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释义(七)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

原文:

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

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径。若有修习三昧定者。则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者定。二者智。善男子。如刈菅草执急则断。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解读:定能观五阴生灭,所以有定才能观。所以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都要修,毗婆舍那以奢摩他为基础。

原文: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善知定时慧时舍时及知非时。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提道。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因于受乐生大憍慢。或因说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义善问答时而生憍慢。或因亲近恶知识故而生憍慢。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间善法功德而生憍慢。或因世间豪贵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当知尔时不宜修智宜应修定。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若有菩萨勤修精进。未得利益涅槃之乐。以不得故生于悔心。以钝根故不能调伏五情诸根。诸垢烦恼势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损故。当知尔时不宜修定宜应修智。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若有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二法若等则宜修之。是名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定慧起烦恼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宜应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是名修舍。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如是三法相者。以是因缘得无相涅槃

解读:在三昧中分为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原文:

佛言。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则修梵行及解脱果。善男子。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不修道则无解脱。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

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观。名不修身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观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五者不修本善业故。复有五事。一者修习恶业故。二者无戒财故。三者远离诸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心慧故。五者亲近恶知识故。善男子。是故能令现世轻报地狱重受。

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

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解读:因果业报并非一定都会以同样的轻重实现,行善修道可以减轻恶报,行恶业可以减轻善报。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十住菩萨修八圣道少见佛性。况不修者而得

见耶。善男子。如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已无量世修习圣道了知佛性。云何声闻辟支佛等能知佛性。

解读:这里说“若有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但是十住菩萨修八圣道都只能见到一

点点佛性,并不能完全了知佛性,所以众生一定按次第修道,而不能如同禅宗颠倒地认为不用修道,只要见性。

只有佛能完全见佛性,见到佛性即能成佛,而这里说文殊菩萨了知佛性,其实文殊菩萨就是佛性之本源,文殊菩萨就是真如法身佛。

原文:

或时说空或说不空。或说一切有或说一切无。或说三乘或说一乘。或说五阴即是佛性。

解读:五阴是佛性所幻化,所以色也是佛性所幻化,万法都是如来法身所幻化。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原文:

善男子。我从昔来见是善星有少善根如毛发许。终不记彼断绝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善男子。譬如有人没圊厕中。有善知识以手挠之。若得首发便欲拔出。久求不得尔乃息意。我亦如是求觅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济。终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发许。是故不得拔其地狱。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来何故记彼当堕阿鼻地狱。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属。皆谓善星是阿罗汉是得道果。我欲坏彼恶邪心故。记彼善星以放逸故堕于地狱。

善男子。善星比丘常为无量诸众生等。宣说一切无善恶果。尔时永断一切善根。乃至无有如毛发许。

世尊。一阐提辈以何因缘无有善法善男子。一阐提辈断善根故众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阐提辈永断灭故。以是义故。杀害蚁子犹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世尊。一阐提者终无善法。是故名为一阐提耶。佛言。如是如是。

解读:这是世尊如来审判善星比丘,所以佛即耶和华上帝,依戒律因果审判众生。善星比丘不信因果,成为一阐提而下地狱。末世不信神佛,不信因果和六道轮回者,成为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必下地狱。

原文:

如告比丘我今宣说苦集灭道。苦者所谓无量诸苦。集者所谓无量烦恼。灭者所谓无量解脱。道者所谓无量方便。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原文:
“善男子,我于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学无学。’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有为法。’‘法身即是常乐我净,永离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无为法。’

解读:如来有化身即肉身,有法身,肉身是法身根据需要而示现出来的,所以肉身(即化身)有生灭。

原文:
“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

“善男子,我于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

解读:本品世尊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会有很多人曲解如来经中之本意,或断章取义,或片面理解。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深见如是无因无果,是人能断信等五根。善男子,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破僧亦尔。”

解读:不正确的聪明使人断善根。本品文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断善根的因缘。

原文:
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故,名为道谛。是名分别答。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原文:

善男子,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于经中先说,众生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众生身皆从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尔。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善男子,现在烦恼为作障故,令诸众生不得睹见。

解读:五阴名佛性,佛性生万法,佛性即神佛的智慧之灵,能生万物,万物以至于万法皆是佛性所幻化。

原文:

“善男子,众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时有解,或有不解。善男子,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或言离阴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佛性即是中道,非内非外,故名中道。’

解读:五阴是佛性,但并非佛性住五阴内或五阴外,因为五阴是佛性幻化,佛性是真,此佛性是常,常则无内外,佛性性空,空则无有内外,一切皆生于虚空中。没有佛性即没有万法,故说五阴是佛性,如同说浪花是水。花是幻,水是真。所以浪花和水是一体,一真一幻而已。幻者为名,为相。

原文: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解读:这是世尊对佛性的本质特性详细定义。

原文:

“善男子,如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解读:“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众生都是佛的灵即佛性幻化出来的。证到这一点就是见佛性成佛,见不到这一点就是众生。

原文:

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著;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解读:众生佛性被遮住而不可见,故说无,众生毕竟成佛,故说有佛性。所以说有佛性或无佛性都是有条件的。

原文: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河,其中亦有七种众生,从初常没乃至第七,或入或出。所言没者,有人闻是《大涅槃经》,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常乐我净,终不毕竟入于涅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当得成菩提之道,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等必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是语已,生不信心,即作是念。作是念已,便作是言:‘是涅槃典,即外道书,非是佛经。’是人尔时,远离善友,不闻正法。虽时得闻不能思惟,虽复思惟不思惟善,不思惟善故如恶法住。

解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都是佛性所幻化。就如同海上的浪花必有海水一样。

 原文:

“善男子,信有二种: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虽复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为信不具足。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缘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

“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修多闻亦不具足。云何名为闻不具足?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为闻不具足。虽复受持是六部经,不能读诵为他解说,无所利益,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又复受是六部经已,为论议故,为胜他故,为利养故,为诸有故,受持读诵解说,是故名为闻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施亦不具。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是人虽复行于财施,为求有故,虽行法施亦不具足。何以故?秘不尽说,畏他胜故,是故名为施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上四事,所修智慧亦不具足。智慧之性性能分别,是人不能分别如来是常无常。如来于此涅槃经中说言:‘如来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脱。’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梵行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即是解脱,解脱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慈悲喜舍。’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是故名为智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则有二种:一、增善法,二、增恶法。云何名为增长恶法?是人不见己不具足,自言具足而生著心,于同行中自谓为胜,是故亲近同己恶友,既亲近已复得更闻不具足法,闻已心喜其心染著,起于憍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亲近在家,亦乐闻说在家之事,远离清净出家之法,以是因缘增长恶法,增恶法故身口意等起不净业,三业不净故增长地狱、畜生、饿鬼,是名暂出还没。

解读:要具足信、戒、闻、施、智五事,否则就会增长恶法,增长恶法就会退步。

原文:

若能供养无量佛,则能无量世修道,

解读:如果不供养佛,那么下世就很可能不能闻佛法,不闻佛法就不能继续修行,所以禅宗所谓不要拜佛是魔说。拜佛者受佛护持,自然能世世闻佛说法。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