拔。二者自身生决定想。三者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净佛土。五者灭除有余。六者断除业缘。七者修清净身。八者了知诸缘。九者离诸怨敌。十者断除二边。

解读:详见本经原文,易读不解。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五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五功德。有五事。何等为五。一者诸根完具。二者不生边地。三者诸天爱念。四者常为天魔沙门刹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五者得宿命智。菩萨以是大涅槃经因缘力故。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六功德。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见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动相恐怖因缘。病苦劫盗念念灭坏无有真实。一切皆是魔之境界无可见相。菩萨摩诃萨住是三昧。虽施众生乃至不见一众生。实为众生故精勤修习尸波罗蜜。乃至修习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菩萨若见有一众生。不能毕竟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罗蜜。

如诸宝中金刚最胜。菩萨所得金刚三昧亦复如是。于诸三昧为最第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修是三昧。一切三昧悉来归属。

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有人修习当知已为修习一切诸余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见一切法无有障碍。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菩萨虽复得如是见。终不作想见一切法。

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菩萨修已能破烦恼。终不生念我能坏结。

若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变身如佛。其数无量遍满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而是菩萨虽作是化。其心初无憍慢之想。何以故。菩萨常念。谁有是定能作是化。唯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乃能作耳。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遍到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还其本处。虽有是力亦不念言我能如是。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能断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所有烦恼。而心初无断诸众生。烦恼之想。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菩萨住是金刚三昧。以一音声有所演说。一切众生各随种类而得解了。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安住一处身不移易能令众生随其方面各各而见。演说一法若界若入。一切众生各随本解而得闻之。

菩萨安住。如是三昧。虽见众生而心初无众生之相。虽见男女无男女相。虽见色法无有色相。乃至见识亦无识相。虽见昼夜无昼夜相。虽见一切无一切相。虽见一切烦恼诸结。亦无一切烦恼之相。虽见八圣道无圣道相。虽见菩提无菩提相。虽见于涅槃无涅槃相。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相故。菩萨以是三昧力故。见一切法如本无相。何故名为金刚三昧。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五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众病。若热若冷虚劳下疟众邪鬼毒到良医所。良医即为随病说药。是人至心善受医教。随教合药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乐。有病之人喻诸菩萨。大良医者喻善知识。良医所说喻方等经。善受医教喻善思惟方等经义。随教合药喻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灭烦恼。得安乐者喻得涅槃常乐我净善男子。

解读:有此譬喻可知,初修大乘有病者要先明白大乘经典,明白大乘经经义,然后按三十七道品修行以去除诸病,然后才能灭掉烦恼,脱离六道轮回,此后方可按六波罗蜜修行。可见修大乘的菩萨,也要先按小乘佛法修习,但要以大乘理论为指导思想。如:发菩提心,明白如来是常乐我净,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且要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当然除按《妙法莲华经》和《大般涅盘经》舍身成就外。

原文:

何故名为善知识耶。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复次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云何名为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若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

解读:以身作则的善知识才能称为真善知识。这是近善友。

原文:

若能听是十二部经甚深义者。名为听法。听法者则是大乘方等经典。听方等经名真听法。真听法者即是听受大涅槃经。大涅槃中闻有佛性如来毕竟不般涅槃。是故名为专心听法。专心听法名八圣道。以八圣道能断贪欲嗔恚愚痴故名听法。夫听法者名十一空。以此诸空于一切法不作相貌。夫听法者名初发心。乃至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因初心得大涅槃。不以闻故得大涅槃。以修习故得大涅槃。

解读:这是听法。

原文:

虽听十二深因缘法。不能得断一切烦恼。要以系念善思惟故能得除断。是名第三系念思惟。复以何义。名系念思惟。所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空者于二十五有不见一实。无作者于二十五有不作愿求。

解读:听法后要入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以证空为基础。这三解脱门是由修思惟观即毗婆舍那所得,非修禅定(即奢摩他)所得。禅定是定于一心,而观则不是一心,而要思维苦、无常和空,要于定中思维十二因缘等。

原文:

佛及菩萨亦复如是。知诸凡夫病有三种。一者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痴。贪欲病者教观骨相。嗔恚病者观慈悲相。愚痴病者观十二缘相。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名善知识。

解读:凡夫三种病的对应治疗方法。

原文:

云何菩萨如法修行。善男子。断诸恶法修习善法。是名菩萨如法修行。复次云何如法修行。见一切法空无所有。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以是见故宁舍身命不犯禁戒。是名菩萨如法修行。复次云何如法修行。修有二种。一者真实。二者不实。不实者。不知涅槃佛性如来法僧实相虚空等相。是名不实。云何真实。能知涅槃佛性如来法僧实相虚空等相。是名真实。云何名为知涅槃相。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尽二善性三实四真五常六乐七我八净。

解读:守戒,修习善法,证空,观空,知道佛法僧涅槃佛性皆是空相(即实相),等无差别,知道涅槃之相有八事。

 原文:

譬如明灯有人覆之。余不知者谓灯已灭。而是明焰实亦不灭。以不知故生于灭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虽有慧目以烦恼覆。令心颠倒不见真身。而便生于灭度之想。而我实不取灭度也。

譬如云雾覆蔽日月。痴人便言无有日月。日月实有直以覆故众生不见。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以诸烦恼覆智慧眼不见如来。便言如来入于灭度。善男子。真是如来现婴儿行非灭度也。善男子。如阎浮提日入之时。众生不见以黑山障故。而是日性实无没入。众生不见生没入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为诸烦恼山所障故不见我身。以不见故便于如来生灭度想。而我实不趣灭度也

解读:如来世尊其实常住不灭,只是凡夫和声闻缘觉弟子智慧不足,不能看见。而八地以上菩萨就能看见如来世尊一直在给他们讲法呢。

原文:

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所障碍。是名虚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复次善男子。

解读:成就第七功德就是明白如来性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常,不毕竟涅槃。

原文: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除断五事远离五事。成就六事。修习五事。守护一事。亲近四事。信顺一实。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善男子。云何菩萨除断五事。所谓五阴。色受想行识。

是故菩萨不见受阴。想行识等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深见五阴。是生烦恼之根本也。以是义故方便令断。

云何菩萨远离五事。所谓五见。何等为五。一者身见。二者边见。三者邪见。四者戒取。五者见取。因是五见生六十二见。因是诸见生死不绝。是故菩萨防之不近。

云何菩萨成就六事。谓六念处何等为六。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天。五者念施六者念戒是名菩萨成就六事

云何菩萨修习五事。所谓五定。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乐定四者无乐定。五者首楞严定。修习如是五种定心。则得近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勤心修习

云何菩萨守护一事。谓菩提心。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

云何菩萨亲近四事。谓四无量心。何等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因是四心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菩萨系心亲近。云何菩萨信顺一实。菩萨了知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是故菩萨信顺不逆。

云何菩萨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故。是名菩萨心善解脱

云何菩萨慧善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是名菩萨慧善解脱。因慧解脱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昔所不见而今得见。昔所不到而今得到。

解读:易懂不解。

原文:

善男子。诸佛菩萨终不定说心有净性及不净性。净不净性心无住处故。从缘生贪故说非无。本无贪性故说非有。善男子。从因缘故心则生贪。从因缘故心则解脱。善男子。因缘有二。一者随于生死。二者随大涅槃。

善男子。是心不与贪结和合。亦复不与嗔痴和合。善男子。譬如日月虽为烟尘云雾及罗睺罗之所覆蔽。以是因缘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虽不可见日月之性终不与彼五翳和合。心亦如是以因缘故。生于贪结众生虽说心与贪合。而是心性实不与合。若是贪心即是贪性。若是不贪即不贪性。不贪之心不能为贪。贪结之心不能不贪。善男子。以是义故。贪欲之结不能污心。诸佛菩萨永破贪结。是故说言心得解脱。一切众生从因缘故生于贪结。从因缘故心得解脱。

解读:不能说心本清净或心本不清净,心清净和不清净都是有因缘的。六道众生心不清净,入大般涅槃,心则清净。有结(烦恼)即心不清净,不能解脱,无结则心得解脱。

大般涅槃经(四)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五卷

梵行品第八之一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义。菩萨摩诃萨若于一切文字语言广知其义。是名知义。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时。善男子。菩萨善知如是时中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定。如是时中任供养佛。如是时中任供养师。如是时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名知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足。所谓食饮、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是名知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知。是菩萨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知足如是多闻、如是舍、如是慧、如是去来、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问、如是答。是名自知。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众。善男子,是菩萨知如是等。是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应于是众如是行来如是坐起。如是说法如是问答。是名知众。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人中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种。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其不信者不名为善。……菩萨应知能利多人得安乐者最上最善。

解读:简而言之,知一切佛经经义,知一切文字语言,具足般若波罗蜜,知足,自知,知众,知尊,知何为善。具足般若波罗蜜就是八地菩萨,因为具足般若波罗蜜就是完全无分别心,无所得,就是无生法忍,所以成就梵行者即是八地菩萨,成就梵行者不仅仅精通一切经文,而且还精通一切语言和文字。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说,没有成就梵行者不能接受智慧灌顶,智慧灌顶即是双修灌顶,可见双修灌顶非凡人所能修。能传智慧灌顶者也非凡人,所以很容易辨别传双修法的密宗邪师和正法法师。

原文:

善男子,如是无量伴侣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嗔恚众生。善男子,以是义故得名为四非一二三.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嗔,以是义故得名大慈。

慈若不能住于初住,非初住慈当知即是声闻慈也。

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

若行施时分别受者持戒、破戒乃至果报终不能施,若不能施则不具足檀波罗蜜。若不具足檀波罗蜜。则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

解读:要先得世间四无量心(不是我们平常凡人所理解的慈悲喜舍,而是菩萨所能理解的出世间之究竟义的慈悲喜舍),才能具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条件,成就大慈,才能到菩萨初地,然后以四无量心增长六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时才能到菩萨八地,即成为脱离六道轮回之出世间者。

 原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观土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风相风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观实众生为非众生。观非众生为实众生。悉随意成无有虚妄。善男子。当知菩萨四无量心。是实思惟非不真实。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真实思惟。谓能断除诸烦恼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恚及众生相。以是故名真实思惟。

解读: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即法身大士,八地以上菩萨,入大涅槃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菩萨摩诃萨可以用自己的意念造万物,也可以把万物当作虚空。所以是大菩萨的思维都能变成被凡人认为是真的物体,大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成就,故四无量心是真实思惟。

原文:

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

是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食时。常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得大智食。勤进回向无上大乘。所谓不净出息入息无常生灭。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

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

解读:慈即一切诸善之根本,慈即是如来,慈爱,爱即是神,如来即是神。

《约翰一书》4:8有爱心的,就不认识 神,因为 神就是爱。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

 梵行品第八之二

原文:

善男子。我说是慈有无量门。所谓神通。

解读:慈能生神通。

原文:

善男子。汝向所问杀婆罗门时得是地不。善男子。时我已得。以爱念故断其命根非恶心也。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爱之甚重犯官宪制。是时父母以怖畏故若摈若杀。虽复摈杀无有恶心。菩萨摩诃萨为护正法亦复如是。若有众生谤大乘者。即以鞭挞苦加治之或夺其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菩萨常当作是思惟。以何因缘能令众生发起信心。随其方便要当为之。诸婆罗门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要有三念。一者自念我从何处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从人道中来。二者自念我今所生为是何处。即便自知是阿鼻狱。三者自念乘何业缘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乘谤方等大乘经典不信因缘。为国主所杀而来生此。念是事已即于大乘方等经典生信敬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于往昔乃与是人十劫寿命。云何名杀。

解读:无恶心故,为正法故,为利益被杀者故,杀之无罪。

原文:

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是名下杀。中杀者从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为中。以是业因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杀。上杀者。父母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毕定菩萨。是名为上。以是业因缘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杀。

善男子。若有能杀一阐提者。则不堕此三种杀中。善男子。彼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一阐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骂詈鞭挞无有罪报。杀一阐提亦复如是无有罪报。何以故。诸婆罗门乃至无有信等五根。是故虽杀不堕地狱。

解读: 为正法故,杀一阐提无罪。

原文:

善男子,以是因缘为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从今常当施彼圹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

解读:和尚们都要给鬼施食,否则犯戒。

原文:

我于尔时实不骂辱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亦不愚痴食人涕唾。亦不生于恶趣之中阿鼻地狱受罪一劫。亦不坏僧出佛身血。亦不违犯四重之罪诽谤正法大乘经典非一阐提。亦非声闻辟支佛也。善男子。提婆达多者。实非声闻缘觉境界。唯是诸佛之所知见。

解读:提婆达多实为大菩萨,为从反面助佛宣法而示现坏僧、出佛身血等,示现入地狱一劫,我们肉眼所看见的所谓事实都非真实。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

菩萨摩诃萨修舍心时。则得住于空平等地如须菩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空平等地。则不见有父母兄弟姊妹儿息亲族知识怨憎中人。乃至不见阴界诸入众生寿命。善男子。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

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以是义故复得名为虚空等地

解读:世尊在此详细解说如何修慈悲喜住极爱一子之地,修悲舍住空平等地。

 

原文:

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世轻受不堕地狱。云何是业能得现报。忏悔发露所有诸恶。既悔之后更不敢作。惭愧成就故。供养三宝故。常自呵责故。是人以是善业因缘不堕地狱现世受报。所谓头痛、目痛、腹痛、背痛、横罗死殃。呵责骂辱鞭杖闭系饥饿困苦。受如是等现世轻报。

解读:有些人信佛了,忏悔了,行善事了,修行了,但好像反而生各种病,甚至遭遇横祸而死,或者有些反而破产倒闭了。这些都是将本来要下地狱的极重罪业转为现世的轻罪受报而已,不能因此而否定信佛的长远真实利益。

原文:
十住菩萨摩诃萨等知诸众生皆有佛性,见不明了,犹如闇夜所见不了。

解读:十地菩萨也不能见到佛性,只是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一点点而不能肯定。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

梵行品第八之三

原文: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义无碍者。知一切法所有诸义。能随诸法所立名字而为作义。辞无碍者。随字论正音论阐陀论世辩论。乐说无碍者。所谓菩萨摩诃萨凡所演说无有障碍。不可动转。无所畏省。难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萨能如是见知即得如是四无碍智。

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遍知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之法。义无碍者。乘虽有三知其归一。终不谓有差别之相。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一法中作种种名。经无量劫说不可尽。声闻缘觉能作是说。无有是处。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为诸众生演说诸法。若名若义种种异说不可穷尽。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法而不取着。义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义而亦不着。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名字亦不取着。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着。

解读:世尊前面两品讲了菩萨梵行,首先要具备七善法,然后要具备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本品讲大菩萨梵行还要有四无碍智。很多人冒充是佛和大菩萨,其实随便问他们一个科学术语或植物或动物名称都不知道,别国语言文字也不懂,一碗豆中有几粒也不知道,自己头发有几根也不知道,如何能称法无碍呢?如果法无碍智都没有,如何称为大菩萨呢?

原文:

云名龙气。龙气持水故名云持。

解读:可见,云是龙所吐之气,所以说“龙从云”,下雨由龙决定,如今的所谓科学是片面的认识,因为人们的肉眼看不见龙,所以只是研究龙之气,而不研究龙。

原文:

复次声闻缘觉不能毕竟知辞知义。无自在智知于境界。无有十力四无所畏不能毕竟度于十二因缘大河。不能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差别。未能永断二谛疑心。不知众生种种诸心所缘境界。不能善说第一义空。是故二乘无四无碍。

善男子,声闻之人或有得一或有得二,若具足四,无有是处

解读:声闻缘觉没有四无碍智。

原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无所得者名四无碍。善男子。以何义故无所得者名为无碍。若有得者则名为碍。有障碍者名四颠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四倒故故得无碍。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住诸法故得大乘。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声闻辟支佛道。菩萨永断二乘道故得于佛道。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虚空。世间无物名为虚空。菩萨得是虚空三昧无所见故。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无所得者名第一义空。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悉无所见。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解读:无所得是般若智慧,有所得是世俗义。因为一切法性本空,虚空不可得,故说无所得。

原文:

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以是义故不可捉持。善男子,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

解读:道即菩提,佛即菩提,菩提即涅槃,道即是神,神就是佛。

《道德经》:“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原文:

菩萨闻是涅槃经已。知有世间不知见觉应是菩萨所知见觉。知是事已即自思惟。我当云何方便修习得知见觉。覆自念言。惟当深心修持净戒。善男子。菩萨尔时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在在生处戒常清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戒净故。在在生处常无憍慢邪见疑网。终不说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是名菩萨修持净戒。戒既清净次修禅定。以修定故在在生处正念不忘。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十二部经诸佛世尊常乐我净。一切菩萨安住方等大涅槃经悉见佛性。如是等事忆而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萨修清净定。戒定已备次修净慧。以修慧故初不计着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非我。是名菩萨修习净慧。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动。

善男子。菩萨见所持戒牢固不动心无悔恨。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

菩萨摩诃萨所受净戒五法佐助。云何为五。一信二惭三愧四善知识五宗敬戒。离五盖故所见清净。离五见故心无疑网。离五疑故。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戒。五者疑不放逸。菩萨尔时即得五根。所谓信念精进定慧。得五根故得五种涅槃。

解读:受持《大般涅槃经》者修行步骤如上,首先修持净戒,坚信如来是常存不灭,其次,在修持净戒的基础上再修禅定(从不净观到白骨观,到四大观,无常观,无我观等等),不可因为修禅定而忘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不可入于顽空,明白法(十二不诸经)常乐我净,佛常乐我净。以修禅定得十一空,即是清净定。成就戒定后修慧,即是修般若波罗蜜,即以无分别心,即无所得而修行。以持戒牢固,心无悔恨而终得解脱,以至于见到佛性而成佛。

这是在没有护法法师出现的时候的自我修行之道,受持《大般涅槃经》按如上方法修行是最快捷,最稳妥的自我修行之道(非舍身)。如果要舍身修持就是按《法华三经》修持,如果要往生弥勒兜率宫然后随弥勒出世而成就,就按《妙法莲华经》非舍身修持。

原文: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大涅槃经有破戒者。有人呵责轻贱毁辱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经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毁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经毁禁戒者。当知是经为无威力。若无威力虽复读诵为无利益。缘是轻毁涅槃经故。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堕于地狱。受持是经而毁戒者则是众生恶知识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如是之人我亦不听受持是典。宁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毁戒受持修习。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涅槃经者。当正身心慎莫调戏轻躁举动。身为调戏心为轻动。求有之心名为轻动。身造诸业名为调戏。若我弟子求有造业。不应受持是大乘典大涅槃经。

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涅槃经。莫非时说莫非国说。莫不请说莫轻心说。莫处处说、莫自叹说、莫轻他说。莫灭佛法说、莫炽然世法说。

若欲受持者。说大涅槃者。说佛性者。说如来秘藏者。说大乘者。说方等经者。说声闻乘者。说辟支佛乘者。说解脱者。见佛性者。先当清净其身。以身净故则无呵责。无呵责故令无量人于大涅槃生清净信。信心生故恭敬是经。若闻一偈一句一字及说法者。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人则是众生真善知识非恶知识。是我弟子非魔眷属。

解读: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涅槃经者,必须自己持戒清净,修诸梵行,而且不可轻心妄传。当然如果需要护持正法时,居士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不用守戒(如持器械武力驱离坏法者),如前面所说。而和尚们都要守戒。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八卷

 梵行品第八之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一切世间所不知见觉。而是菩萨所知见觉。所谓六念处。何等为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解读:本品详细讲解大乘六念处,有别于小乘六念处。

原文:

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师子吼。名大沙门大婆罗门大净毕竟到于彼岸。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无有怖畏不惊不动。独一无侣无师自悟。

解读:“独一无侣无师自悟。”即是《圣经》说上帝“自有”,而如来是常,就是《圣经》说上帝“永有”

原文:

善男子。若我弟子。谓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十二部经。及以受持读诵书写敷演解说大涅槃经等无差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一切诸佛世尊甚深秘藏,以是诸佛甚深秘藏是则为胜。

复有二种,一者十一部经,二者方等经。十一部经则有坏灭,方等经典无有坏灭。

善男子,大涅槃经悉是一切诸佛秘藏。何以故?诸佛虽有十一部经不说佛性,不说如来常乐我净,诸佛世尊永不毕竟入于涅槃,是故此经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十一部经所不说故故名为藏。

解读:《大般涅槃经》可以不属于十二部经,也可以属于十二部经里的方等经。

原文:
善男子。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如是等恶现于世时。如来为欲灭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如来则为演说是经。若是经典秘密之藏灭不现时。当知。尔时佛法则灭。善男子。大涅槃经常不变易。云何难言迦叶佛时有是经不。善男子。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贪欲微薄智慧滋多。诸菩萨摩诃萨等调柔易化。有大威德总持不忘如大象王世界清净。一切众生悉知如来终不毕竟入于涅槃常住不变。虽有是典不须演说。善男子。今世众生多诸烦恼愚痴憙忘无有智慧。多诸疑网信根不立世界不净。一切众生咸谓如来无常迁变毕竟入于大般涅槃。是故如来演说是典善男子。

若有众生我见无我无我见我。常见无常无常见常。乐见无乐无乐见乐。净见不净不净见净。灭见不灭不灭见灭。罪见非罪非罪见罪。轻罪见重重罪见轻。乘见非乘非乘见乘。道见非道非道见道。实是菩提见非菩提。实非菩提谬见菩提。苦见非苦集见非集。灭见非灭实见非实。实是世谛见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见是世谛。归见非归非归见归。以真佛语名为魔语。实是魔语以为佛语。如是之时诸佛乃说大涅槃经善男子。

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虽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演说经法贪为利养。不为涅槃,佛复灭度。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如现在世尊灭度才三千年,和尚们都争权夺利。)

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虽有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多起诤讼互相是非。佛复涅槃。(如现在佛教分出八宗,群党林立,诤讼不已)

解读:在众生贪欲心重,颠倒黑白,不信神,不承认佛是永存常在,不承认佛是一切众生之父,不承认一切生命出自佛,人们以无神论或其他邪论肆意诽谤佛和佛法时,就会有佛出来宣讲《大般涅槃经》,就会有转轮圣王出现,就会用武力护持佛法,也就可以成就一批信仰者,这就是中国说的《封神演义》,就会有《圣经》里的末日审判。

原文:

虽有弟子解甚深义。无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便涅槃。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多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虽涅槃。当知。佛法久住于世。

解读:可见如果要佛法久存于世,则必须要有居士们敬重佛法,所以护持佛法,需要居士,要佛法长久,也必须让人们信奉佛法,所以末世必然有转轮圣王出现于世。

《大般涅槃经》 第十九卷

 梵行品第八之五

原文:

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其性弊恶憙行杀戮具口四恶。贪恚愚痴其心炽盛。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纯以恶人而为眷属。贪着现世五欲乐故。父王无辜横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热。身诸璎珞妓乐不御。心悔热故遍体生疮。其疮臭秽不可附近。寻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花报。地狱果报将近不远。尔时其母字韦提希。以种种药而为傅之。其疮遂增无有降损。王即白母如是疮者。从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众生有能治者无有是处。时有大臣名曰月称。往至王所在一面立。白言。大王。何故愁悴颜容不悦。为身痛耶为心痛乎。王即答言。我今身心岂得不痛。我父无辜横加逆害。我从智者曾闻是义。世有五人不脱地狱。谓五逆罪我今已有无量无边阿僧祇罪。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无良医治我身心。

解读:本品主要说阿阇世王因为杀害父王,心生惭愧,遍体生疮,明白地狱果报将近不远,众臣各出主意,皆引之入邪道,唯有一人即耆婆欲引之见佛,后其被杀之父也来劝之归佛。

原文:

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

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

五逆因故当入地狱。是人得遇如来大师。即时得灭地狱因缘。

以见佛故得现果报。是故称佛为无上医。

若见佛者所有重罪必当得灭。

解读:如果发露自己的罪业,然后忏悔,那么见佛能消重罪。

原文:

若有众生造作诸罪。覆藏不悔心无惭愧。不见因果及以业报。不能咨启有智之人不近善友。如是之人一切良医乃至瞻病所不能治。如迦摩罗病世医拱手。覆罪之人亦复如是。云何罪人。谓一阐提。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何以故。如世死尸医不能治。一阐提者亦复如是。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解读:如果不发露自己的罪业,没有惭愧,没有忏悔,就是一阐提,佛也不赦免他的罪,读诵《大般涅槃经》也不能消罪,所以一切消罪之法都以发露和忏悔为前提。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卷

梵行品第八之六

原文:

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

解读:这跟主耶稣是一样的。

《马太福音》18:12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若是《马太福音》18:13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原文:

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杀亦如是。虽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惭愧之人则为非有。无惭愧者则为非无。受果报者名之为有。空见之人则为非有。有见之人则为非无。有有见者亦名为有。何以故。有有见者得果报故。无有见者则无果报。常见之人则为非有。无常见者则为非无。常常见者不得为无。何以故。常常见者有恶业果故。是故常常见者不得为无。以是义故虽非有无而亦是有。大王。夫众生者名出入息。断出入息故名为杀。诸佛随俗亦说为杀。大王。色是无常。色之因缘亦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识是无常。识之因缘亦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识云何常。以无常故苦。以苦故空。以空故无我。若是无常苦空无我为何所杀。杀无常者得常涅槃。杀苦得乐杀空得实。杀于无我而得真我。大王。若杀无常苦空无我者则与我同。我亦杀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入地狱。汝云何入

尔时阿阇世王。如佛所说观色乃至观识。作是观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无常乃至识是无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则不作罪。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坏众生恶心。世尊。若我审能破坏众生诸恶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狱。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不以为苦。尔时摩伽陀国无量人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无量人民发大心故。阿阇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

解读:因为阿阇世王在世尊面前自我发露,又有惭愧心,所以见到世尊即可灭其罪。但阿阇世王自己不相信已经灭罪,心里执着于有重罪业必有地狱之报,世尊为了引导阿阇世王放下此有罪执着之心而为阿阇世王说色无常,识无常,说空,说无我,以此阿阇世王终于明白空和无我,终于相信自己可以无罪了,明白有罪并非一定受报,明白证到空和无我即可无罪,这是世尊以大乘法空法教导阿阇世王。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教育法,一是世尊本身有赦罪权利,二是阿阇世王已经发露自己的罪业并忏悔,三阿阇世王坚定认为自己非下地狱不可,如果执着于此就不能证空。后世禅宗,不明道理,直言一切皆空,没有因果,没有罪业,没有轮回,以此魔论误导未出轮回的六道众生。只有证到无生法忍才能说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六道轮回。但这些菩萨们也必须听如来的旨意而行,也不能犯戒,除非如来世尊安排他们以魔的形像出世。

世尊借教导阿阇世王而促使无量人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原文:

汝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是已来至我出世。于其中间未曾堕于地狱受苦。大王当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报。

解读:发菩提心能免于下地狱,但菩提心难发而容易丢失。

大般涅槃经婴儿行品第九

《大般涅槃经》 释义(三)

《大般涅槃经》 第十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七

原文:

迦叶复言拘尸那城有旃陀罗名曰欢喜。佛记是人由一发心。当于此界千佛数中速成无上正真之道。以何等故如来不记尊者舍利弗目犍连等速成佛道。佛言善男子。或有声闻缘觉菩萨作誓愿言。我当久久护持正法然后乃成无上佛道。以发速愿故与速记。

解读:舍利弗要“供养若干千万亿佛”才能成佛,而目犍连要供养“供养八千诸佛”,然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才能成佛,而欢喜只要供养“千佛数”就能成佛。可见护持正法,成佛最快。护持正法不是指仅仅宣传正法,而是要不惜生命与邪法和魔法斗争。如果为之舍命,功德最为无量。

 原文:

复次善男子。如来常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众生种种形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佛以一音而为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以是义故名为父母。

解读:所谓师父,师为父,故佛因传解脱之法而为众生父母。其实还有一层意思这里没有讲,众生之灵魂皆来自如来,故为父母。前面说过,一切寿命皆出自如来。

 大般涅槃经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

原文:

一切大众亦复如是。尔时大众承佛圣旨各作是念。如来今已受我等施不久便当入于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

解读:此处用圣旨一词说明如来即玉皇上帝,否则应该用法旨即可。在《大宝积经》中说如来发“上帝音语”,可见如来即西方之上帝,即中国之昊天上帝,即玉皇大帝。

原文:

纯陀,汝今皆已成就菩萨摩诃萨行得住十地。

解读:纯陀因为是最后供养佛者,且又听闻《大般涅槃经》而入菩萨十地。

原文:
佛言。纯陀言。破戒者谓一阐提。其余在所一切布施皆可赞叹获大果报。纯陀复问。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言。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唯除如此一阐提辈。施其余者一切赞叹。

解读:这是世尊对一阐提的定义,一阐提人即使布施,也不可赞叹,没有大果报。所以无神论者,诽谤正法者,即使布施,不可赞叹,也没有大果报。

原文: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义云何。答言。纯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诽谤正法。如是等人名为破戒。纯陀复问。如是破戒可拔济不。答言。纯陀。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被法服犹未舍远。其心常怀惭愧恐怖而自考责。咄哉何为犯斯重罪。何期怪哉造斯苦业。其心改悔生护法心欲建正法。有护法者我当供养。若有读诵大乘典者我当咨问。受持读诵既通利已。复当为他分别广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

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

若犯如上恶业之罪。若经一月或十五日。不生归依发露之心。若施是人果报甚少。犯五逆者亦复如是。能生悔心内怀惭愧。今我所作不善之业甚为大苦。我当建立护持正法。是则不名五逆罪也。

善男子。譬如女人怀妊垂产值国荒乱逃至他土。在一天庙即便生产。闻其旧邦安隐丰熟。携将其子欲还本土。中路值河水[涨-弓]暴急荷负是儿不能得渡。即自念言。我今宁与一处并命终。不舍弃而独渡也。念已母子俱共没命。命终之后寻生天中。以慈念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恶。以爱子故得生天中。犯四重禁五无间罪。生护法心亦复如是。虽复先为不善之业。以护法故得为世间无上福田。是护法者有如是等无量果报。

解读:犯重罪和诽谤正法之罪者,因为忏悔和舍命护持正法而消除一切罪业(唯除一阐提)。不信佛者,诽谤正法者,即使护持正法传法师,也不能消罪。有重罪而不忏悔者即是一阐提,即使听闻本经也不能消除罪业,所以一听闻本经就能消罪,是指那些轻罪或虽有重罪而及时忏悔者。

原文:

又复罗汉设于众生生害心者。无有是处。无量众生亦复无能害罗汉者

解读: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人所害,这是示现而已,为了让众生明白神通抵不住因果,让众生相信因果轮回真实不虚,并非众生真能害阿罗汉。

原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说是大乘大涅槃经所得功德。佛告迦叶。善男子。若有得闻是经名字所得功德。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宣说。唯佛能知。何以故。不可思议是佛境界。何况受持读诵通利书写经卷。

解读:听闻读诵本经功德,无法具体言说,唯有佛自己知道。可见功德无与伦比,超越一切其他经书。读诵其他经书的功德还可比喻,而读诵本经功德无量无法比喻。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

 现病品第六

原文:

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如是三障名为大病。

解读:众生有三大障碍而不能解脱,一,在三恶道,不能闻法,二,有重罪,无法修证,不能入佛法之门,三,虽然入了佛门,但烦恼太重。

原文:

是光明中亦说如来秘密之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尔时于此阎浮提界及余世界。所有地狱皆悉空虚无受罪者。除一阐提。

饿鬼众生饥渴所逼以发缠身。于百千岁未曾得闻浆水之名。遇斯光已饥渴即除。是光明中亦说如来微密秘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令诸饿鬼亦悉空虚。除谤大乘方等正典。

解读:只要听闻且信众生皆有佛性,即能除罪,死后立即往生人道或天道。

原文:
我于尔时亦为彼佛而作声闻。受持如是大涅槃典。读诵通利书写经卷。广为他人开示分别解说其义。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大乘菩萨,没有欲望,都以成佛为目的,故以自己所得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一切荣耀归于神。

原文:
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

解读:谤大乘和五逆罪者,如果不悔改就成了一阐提,如果及时悔改,并护持正法则还有机会获救除罪,一阐提者则无救。

原文:

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缚薄贪恚痴。得斯陀含果名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

解读:声闻证果人,如果受持《大般涅槃经》,都可以按时成佛。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第七之一

原文: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于是大般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之行。何等为五。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常当修习是五种行。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涅槃经。

云何菩萨摩诃萨所修圣行。菩萨摩诃萨若从声闻若从如来。得闻如是大涅槃经。闻已生信。信已应作如是思惟。诸佛世尊有无上道。有大正法大众正行。复有方等大乘经典。我今当为爱乐贪求大乘经故。舍离所爱妻子眷属所居舍宅……若在家居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当剃除须发出家学道。作是念已。我今定当出家修学无上正真菩提之道。

解读:听闻《大般涅槃经》者应当当出家修道,开始圣人之行。

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

菩萨摩诃萨于是微小诸戒律中。护持坚固心如金刚。菩萨摩诃萨持四重禁及突吉罗。敬重坚固等无差别。菩萨若能如是坚持则为具足五根诸戒。所谓具足菩萨根本业清净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

迦叶。是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菩萨若受正法戒者终不为恶。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然后乃得。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谓四禁也。息世讥嫌戒者。不作贩卖轻秤小[豆*斗]欺诳于人。因他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然明而卧。田宅种植家业坐肆。不畜象马车乘牛羊驼驴鸡犬猕猴孔雀鹦鹉共命及拘枳罗……不作王家往返使命以此语彼以彼语此。终不谀谄邪命自活。亦不宣说王臣盗贼斗诤饮食国土饥馑恐怖丰乐安隐之事。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息世讥嫌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坚持如是遮制之戒。与性重戒等无差别。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持如是诸禁戒已。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于炽然猛火深坑。终不毁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制禁戒。
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
宁以此口吞热铁丸。终不敢以毁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饮食。
宁卧此身大热铁上。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床敷卧具。
我宁以身受三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医药。
宁以此身投热铁镬。不以破戒受于信心檀越房舍屋宅。
宁以铁捶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不以破戒受诸刹利婆罗门居士恭敬礼拜。
宁以热铁挑其两目。不以染心视他好色。
宁以铁锥遍身搀刺。不以染心听好音声。
宁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贪嗅诸香。
宁以利斧斩斫其身。不以染心贪着诸触。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菩萨摩诃萨护持如是诸禁戒已。悉以施于一切众生。以是因缘愿令众生护持禁戒。得清净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持如是清净戒时,即得住于初不动地。

解读:要舍身护戒,这些戒都成就了,具足波罗蜜戒,就到了菩萨八地即不动地。波罗蜜戒被般若波罗所摄持,所以自然成就戒波罗蜜,所以禅宗很多人士所谓不需要持戒,是魔说。

原文:

圣行者佛及菩萨之所行处故。故名圣行。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开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以是义故复名圣行。

解读:这是世尊对圣人的定义。即有圣法,能常观空,有圣戒,有圣慧,有七圣财,有七圣觉。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二卷

圣行品第七之二

原文:
菩萨摩诃萨圣行者。观察是身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毛爪齿不净垢秽。皮肉筋骨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泪。肪膏脑膜骨髓脓血脑胲诸脉。菩萨如是专念观时。谁有是我。我为属谁。住在何处。谁属于我。复作是念。骨是我耶。离骨是耶。菩萨尔时除去皮肉唯观白骨。复作是念。骨色相异。所谓青黄赤白及以鸽色。如是骨相亦复非我。何以故。我者亦非青黄赤白及以鸽色。菩萨系心作是观时即得断除一切色欲。

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时身所有骨一切分离。得是观已即断三欲。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触欲。

复观此识次第生灭犹如流水亦复非我。

地性非我水火风性亦复非我。复作是念。此身一切悉无有我。唯有心风因缘和合示现种种所作事业。譬如咒力幻术所作。亦如箜篌随意出声。是故此身如是不净假众因缘和合共成。

譬如因的则有箭中。我身亦尔有身有打。我若不忍心则散乱。心若散乱则失正念。若失正念则不能观善不善义。若不能观善不善义则行恶法。恶法因缘则堕地狱畜生饿鬼。菩萨尔时作是观已得四念处。得四念处已则得住于堪忍地中。菩萨摩诃萨住是地已。则能堪忍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蚤虱。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恶口骂詈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能忍。是故名为住堪忍地。

解读:从修不净观、白骨观去欲,观四大修无我(具体修持方法请参看《佛说禅秘要法经》),修四念处而成就忍,无欲、无我和能忍为修行之基础。这也是圣行所必备的品质。

原文:

我于尔时爱乐大乘方等经典。十二年中事婆罗门供给所须。过十二年施安已讫。即作是言。师等今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婆罗门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于虚空。善男子。我于尔时心重大乘。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缘从是已来不堕地狱。善男子。拥护摄持大乘经典,乃有如是无量势力。

解读:对于诽谤大乘经典者,世尊当年曾杀之而无罪。

原文:
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

复次迦叶。如车轴折不任重载。善男子。老亦如是不能咨受一切善法。

解读:要乘年轻时赶快修行,年老以后修行就困难了。

原文:

初禅过患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过患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过患内有喘息外有风灾。善男子。彼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俱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内外过患一切皆尽。是故死王不能及之。

解读:大涅槃即法身成就,只有成就法身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复次迦叶。又有圣行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迦叶。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

如金翅鸟能啖诸龙。唯不能啖受三归者。善男子。死金翅鸟亦复如是。能啖一切无量众生。唯除菩萨住三定者。何谓三定。空无相愿。

解读:只有入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这个三个解脱门才能脱离生死轮回。如果为护持正法舍身,则死后自动进入此三门而得法身,不需要禅定修行。如果自己不能护持正法而舍身,虽然受持《大般若经》,还得按小乘法门逐步修行。以去欲,观无我,观空、苦、无常,然后入三解脱门,最后解脱生死,再按大乘法门修持。所以并非修大乘者即不要修小乘法门了,小乘法门是大乘的基础。

原文: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于是大乘大涅槃经观于老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病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死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观爱别离苦。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怨憎会苦。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观求不得苦。

解读:本品世尊解说观苦谛。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

圣行品第七之三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察集谛。

善男子,凡夫爱者名之为集,不名为谛。菩萨爱者名之实谛不名为集,何以故?为度众生所以受生,不以爱故而受生也。

譬如腻衣随有尘着着则随住。爱亦如是随所爱处业结亦住。

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以有爱习之余气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云何如彗星?譬如彗星出现天下一切人民饥馑病瘦瘿诸苦恼。爱之彗星亦复如是,能断一切善根种子,令凡夫人孤穷饥馑生烦恼病,流转生死受种种苦,唯除菩萨。

以是义故诸凡夫人有苦无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而无真实。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实。诸凡夫人有集无谛。声闻缘觉有集有集谛。诸菩萨等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声闻缘觉有灭非真。菩萨摩诃萨有灭有真谛。声闻缘觉有道非真。菩萨摩诃萨有道有真谛

解读:集者爱万有也,因爱生业,因业有轮回。又因为万有无常,故有爱必有苦。谛者明白此中真理也。凡夫有爱,不明真理,声闻明白真理,但爱还有余气,故其涅槃非真。而菩萨入无生法忍,入大般涅槃,得法身,对万有没有爱,故没有集,但以慈悲故而入世间,所以无集而有谛。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见灭见灭谛。所谓断除一切烦恼。若烦恼断则名为常。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诸佛菩萨求因缘故,故名为净。更不复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名为我常。于色声香味触男女生住灭,苦乐不苦不乐不取相貌,故名毕竟寂灭真谛。

解读:菩萨入大般涅槃,得无生法忍,证不生不灭,故名我常,故菩萨为毕竟寂灭真谛。声闻缘觉还没有证到无生法忍,没有证到不生不灭,非毕竟寂灭真谛。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灯得见粗细之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因八圣道见一切法,所谓常无常有为无为,有众生非众生物非物,苦、乐、我、无我、净、不净。烦恼、非烦恼、业、非业、实不实、乘、非乘。知、不知、陀罗骠、非陀罗骠。求那、非求那。见非、见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萨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

善男子,以是义故以八圣道分名道圣谛。善男子,是四圣谛诸佛世尊次第说之,以是因缘无量众生得度生死。

知四圣谛有二种智,一者中,二者上。中者声闻缘觉智,上者诸佛菩萨智。善男子,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

解读:声闻之道圣谛为中智,知诸阴苦而以道灭之。菩萨之道圣谛不仅仅知道诸阴苦,而且还知道诸阴之无量相,以道灭之,为上智。

《大般涅槃经》 第十四卷

圣行品第七之四

 原文:

善男子,一切有为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佛性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无为,无为者即是常。

解读:能变化的虚空就是佛,有规律振荡变化的虚空就是佛性,佛就是虚空神,佛性就是神的灵,佛性和佛都常存不灭。法和僧都是如来变化出来的,其本质都是常存不灭的,僧也是无为。

 原文:

善男子,有为之法凡有二种,色法非色法,非色法者心心数法,色法者地水火风。

解读:色法即地水火风,即一切物质,非色法即一切心理活动。

原文:
善男子,心名无常,何以故?性是攀缘相应分别故。

复次善男子。坏诸行因缘异故心名无常。所谓修无常心异。修苦空无我心异。心若常者应常修无常。尚不得观苦空无我。况复得观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外道法中不能摄取常乐我净。善男子。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复次善男子。心性异故名为无常。所谓声闻心性异。缘觉心性异。诸佛心性异。

心若常者亦复不能分别诸色。所谓青黄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诸忆念法不应忘失。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读诵不应增长。复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应说言已作今作当作。若有已作今作当作。当知是心必定无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则无怨亲非怨非亲。心若常者则不应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虽有所作不应增长。善男子。以是义故。当知心性各各别异。有别异故当知无常。

解读:

众生之心是开口的心,非是本妙圆心,故有攀缘性,随外界境界而变化,所以心是无常,心法有生灭故名无常,心有各种变化故名无常,而佛是常。真心非心,真心即是佛性,佛性是常,佛性生众生之心。

原文:

所谓内色坏已还合故知无常。外诸树木亦坏已还合故知无常。次第渐生故知无常。

凡夫无知。见相似生计以为常。以是义故。名曰无常。若无常即是苦。若苦即是不净

解读:本品说,开始说一切无常,然后再分别细说,前面说心无常,然后这里再说色无常,因为生物都是有生长性,有新陈代射,所以是不断变化的,有变化即是无常。宇宙中每个星球都有生灭,无生命的物质也会有变化,也是无常。

原文:

复次善男子,诸行无我。善男子,总一切法,谓色、非色、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坏、可裂、可打、生增长故。我者不可破坏、裂打、生长。以是义故。知色非我,非色之法亦复非我。何以故?因缘生故。

解读:诸行无我者即一切有变化的东西都是无常,都不会永存,一切法即万物和一切心理活动,即色法和非色法都是无常,因为都是因缘所生,就是有原因才生出来。就如电子、质子和中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就生成了一切物质元素,这个不同的结合方式就是因缘。如果打破它的结合方式,这个物质就死了,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如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水死了化为氢气和氧气,所以说万物无常。心也随外界而不断变化,所以也是无常。因为前面讲了,“常乐我净”我是常,无常者自然不是真我,所以一切法中都无我(这是为了修空的方便说法,而非究竟义,准确地说,虽然一切法都是佛所变化出来的,一切法中其实有我,但因众生所说的法都是幻相,都会生灭,而我不生灭,所以称一切法无我。无我是相对的说法,而佛看一切法不产生幻相,都识其本源,知道是佛自己所幻化出来的,所以说一切万法都是我,所以一切万法在佛眼里其实是不存在。因为众生没有智慧,因生分别心而看见万物的虚假存在。万物以反射光和发射光而显示其可见的形像,又以其力,如对他物的排斥力而显示其可触摸的形状。如果不受其光,不受其力,则见万物皆就是虚空了。)

原文:

如来亦尔。因六波罗蜜三十七助菩提之法觉了诸法。复因咽喉舌齿唇口言语音声。为憍陈如初始说法名转法轮。以是义故。如来不名转法轮也。

解读:这里世尊解释为什么他没有转法轮。因为咽、喉、舌、齿、唇、口言语音声都是幻相,徒弟憍陈如也是幻相,幻相即是假相,所以世尊说他没有转法轮。

原文:

善男子。若不转者即名为法。法即如来。

解读:佛法即是“如来是常”,这就是如来秘藏。

原文:

善男子。是故汝今不应赞言如来于此更转法轮。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于此义非为不知。所以问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世尊。我已久知转法轮者。实是诸佛如来境界。非是声闻缘觉所知。

解读:世尊的很多弟子问法,并非他们不懂,而是故意问,以此才有如来说法,才有经文流传于世而利益众生。

原文:

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得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

解读:《大般涅槃经》功德远超其他一切佛经。因为本经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讲如来是常,讲持刀械舍身护持正法入大般涅槃得法身成就而脱离六道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我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得如是无量功德。皆由供养如来正法。

解读:为正法舍身,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