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四)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五卷

梵行品第八之一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义。菩萨摩诃萨若于一切文字语言广知其义。是名知义。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时。善男子。菩萨善知如是时中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定。如是时中任供养佛。如是时中任供养师。如是时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名知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足。所谓食饮、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是名知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知。是菩萨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知足如是多闻、如是舍、如是慧、如是去来、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问、如是答。是名自知。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众。善男子,是菩萨知如是等。是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应于是众如是行来如是坐起。如是说法如是问答。是名知众。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人中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种。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其不信者不名为善。……菩萨应知能利多人得安乐者最上最善。

解读:简而言之,知一切佛经经义,知一切文字语言,具足般若波罗蜜,知足,自知,知众,知尊,知何为善。具足般若波罗蜜就是八地菩萨,因为具足般若波罗蜜就是完全无分别心,无所得,就是无生法忍,所以成就梵行者即是八地菩萨,成就梵行者不仅仅精通一切经文,而且还精通一切语言和文字。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说,没有成就梵行者不能接受智慧灌顶,智慧灌顶即是双修灌顶,可见双修灌顶非凡人所能修。能传智慧灌顶者也非凡人,所以很容易辨别传双修法的密宗邪师和正法法师。

原文:

善男子,如是无量伴侣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嗔恚众生。善男子,以是义故得名为四非一二三.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嗔,以是义故得名大慈。

慈若不能住于初住,非初住慈当知即是声闻慈也。

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

若行施时分别受者持戒、破戒乃至果报终不能施,若不能施则不具足檀波罗蜜。若不具足檀波罗蜜。则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

解读:要先得世间四无量心(不是我们平常凡人所理解的慈悲喜舍,而是菩萨所能理解的出世间之究竟义的慈悲喜舍),才能具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条件,成就大慈,才能到菩萨初地,然后以四无量心增长六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时才能到菩萨八地,即成为脱离六道轮回之出世间者。

 原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观土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风相风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观实众生为非众生。观非众生为实众生。悉随意成无有虚妄。善男子。当知菩萨四无量心。是实思惟非不真实。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真实思惟。谓能断除诸烦恼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恚及众生相。以是故名真实思惟。

解读: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即法身大士,八地以上菩萨,入大涅槃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菩萨摩诃萨可以用自己的意念造万物,也可以把万物当作虚空。所以是大菩萨的思维都能变成被凡人认为是真的物体,大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成就,故四无量心是真实思惟。

原文:

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

是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食时。常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得大智食。勤进回向无上大乘。所谓不净出息入息无常生灭。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

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

解读:慈即一切诸善之根本,慈即是如来,慈爱,爱即是神,如来即是神。

《约翰一书》4:8有爱心的,就不认识 神,因为 神就是爱。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

 梵行品第八之二

原文:

善男子。我说是慈有无量门。所谓神通。

解读:慈能生神通。

原文:

善男子。汝向所问杀婆罗门时得是地不。善男子。时我已得。以爱念故断其命根非恶心也。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爱之甚重犯官宪制。是时父母以怖畏故若摈若杀。虽复摈杀无有恶心。菩萨摩诃萨为护正法亦复如是。若有众生谤大乘者。即以鞭挞苦加治之或夺其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菩萨常当作是思惟。以何因缘能令众生发起信心。随其方便要当为之。诸婆罗门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要有三念。一者自念我从何处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从人道中来。二者自念我今所生为是何处。即便自知是阿鼻狱。三者自念乘何业缘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乘谤方等大乘经典不信因缘。为国主所杀而来生此。念是事已即于大乘方等经典生信敬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于往昔乃与是人十劫寿命。云何名杀。

解读:无恶心故,为正法故,为利益被杀者故,杀之无罪。

原文:

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是名下杀。中杀者从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为中。以是业因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杀。上杀者。父母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毕定菩萨。是名为上。以是业因缘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杀。

善男子。若有能杀一阐提者。则不堕此三种杀中。善男子。彼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一阐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骂詈鞭挞无有罪报。杀一阐提亦复如是无有罪报。何以故。诸婆罗门乃至无有信等五根。是故虽杀不堕地狱。

解读: 为正法故,杀一阐提无罪。

原文:

善男子,以是因缘为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从今常当施彼圹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

解读:和尚们都要给鬼施食,否则犯戒。

原文:

我于尔时实不骂辱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亦不愚痴食人涕唾。亦不生于恶趣之中阿鼻地狱受罪一劫。亦不坏僧出佛身血。亦不违犯四重之罪诽谤正法大乘经典非一阐提。亦非声闻辟支佛也。善男子。提婆达多者。实非声闻缘觉境界。唯是诸佛之所知见。

解读:提婆达多实为大菩萨,为从反面助佛宣法而示现坏僧、出佛身血等,示现入地狱一劫,我们肉眼所看见的所谓事实都非真实。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

菩萨摩诃萨修舍心时。则得住于空平等地如须菩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空平等地。则不见有父母兄弟姊妹儿息亲族知识怨憎中人。乃至不见阴界诸入众生寿命。善男子。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

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以是义故复得名为虚空等地

解读:世尊在此详细解说如何修慈悲喜住极爱一子之地,修悲舍住空平等地。

 

原文:

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世轻受不堕地狱。云何是业能得现报。忏悔发露所有诸恶。既悔之后更不敢作。惭愧成就故。供养三宝故。常自呵责故。是人以是善业因缘不堕地狱现世受报。所谓头痛、目痛、腹痛、背痛、横罗死殃。呵责骂辱鞭杖闭系饥饿困苦。受如是等现世轻报。

解读:有些人信佛了,忏悔了,行善事了,修行了,但好像反而生各种病,甚至遭遇横祸而死,或者有些反而破产倒闭了。这些都是将本来要下地狱的极重罪业转为现世的轻罪受报而已,不能因此而否定信佛的长远真实利益。

原文:
十住菩萨摩诃萨等知诸众生皆有佛性,见不明了,犹如闇夜所见不了。

解读:十地菩萨也不能见到佛性,只是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一点点而不能肯定。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

梵行品第八之三

原文: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义无碍者。知一切法所有诸义。能随诸法所立名字而为作义。辞无碍者。随字论正音论阐陀论世辩论。乐说无碍者。所谓菩萨摩诃萨凡所演说无有障碍。不可动转。无所畏省。难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萨能如是见知即得如是四无碍智。

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遍知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之法。义无碍者。乘虽有三知其归一。终不谓有差别之相。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一法中作种种名。经无量劫说不可尽。声闻缘觉能作是说。无有是处。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为诸众生演说诸法。若名若义种种异说不可穷尽。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法而不取着。义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义而亦不着。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名字亦不取着。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着。

解读:世尊前面两品讲了菩萨梵行,首先要具备七善法,然后要具备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本品讲大菩萨梵行还要有四无碍智。很多人冒充是佛和大菩萨,其实随便问他们一个科学术语或植物或动物名称都不知道,别国语言文字也不懂,一碗豆中有几粒也不知道,自己头发有几根也不知道,如何能称法无碍呢?如果法无碍智都没有,如何称为大菩萨呢?

原文:

云名龙气。龙气持水故名云持。

解读:可见,云是龙所吐之气,所以说“龙从云”,下雨由龙决定,如今的所谓科学是片面的认识,因为人们的肉眼看不见龙,所以只是研究龙之气,而不研究龙。

原文:

复次声闻缘觉不能毕竟知辞知义。无自在智知于境界。无有十力四无所畏不能毕竟度于十二因缘大河。不能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差别。未能永断二谛疑心。不知众生种种诸心所缘境界。不能善说第一义空。是故二乘无四无碍。

善男子,声闻之人或有得一或有得二,若具足四,无有是处

解读:声闻缘觉没有四无碍智。

原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无所得者名四无碍。善男子。以何义故无所得者名为无碍。若有得者则名为碍。有障碍者名四颠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四倒故故得无碍。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住诸法故得大乘。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声闻辟支佛道。菩萨永断二乘道故得于佛道。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虚空。世间无物名为虚空。菩萨得是虚空三昧无所见故。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无所得者名第一义空。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悉无所见。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解读:无所得是般若智慧,有所得是世俗义。因为一切法性本空,虚空不可得,故说无所得。

原文:

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以是义故不可捉持。善男子,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

解读:道即菩提,佛即菩提,菩提即涅槃,道即是神,神就是佛。

《道德经》:“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原文:

菩萨闻是涅槃经已。知有世间不知见觉应是菩萨所知见觉。知是事已即自思惟。我当云何方便修习得知见觉。覆自念言。惟当深心修持净戒。善男子。菩萨尔时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在在生处戒常清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戒净故。在在生处常无憍慢邪见疑网。终不说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是名菩萨修持净戒。戒既清净次修禅定。以修定故在在生处正念不忘。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十二部经诸佛世尊常乐我净。一切菩萨安住方等大涅槃经悉见佛性。如是等事忆而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萨修清净定。戒定已备次修净慧。以修慧故初不计着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非我。是名菩萨修习净慧。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动。

善男子。菩萨见所持戒牢固不动心无悔恨。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

菩萨摩诃萨所受净戒五法佐助。云何为五。一信二惭三愧四善知识五宗敬戒。离五盖故所见清净。离五见故心无疑网。离五疑故。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戒。五者疑不放逸。菩萨尔时即得五根。所谓信念精进定慧。得五根故得五种涅槃。

解读:受持《大般涅槃经》者修行步骤如上,首先修持净戒,坚信如来是常存不灭,其次,在修持净戒的基础上再修禅定(从不净观到白骨观,到四大观,无常观,无我观等等),不可因为修禅定而忘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不可入于顽空,明白法(十二不诸经)常乐我净,佛常乐我净。以修禅定得十一空,即是清净定。成就戒定后修慧,即是修般若波罗蜜,即以无分别心,即无所得而修行。以持戒牢固,心无悔恨而终得解脱,以至于见到佛性而成佛。

这是在没有护法法师出现的时候的自我修行之道,受持《大般涅槃经》按如上方法修行是最快捷,最稳妥的自我修行之道(非舍身)。如果要舍身修持就是按《法华三经》修持,如果要往生弥勒兜率宫然后随弥勒出世而成就,就按《妙法莲华经》非舍身修持。

原文: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大涅槃经有破戒者。有人呵责轻贱毁辱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经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毁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经毁禁戒者。当知是经为无威力。若无威力虽复读诵为无利益。缘是轻毁涅槃经故。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堕于地狱。受持是经而毁戒者则是众生恶知识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如是之人我亦不听受持是典。宁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毁戒受持修习。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涅槃经者。当正身心慎莫调戏轻躁举动。身为调戏心为轻动。求有之心名为轻动。身造诸业名为调戏。若我弟子求有造业。不应受持是大乘典大涅槃经。

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涅槃经。莫非时说莫非国说。莫不请说莫轻心说。莫处处说、莫自叹说、莫轻他说。莫灭佛法说、莫炽然世法说。

若欲受持者。说大涅槃者。说佛性者。说如来秘藏者。说大乘者。说方等经者。说声闻乘者。说辟支佛乘者。说解脱者。见佛性者。先当清净其身。以身净故则无呵责。无呵责故令无量人于大涅槃生清净信。信心生故恭敬是经。若闻一偈一句一字及说法者。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人则是众生真善知识非恶知识。是我弟子非魔眷属。

解读: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涅槃经者,必须自己持戒清净,修诸梵行,而且不可轻心妄传。当然如果需要护持正法时,居士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不用守戒(如持器械武力驱离坏法者),如前面所说。而和尚们都要守戒。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八卷

 梵行品第八之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一切世间所不知见觉。而是菩萨所知见觉。所谓六念处。何等为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解读:本品详细讲解大乘六念处,有别于小乘六念处。

原文:

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师子吼。名大沙门大婆罗门大净毕竟到于彼岸。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无有怖畏不惊不动。独一无侣无师自悟。

解读:“独一无侣无师自悟。”即是《圣经》说上帝“自有”,而如来是常,就是《圣经》说上帝“永有”

原文:

善男子。若我弟子。谓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十二部经。及以受持读诵书写敷演解说大涅槃经等无差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一切诸佛世尊甚深秘藏,以是诸佛甚深秘藏是则为胜。

复有二种,一者十一部经,二者方等经。十一部经则有坏灭,方等经典无有坏灭。

善男子,大涅槃经悉是一切诸佛秘藏。何以故?诸佛虽有十一部经不说佛性,不说如来常乐我净,诸佛世尊永不毕竟入于涅槃,是故此经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十一部经所不说故故名为藏。

解读:《大般涅槃经》可以不属于十二部经,也可以属于十二部经里的方等经。

原文:
善男子。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如是等恶现于世时。如来为欲灭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如来则为演说是经。若是经典秘密之藏灭不现时。当知。尔时佛法则灭。善男子。大涅槃经常不变易。云何难言迦叶佛时有是经不。善男子。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贪欲微薄智慧滋多。诸菩萨摩诃萨等调柔易化。有大威德总持不忘如大象王世界清净。一切众生悉知如来终不毕竟入于涅槃常住不变。虽有是典不须演说。善男子。今世众生多诸烦恼愚痴憙忘无有智慧。多诸疑网信根不立世界不净。一切众生咸谓如来无常迁变毕竟入于大般涅槃。是故如来演说是典善男子。

若有众生我见无我无我见我。常见无常无常见常。乐见无乐无乐见乐。净见不净不净见净。灭见不灭不灭见灭。罪见非罪非罪见罪。轻罪见重重罪见轻。乘见非乘非乘见乘。道见非道非道见道。实是菩提见非菩提。实非菩提谬见菩提。苦见非苦集见非集。灭见非灭实见非实。实是世谛见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见是世谛。归见非归非归见归。以真佛语名为魔语。实是魔语以为佛语。如是之时诸佛乃说大涅槃经善男子。

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虽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演说经法贪为利养。不为涅槃,佛复灭度。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如现在世尊灭度才三千年,和尚们都争权夺利。)

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虽有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多起诤讼互相是非。佛复涅槃。(如现在佛教分出八宗,群党林立,诤讼不已)

解读:在众生贪欲心重,颠倒黑白,不信神,不承认佛是永存常在,不承认佛是一切众生之父,不承认一切生命出自佛,人们以无神论或其他邪论肆意诽谤佛和佛法时,就会有佛出来宣讲《大般涅槃经》,就会有转轮圣王出现,就会用武力护持佛法,也就可以成就一批信仰者,这就是中国说的《封神演义》,就会有《圣经》里的末日审判。

原文:

虽有弟子解甚深义。无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便涅槃。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多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虽涅槃。当知。佛法久住于世。

解读:可见如果要佛法久存于世,则必须要有居士们敬重佛法,所以护持佛法,需要居士,要佛法长久,也必须让人们信奉佛法,所以末世必然有转轮圣王出现于世。

《大般涅槃经》 第十九卷

 梵行品第八之五

原文:

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其性弊恶憙行杀戮具口四恶。贪恚愚痴其心炽盛。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纯以恶人而为眷属。贪着现世五欲乐故。父王无辜横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热。身诸璎珞妓乐不御。心悔热故遍体生疮。其疮臭秽不可附近。寻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花报。地狱果报将近不远。尔时其母字韦提希。以种种药而为傅之。其疮遂增无有降损。王即白母如是疮者。从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众生有能治者无有是处。时有大臣名曰月称。往至王所在一面立。白言。大王。何故愁悴颜容不悦。为身痛耶为心痛乎。王即答言。我今身心岂得不痛。我父无辜横加逆害。我从智者曾闻是义。世有五人不脱地狱。谓五逆罪我今已有无量无边阿僧祇罪。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无良医治我身心。

解读:本品主要说阿阇世王因为杀害父王,心生惭愧,遍体生疮,明白地狱果报将近不远,众臣各出主意,皆引之入邪道,唯有一人即耆婆欲引之见佛,后其被杀之父也来劝之归佛。

原文:

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

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

五逆因故当入地狱。是人得遇如来大师。即时得灭地狱因缘。

以见佛故得现果报。是故称佛为无上医。

若见佛者所有重罪必当得灭。

解读:如果发露自己的罪业,然后忏悔,那么见佛能消重罪。

原文:

若有众生造作诸罪。覆藏不悔心无惭愧。不见因果及以业报。不能咨启有智之人不近善友。如是之人一切良医乃至瞻病所不能治。如迦摩罗病世医拱手。覆罪之人亦复如是。云何罪人。谓一阐提。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何以故。如世死尸医不能治。一阐提者亦复如是。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解读:如果不发露自己的罪业,没有惭愧,没有忏悔,就是一阐提,佛也不赦免他的罪,读诵《大般涅槃经》也不能消罪,所以一切消罪之法都以发露和忏悔为前提。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卷

梵行品第八之六

原文:

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

解读:这跟主耶稣是一样的。

《马太福音》18:12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若是《马太福音》18:13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原文:

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杀亦如是。虽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惭愧之人则为非有。无惭愧者则为非无。受果报者名之为有。空见之人则为非有。有见之人则为非无。有有见者亦名为有。何以故。有有见者得果报故。无有见者则无果报。常见之人则为非有。无常见者则为非无。常常见者不得为无。何以故。常常见者有恶业果故。是故常常见者不得为无。以是义故虽非有无而亦是有。大王。夫众生者名出入息。断出入息故名为杀。诸佛随俗亦说为杀。大王。色是无常。色之因缘亦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识是无常。识之因缘亦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识云何常。以无常故苦。以苦故空。以空故无我。若是无常苦空无我为何所杀。杀无常者得常涅槃。杀苦得乐杀空得实。杀于无我而得真我。大王。若杀无常苦空无我者则与我同。我亦杀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入地狱。汝云何入

尔时阿阇世王。如佛所说观色乃至观识。作是观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无常乃至识是无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则不作罪。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坏众生恶心。世尊。若我审能破坏众生诸恶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狱。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不以为苦。尔时摩伽陀国无量人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无量人民发大心故。阿阇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

解读:因为阿阇世王在世尊面前自我发露,又有惭愧心,所以见到世尊即可灭其罪。但阿阇世王自己不相信已经灭罪,心里执着于有重罪业必有地狱之报,世尊为了引导阿阇世王放下此有罪执着之心而为阿阇世王说色无常,识无常,说空,说无我,以此阿阇世王终于明白空和无我,终于相信自己可以无罪了,明白有罪并非一定受报,明白证到空和无我即可无罪,这是世尊以大乘法空法教导阿阇世王。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教育法,一是世尊本身有赦罪权利,二是阿阇世王已经发露自己的罪业并忏悔,三阿阇世王坚定认为自己非下地狱不可,如果执着于此就不能证空。后世禅宗,不明道理,直言一切皆空,没有因果,没有罪业,没有轮回,以此魔论误导未出轮回的六道众生。只有证到无生法忍才能说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六道轮回。但这些菩萨们也必须听如来的旨意而行,也不能犯戒,除非如来世尊安排他们以魔的形像出世。

世尊借教导阿阇世王而促使无量人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原文:

汝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是已来至我出世。于其中间未曾堕于地狱受苦。大王当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报。

解读:发菩提心能免于下地狱,但菩提心难发而容易丢失。

大般涅槃经婴儿行品第九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