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章 印度教的秘密

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以古代罗门教思想为主、然后再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

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是《吠陀经》(梵语:वेद,拉丁转译为Veda,又译为韦陀经),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

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公元前20世纪中叶雅利安人由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河流域,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定居并和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逐渐开始过渡到农业社会;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实行繁琐的祭祀。雅利安人是挪亚的后代,挪亚本身就是一个藏在西藏伊甸园的修道者,挪亚是蚩尤的后代,蚩尤是黄帝的同父异母弟弟,他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好战的修道者,我们在《薄伽梵歌》中也可以看到梵天鼓励阿朱那战斗,吠陀教的根其实还是来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就是西藏的雍仲本教,在此之前还有西藏元始苯教。

《吠陀经》包括“四吠陀”,分别是:梨俱吠陀(赞颂明论 ,Ṛgveda)、娑摩吠陀(歌咏明论,Sāmaveda)、耶柔吠陀(祭祀明论,Yajurveda)、阿闼婆吠陀(禳灾明论,Atharvaveda)、更广义的说法,还包括解释吠陀之经书。如“Samhita”“梵书(Brāhma?a)”、“森林书(āra?yaka)”、“奥义书(Upani?ad)”、“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等。

在印度梨俱吠陀时代之末期,以祈祷主神(梵Brahman!as -pati )为至上神,并视之为宇宙生成之原理。至梵书时代之初,则以生主神(梵Praja^pati )为最高神。未久,兴起梵之崇拜,系由祈祷主神所进化之神格。初时,梵天为生主神之子,其后渐次得势,遂取代生主神之地位,成为创造世界之原理。

第一  创造之神梵天

在梵书、奥义书时代,吠陀万神殿中的一些神开始成为婆罗门教的主神,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努(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印度教以梵天是根源神,有人认为他渊源于《梨俱吠陀》中的祈祷主。祈祷主是地上的祭坛之神,在火祭中起着祭官的作用。《百道梵书》称梵天为“世界之主”,在世界形成之际,他创造诸神,护持天地空三界。森林书也宣称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归于梵天。

可见,以印度教梵天是祭坛之神,是火祭中的祭官,是创造世界之主,也就是创造世界的神。而在中国火祭中的祭官就是祝融,就是太阳神,就是在中国创立腊祭制度的神农炎帝,就是圣灵,就是文殊菩萨,就是太上老君,就是佛性真我的本源,一切万有都是无极盘古神如来佛上帝利用其儿子圣灵文殊菩萨创造出来的。可见,梵天虽然是万物之主,是万有之本源,但并不是宇宙主宰神,而只是主宰神的儿子。

根据印度教《往世书》的说法,梵天是自我诞生的,并没有母亲。这种说法其实是片面和错误的,如同孙悟空,好像是自然化生的石猴,其实功德圆满后就是须菩提祖师,须菩提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其实就是文殊菩萨。

根据印度有些经典的说法,梵天是从漂流在水上的一颗金卵中诞生的,因此梵天又叫做Hiranyagarbha(金卵之意)。最后,金卵的剩余部份则扩张成宇宙。由于他是在水中诞生的,因此他又被称为Kanja(意味“在水中诞生的”)。这跟《圣经》中圣灵的产生是一致的。

《创世记》1:1起初 神创造天地。
《创世记》1: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摩西就是圣灵,摩西两个字希伯来语的意思是:“从水里拉上来。”根印度教梵天“在水中诞生”是同一个意思。但是水本身也是宇宙主宰神上帝所造的,从水中出生的梵天自然不会是宇宙主宰神。水中的金蛋其实就是金丹,即兑灵,即先天一炁,即太上老君,即太极,即骑狮子和持莲花的文殊菩萨。

根据印度经典,还有一种说法,在创造世界之神话的一个版本中提到:在创世之初,只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毗湿奴神躺在大蛇舍沙的身上,从他的肚脐中长出了一株莲花,莲花绽放时发出了数千倍于太阳的光华,其中诞生了梵天,然后梵天再创造了世界。

这也说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为“从肚脐生出来的”)。宇宙主宰神不可能在莲花之后生成,所以这个在莲花之后出生并坐在莲花上的梵天就是圣灵文殊菩萨,也就是西藏本教中在莲花上发光的万字符卍,万字符就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梵就是纯洁和清净之意,就是圣灵,就是真心。

佛教经典《大正藏》上记载:“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

印度教中梵天的坐骑为孔雀(或天鹅),配偶为智慧女神妙音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认为是智慧之神。而在佛教西藏密宗中妙音天女就是文殊菩萨的妻子,妙音天女其实就是莲花仙子,即素女,在佛教又称妙音菩萨。文殊菩萨就是智慧之神,就是能发出无量光明的菩萨。梵天的坐骑孔雀就是孔雀明王菩萨,也是素女,也称天鹅,即娥凰。

佛教经典中称印度教的梵天为大梵天王,又名为尸弃。梵名Maha^brahma^ -deva ,巴利名同。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梵Brahma^ sanam!kuma^ra )、世主天、世主、娑婆世界主(梵Brahma^ saha^m!pati )。音译作摩诃梵、梵摩三钵。大梵天自认为自主独存,谓己为众生之父,乃自然而有,无人能造之,后世一切众生皆其化生;并谓已尽知诸典义理,统领大千世界,以最富贵尊豪自居。世尊释迦牟尼曾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下降此世时,梵王为佛之右胁侍,持白拂,梵天成为了释迦牟尼佛的护法,就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道教称之为先天一炁太上老君。

《无量寿经》发大誓愿品云: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
《佛学大辞典》:那罗延,(天名)Nārāya?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
涅槃经疏七曰:“那罗延,此翻金刚。”
慧苑音义上曰:“那罗延,此云坚固也。”
俱舍光记二十七曰:“此神名人种神。”
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那罗,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
大日经疏十曰:“毗纽天有众多别名,即是那罗延天别名也,是佛化身,三昧同前。

根据《西游记》车迟国情节,大力王菩萨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就是不死金刚,就是先天一炁,就是金丹,一切修道者凡心和真心合一就是先天一炁,功德圆满证到无生法忍时,丹发光如满月而成为不生不灭的八地菩萨。

根据《西游记》女儿国的情节,唐僧被称为人种,唐僧为阿弥陀佛的二弟子,为金蝉子,即金蝉氏,即文殊菩萨。

印度教梵天的传统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断地诵读《吠陀经》。特别在北印度,他常常有着一绺白胡须,代表他几近永恒的存在。但他的一只手握有一支汤匙型的令牌,代表着将神圣的奶油滴入自我牺牲的火柴堆。这意味着梵天是自我牺牲的神明,是火神,他的一只手拿着一个水壶(有时是装着水的椰子壳),印度教认为壶中的水代表万物初始,涵盖一切。梵天也拿着一串念珠,印度教认为是他计算宇宙时间流逝的定时器。此外他也拿着象征神圣的《吠陀经》或与代表纯净的莲花。

西藏密教之梵天像有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数珠(念珠),左手执军持(盛水器,即观世音的净水瓶),作唵字印(诵经),乘七鹅车(与水神九天玄女的艮灵一体),戴发髻冠。可见印度教的梵天和西藏密宗的梵天是同一个菩萨。

根据印度教,梵天创造了梵字字母Brāhmī。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说:“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47个字母)。”

《法苑珠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佉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可能梵天、佉卢和苍颉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文殊者文书也,为一切众生之师。

梵天信仰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香港、澳门、台湾尤其泰国,得到很大的发挥,在泰国的梵天信仰中,华人称之四面佛信仰。文殊菩萨在佛教就是真如法身佛,为真如佛性本源,真心幻化万物和一切众生,印度教称为“梵我如一”,《大般涅槃经》:“佛性即我义”,真如即真心即佛性,即真我。与梵天合一就是见真心,就是见道,就是入道,就能明白空性真理,就能得永生。

印度大型电视连续剧《释迦牟尼佛》就描写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梦见自己睡在水上,他肚脐长出了一朵莲花。印度教称释迦牟尼是梵天的第九个化身,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是梵天即骑狮子的文殊菩萨之凡身,与梵天即文殊菩萨合一(睹明星)后证道,证道后其言行被其天父宇宙主宰神如来法身所摄持才是成佛,所以梵天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

从以上可见,梵天王就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印度教的梵天体现的是文殊菩萨化生万法的能力,即造化万物和一切众生的能力,包括化生了除宇宙主宰神无极盘古如来佛之外的一切神。释迦牟尼佛当年并没有把梵天的身份讲清楚,因为末世宗教理论合一的任务交给了弥勒菩萨,在《西游记》中称之唐僧取经,此预言小说中的唐僧并非是历史上的那个玄奘法师,而是利用玄奘去印度取经的题材写出了末世弥勒唐僧在各个宗教经典中取经的预言故事。

第二  守护之神毗湿努

毗湿奴即是“维护”之神。毗湿奴又译遍毗搜纽。印度教保护之神毗湿奴(Viṣṇu),在吠陀时代原来是吠陀太阳神之一,在印度教时代升格为维持宇宙秩序的主神,成为印度三大神之一。毗者毗邻也,湿者水也,海也,奴者无极如来神之胁侍也,所以毗湿奴就是与湿婆相邻的大势至菩萨。

传说毗湿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盘绕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当宇宙循环的周期一“劫”之始,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湿婆又毁灭世界。毗湿奴反复沉睡、苏醒,宇宙不断循环、更新。

解读:

阿南塔为大蛇,也称千头蛇,传说有一千个头,其实是代表吐舌头的蛇,即白无常。印度教中常把阿南塔画成七个头,所以白无常也称为七爷。可见这个毗湿奴就是手持大蛇的弥勒天王殿中的西方广目天王,就是大势至菩萨,就是乘龙的玉清真王日官大帝。这个大蛇就是普贤菩萨和素女合一的太素。太素一分为二就变成了普贤菩萨和素女莲花仙子,肚脐本来连接女性的子宫,莲花从肚脐中生出来象征莲花仙子素女是女性神,梵天即圣灵文殊菩萨坐在莲花上讲经说法和化身万物。海就是水神九天玄女之坎灵。骑狮子的圣灵文殊菩萨一分为二就是太阳神大势至菩萨和月亮神观世音菩萨。也就是先天一炁化为阴阳两炁,先天一炁分两炁化生万物。

因为有太阳的热量,雪水融化,山土露出,于是才有动植物的生长。同样如果毗湿奴沉睡,则太阳和月亮都没有了(月光来自太阳光),没有了光和能量,空气中的水又化为冰,整个地球都被冰所覆盖(冰下还是有水),一切生物都被灭绝,天地也不存在,皆在黑暗之中,此时即是天地不分的混沌状态,此时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合一为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即梵天睡在莲花里面。过了很久,毗湿奴苏醒就是先天一炁又分为两炁,即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有分出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太阳和月亮就有出来了,天地有被开辟了。

在印度教造像中,毗湿奴通常是王者衣冠,肤色绀青,佩戴宝石、圣线粗大的花环,四臂手持法螺贝、妙见神轮、伽陀神锤、神弓或宝剑(他的武器有时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莲花,他有时坐在莲花上,有时躺在一条千头蛇身上,有时骑在一只大鹏鸟迦楼罗上。千头那伽舍沙(或称阿南塔龙)将其掩蔽。

解读:

肤色绀青:是雷祖真王的蓝色身形像,

四臂手持法螺贝:法螺即象征观世音菩萨,象征与观世音菩萨一体。

妙见神轮:妙见即真心,真心能见空性,故名妙见,真心即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也是广目天王手上的金丹,也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上金刚镯。为兑灵,即先天一炁,即梵天。

伽陀神锤:就是雷祖用来打雷的锤子。

神弓:弓即乾坤弓,即泰灵,即宇宙主宰无极神,即如来法身。如来法身与莲花一体,毗湿奴肚脐里面有莲花,即大势至菩萨持莲花,故通过莲花玉如来法身一体,如来法身即上帝,用弓代表上帝。

宝剑:即鸳鸯剑,也称七星宝剑,即兑灵先天一炁。
坐在莲花上:莲花即素女,即东方持国天王,莲花也是蛇王,即白蛇白素贞。
大鹏鸟迦楼罗:就是金翅大鹏雕,即真龙普贤菩萨。

千头那伽舍沙(或称阿南塔龙)将其掩蔽:表示大势至菩萨藏在观世音菩萨里面,观世音菩萨一动分阴阳才有大势至菩萨出来。

在印度教中,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管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的天宿。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毗湿奴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和维持着宇宙和宇宙秩序。毗湿奴就是《圣经》中的圣灵米迦勒天使长。

《但以理书》 12:1 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注:原文作“大君”)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百道梵书》说那罗衍是宇宙精神,与原 人 (q. v. ) 相等,在印度的史诗中与毗湿奴相等,是毗湿奴的名号之一。在《摩奴法典》中却又把那罗衍之名与大梵天相联系。由此可见,毗湿奴和梵天都是那罗衍,那罗衍就是那罗延,即大力王菩萨孙悟空,即文殊菩萨。那罗衍的准确翻译应该是拿螺炎,即拿着白海螺的炎帝,神农炎帝即太阳神,海螺即观世音菩萨之灵身素女,即莲花仙子。与观世音菩萨在一起的大势至菩萨就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但大势至菩萨不与观世音菩萨在一起时(即大势至菩萨下凡为人后,在还没有证道之前),就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之凡身,即文殊菩萨的阳炁。

第三  毁灭之神湿婆

印度教的万神殿中有个暴风神楼陀罗,为湿婆之雏形,但在《梨俱吠陀》中湿婆被称为暴风神之父,全身褐色,颈青发结,千眼多手,持弓箭;有善恶二重性格,发怒时用霹雳之矢,损伤人畜草木;但在人畜受病害时,又以草药治之,使之化险为夷,吉祥如意,成为家畜之主(兽主)或恶魔之主。后来楼陀罗又演化为山区猎人和居民的“万众之主”(群主),其吉祥慈爱的特性也为人们崇拜,在吠陀后期文献中常将楼陀罗和湿婆并称。

解读:

暴风神楼陀罗就是风神素女,也称莲花仙子,但有大莲花和小莲花,大莲花即龙女,而小莲花即小龙女。两个其实是一个,素女与水神九天玄女合一时就是观世音菩萨,即湿婆,当素女单独从观世音里面分离出来是称为小龙女,当小龙女回去与观世音菩萨合一时就是素女,这就是母和女一体。观世音菩萨虽然本身为阴性女神,但常以男性的形态出现。

千眼多手:这正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形像,手为艮灵。
持弓箭:素女为莲花仙子,与无极主宰神一体。
以草药治之:素女为风神能治愈一切疾病,风神为阴木巽灵,是一切草药指本源。
霹雳之矢:素女有丁火,阴龙素女即是矢,即箭。
吉祥慈爱的特性:湿婆就是大慈大悲观世菩萨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ī),又叫乌玛(Umā,光明、美丽)。湿婆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Durgā,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ī,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

解读:

住在凯拉萨山:观世菩萨之水神身为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有艮山之灵,素女为草,故湿婆住山上。

骑是公牛南迪:湿婆之花神风神身素女有丁火,丁火来自太阳神之离灵,离为公牛。

神妃是雪山神女:其实就是雪神九天玄女,素女和九天玄女是一体,故称九天玄女为素女的神妃。其实并非夫妻,而是姐妹而已。素女为姐姐,九天玄女为妹妹。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主要以男身示现,到了中国才恢复女性的身份。

嗜杀的复仇女神:九天玄女就是荡魔天尊玄武大帝,就是持有生死薄的地狱判官阴律司崔钰。观世音菩萨末世再来就是基督教中首先实行对罪人的肉体之审判的南方女王,九幽素女娘娘就是地狱里的黑无常。

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湿婆的形象被描绘成三眼四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解读:

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观世音菩萨的艮灵里面藏有文殊菩萨的真心,即梵天,故有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的力量。

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素女为阴龙,龙主动,阳龙普贤菩萨为震为雷,阴龙素女为风为舞蹈。

妖魔鬼怪的统帅:素女即女娲有招妖旗,一切妖精都听其指挥。
三眼四手:第三只眼就是真如,真心,也称见性,有观照一切的能力,有见空性的能力。真心藏在九天玄女的艮灵里面。
三股叉:三为辰,辰为龙。
神螺:即白海螺,即田螺姑娘,也称白水素女,即素女。
水罐:即观世音菩萨的净水瓶。
鼓:代表普贤菩萨,她与普贤是一体的。或者也代表乐器,素女即妙音天女,是乐神。
头上有一弯新月:素女就是月光菩萨。

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九天玄女就是水神,也称恒河女神。印度最伟大的圣河恒河的恒河女神,其形象相貌端严,一面三眼四臂,身穿白色的纱丽,头戴宝冠,一手持莲花,一手持水壶,端坐在象征河水的鳄鱼和莲花之上。九天玄女与莲花仙子素女合一就是观世音菩萨,即湿婆。这就是足踏金鱼(鳄鱼)或莲花,手持净水瓶的观音菩萨。

称他为大自在天:观世音菩萨也称观自在菩萨,故为大自在天天主。
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湿婆就是昆仑山上的西王母。

由以上可见,湿婆就是滴水观音,因为有水,且是女神,故称湿婆,是月光菩萨和水神合一的菩萨,而毗湿奴就是滴水观音的丈夫大势至菩萨,即太阳神。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合为一体的,是互相毗邻的,故称大势至菩萨为毗湿奴。

从以上可见,梵天一分为二即毗湿奴和湿婆,而毗湿奴躺在湿婆怀里合一即梵天。梵天要自己分离出一个毗湿奴,自己就变成了湿婆,这样才能开天辟地,才能生万物和众生。

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第一、崇拜三相神、第二、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第三、相信灵魂不死,坚定相信灵魂轮回转世。

虽然印度教里面的三相神都是真神,但是他们主宰神搞错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主宰神是谁,在世尊释迦牟尼出世时婆罗门教就失去了修道正法,已经不能靠婆罗教的理论去获得生死解脱了。虽然现在的印度教相信灵魂轮回转世,也宣扬万法都是虚幻,但没有证空性之正确方法,也不知道要证空性才能解脱生死轮回。他们以为只要祭祀和作工奉献就能获得解脱,就能与梵合一,这是错误的。虽然印度教的瑜伽也有修习禅定之术,但是这些冥想瑜伽虽然能获得一定的禅定之力,会出现一些神通功能,但是没有在定中观空苦无常的毗婆舍那法,故不能证空性,也就不能解脱。印度教中流行牺牲祭祀,甚至是用活人祭祀,这就走入了犯罪的邪途。要本身无罪且被上帝特别指定之人才能用牺牲来祭祀上帝,如古代的天子,如犹太教中的大祭司,一般人是不能用牺牲来祭祀的,那都是杀生,都造罪业。如今的祭祀根本没有能力跟上帝交流,怎么能用牺牲祭祀来消罪呢?而且用牺牲祭祀上帝,这并非上帝所喜爱的。

《马太福音》 9:13 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早期的婆罗门教义是通过心传口授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有很多被删减或人为增加或被曲解的很多东西,所以印度教中的经典中,很多经文并非正确。在《薄伽梵歌》中就有梵天鼓励人们去为国家而打仗杀人的文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宗教正法都以“不可杀人”为重要的戒律。宗教组织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才会改成“可以为国家杀人”,可以为所谓的正义杀人”

印度教宣传灵魂是不死的,这也是片面的,一般而言众生在六道中轮回,其魂是不死的,但是灵魂还是有可能被三相神杀死的,道家称神形居灭。

《马太福音》 10:28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

《大般涅槃经 》释义(八)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六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四

原文:
“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瞋恚多者为说慈悲,思觉多者教令数息,著我多者当为分析十八界等。是人闻已至心受持,心受持已如法修行,如法行已次第获得四念处,观身、受、心、法,得是观已次第复观十二因缘,如是观已次得暖法。”

解读:这是小乘修行次第,也是大乘的修行次第,不是说大乘就不要修了。不净观、慈悲观和数息观是基础的基础,四念处是基础,观十二因缘是提高。大小乘自我修证法皆由此入,否则难以见空性。当然如果上辈子已经修证到了,那么这辈子修道时就可以有跳跃式进步,不一定要一步一步走。

原文:

“善男子,信非暖法。何以故?因于信心获得暖故。善男子,夫暖法者即是智慧。何以故?观四谛故,是故名之为十六行,行即是智。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名为暖者?善男子,夫暖法者,即是八圣道之火相,故名为暖。善男子,譬如攒火,先有暖气,次有火生,后则烟出;是无漏道亦复如是,暖者即是十六行也,火者即是须陀洹果,烟者即是修道断结。”

解说:暖法是智慧,就是快要见道的智慧,暖为证空性和去我见之前所必须的智慧。此智慧是观四谛所得,即十六行。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七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五

原文:

“善男子,烦恼三种,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智者应当观是三漏所有罪过。所以者何?知罪过已则能远离。

善男子,有四种人:一、作业时重,受报时轻;二、作业时轻,受报时重;三、作业时重,受报俱重;四、作业时轻,受报俱轻。善男子,若人能观烦恼罪过,是人作业,受果俱轻。”

解读:烦恼有三种,能观烦恼罪过,作业和受果都轻。

原文:

“善男子,智者若知烦恼、烦恼因、烦恼果报、烦恼轻重,是人尔时精勤修道,不息不悔,亲近善友,至心听法,为灭如是诸烦恼故。”

解读:修道能灭烦恼。

原文:

迦葉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三有漏者,云何名为欲漏、有漏、无明漏耶?”

佛言:“善男子,欲漏者,内恶觉观,因于外缘生于欲漏。是故我昔在王舍城告阿难言:‘阿难,汝今受此女人所说偈颂,是偈乃是过去诸佛之所宣说。是故一切内恶觉观,外诸因缘,名之为欲。’是名欲漏。有漏者,色、无色界内诸恶法外诸因缘,除欲界中外诸因缘内诸觉观,是名有漏。无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别内外,名无明漏。善男子,无明即是一切诸漏根本。何以故?一切众生无明因缘,于阴、入、界忆想作相,名为众生,是名想倒、心倒、见倒,以是因缘生一切漏。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无明者,即是贪因、瞋因、痴因。”

解读:无明是一切烦恼之根本,无明就是没有智慧。

原文:

一切圣人真实无有无漏果报,一切圣人修道果报更不生漏,是故名为无漏果报。善男子,有智之人如是观时,即得永灭烦恼果报。善男子,智者观已,为断如是烦恼果报修习圣道。圣道者即空无相愿,修是道已,能灭一切烦恼果报。”

解读:灭除一切烦恼果报的根本手段就是入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

原文:
“善男子,众生观受,知是一切漏之近因,所谓内外漏。受因缘故,不能断绝一切诸漏,亦不能出三界牢狱。众生因受,著我、我所,生于心倒、想倒、见倒。是故众生先当观受,如是受者,为一切爱而作近因,是故智者欲断爱者,当先观受。

解读:人身有五阴形成所谓的“我”,五阴分为色、受、想、行、识,人的一切烦恼源于有受,有受就有爱,有爱就有着,有着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生死。

原文:

“善男子,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则应分别爱之与受在何处灭,即见爱受有少灭处,当知亦应有毕竟灭,尔时即于解脱生信;生信心已,是解脱处何由而得?知从八正,即便修习。云何名为八正道耶?是道观受有三种相:一者、苦,二者、乐,三者、不苦不乐。如是三种,俱能增长身之与心。何因缘故能增长耶?触因缘也。

智者复当作如是念:‘我若生是杂食之爱,则不能断生老病死。我今虽贪无漏之道,不断受因则不能得无漏道果,是故应当先断是触。’触既断已,受则自灭;受既灭已,爱亦随灭,是名八正道。

解读:因为有触则生受,没有触就没有受,所以要修八正道以断触。无触即无受,无受即无爱,无爱即无着,无着即无烦恼,无烦恼即解脱。

原文:

“复次,善男子,智者当观受、爱二事何因缘生?知因想生。何以故?众生见色亦不生贪,及观受时亦不生贪。若于色中生颠倒想,谓色即是常乐我净,受是常恒无有变易,因是倒想生贪恚痴。是故智者应当观想。云何观想?当作是念:‘一切众生未得正道皆有倒想。云何倒想?于非常中生于常想,于非乐中生于乐想,于非净中生于净想,于空法中生于我想,于非男女大小昼夜岁月衣服房舍卧具生于男女至卧具想。’是想三种:一者、小,二者、大,三者、无边。小因缘故生于小想,大因缘故生于大想,无量缘故生无量想。复有小想,谓未入定;复有大想,谓已入定;复有无量想,谓十一切入。复有小想,所谓欲界一切想等;复有大想,所谓色界一切想等;复有无量想,谓无色界一切想等。三想灭故,受则自灭,想、受灭故,名为解脱。”

解读:因为触生受,触如何生受呢?因为在触的时候产生了想,因为有想就产生颠倒之见,就会有受,因在触中生想,由想生受,所以灭掉想就能不生受,无受即不生爱,无爱无着就能解脱。想者从相从心,所以心中有相就是想。无相则不会想。

原文:

“复次,善男子,智者观欲。欲者即是色、声、香、味、触。善男子,即是如来因中说果。从此五事生于欲耳,实非欲也。善男子,愚痴之人贪求受之,于是色中生颠倒想,乃至触中亦生倒想,倒想因缘便生于受,是故世间说因倒想生十种想。欲因缘故,在于世间受恶果报。

解读:有触的因缘,然后由想生受,如果追求这种受就是欲。受虽然只有苦、乐和不苦不乐三种,但这三受源自色、声、香、味、触。即对色、声、香、味、触五事产生了要去感受的欲望。

原文:

“复次,善男子,智者如是观是欲已,次当观业。何以故?有智之人当作是念:‘受想触欲即是烦恼,是烦恼者能作生业,不作受业。’如是烦恼与业共行,

智者观业已,次观业因。业因者即无明触,因无明触,众生求有,求有因缘即是爱也,爱因缘故造作三种身口意业。”

解读:受想触欲就是烦恼,有烦恼就造业,造业就有因果报应。因为众生无明,不知道万法皆空,所以有触,有后生想,由想生受,由受生爱,由爱生取(生欲),由取生有,有即造身口意业。

原文:

有智之人作是观已,即作是念:‘我当云何断是果报?’复作是念:‘是业因缘,无明、触生。我若断除无明与触,如是业果则灭不生。’是故智者为断无明、触因缘故修八正道,是则名为清净梵行。善男子,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解读:为断无明,为断触故修八正道,这就是清净梵行。

 原文:

善男子,智者深观三界诸苦,皆从烦恼业因缘生。善男子,譬如坏器即易破坏,众生受身亦复如是,既受身已是众苦器。譬如大树华果繁茂,众鸟能坏,如多干草,小火能焚,众生受身为苦所坏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观苦八种如圣行中,当知是人能断众苦。

解读:前面是观业和烦恼,这里讲观苦。有业和烦恼则必在六道中轮回,有生死轮回则必然有苦。

原文:

“善男子,智者深观是八苦已,次观苦因。苦因者,即爱无明。是爱无明则有二种:一者、求身,二者、求财。求身求财,二俱是苦。是故当知爱无明者即是苦因。

智者观爱即是苦因。既观因已,次观果报。苦果报者,即是取也。爱果名取,是取因缘,即内外爱,则有爱苦。善男子,智者当观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若我能断爱、取二事,则不造业,受于众苦。是故智者为断爱苦,修八正道。善男子,若有人能如是观者,是则名为清净梵行。是名众生毒身之中有妙药王,如雪山中虽有毒草亦有妙药。”

解读:因为无明故生爱,有爱就会取,所以爱是取的因,因为取就造业,造业就有苦。所以由爱生苦。断爱、断取即能断苦,修八正道可以实现。

原文: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经》,乃是一切善法宝藏。譬如大海是众宝藏,是涅槃经亦复如是,即是一切字义秘藏。善男子,如须弥山众药根本;是经亦尔,即是菩萨戒之根本。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物之所住处;是经亦尔,即是一切善法住处。善男子,譬如猛风无能系缚;一切菩萨行是经者亦复如是,不为一切烦恼恶法之所系缚。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坏者;是经亦尔,虽有外道恶邪之人,不能破坏。善男子,如恒河沙无能数者;如是经义亦复如是,无能数者。

“善男子,是经典者,为诸菩萨而作法幢如帝释幢。善男子,是经即是趣涅槃城之商主也。如大导师引诸商人趣向大海。善男子,是经能为诸菩萨等作法光明,如世日月能破诸闇。善男子,是经能为病苦众生作大良药,如香山中微妙药王能治众病。善男子,是经能为一阐提杖,犹如羸人因之得起。善男子,是经能为一切恶人而作桥梁,犹如世桥能渡一切。善男子,是经能为行二十五有者,遇烦恼热而作阴凉,如世间盖遮覆暑热。善男子,是经即是大无畏王,能坏一切烦恼恶魔,如师子王降伏众兽。善男子,是经即是大神咒师,能坏一切烦恼恶鬼,如世咒师能去魍魉。善男子,是经即是无上霜雹,能坏一切生死果报,如世雹雨坏诸果实。善男子,是经能为坏戒目者作大良药,犹如世间安阇那药善疗眼痛。善男子,是经能住一切善法,如世间地能住众物。善男子,是经即是毁戒众生之明镜也,如世明镜见诸色像。善男子,是经能为无惭愧者而作衣服,如世衣裳障蔽形体。善男子,是经能为贫善法者作大财宝,如功德天利益贫者。善男子,是经能为渴法众生作甘露浆,如八味水充足渴者。善男子,是经能为烦恼之人而作法床,如世之人遇安隐床。善男子,是经能为初地菩萨至十住菩萨而作璎珞、香华、涂香、末香、烧香,清净种性具足之乘,过于一切六波罗蜜受妙乐处,如忉利天波利质多罗树。善男子,是经即是刚利智斧,能伐一切烦恼大树,即是利刀能割习气,即是勇健能摧魔怨,即是智火焚烦恼薪,即因缘藏出辟支佛,即是闻藏生声闻人,即是一切诸天之眼,即是一切人之正道,即是一切畜生依处,即是饿鬼解脱之处,即是地狱无上之尊,即是一切十方众生无上之器,即是十方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之父母也。

解读:此段世尊详细阐述本经的功用,为后世众生详说戒律,指明修道路径,护持依法修道者。

原文:

“善男子,是故此经摄一切法,如我先说。此经虽摄一切诸法,我说梵行即是三十七助道法。善男子,若离如是三十七品,终不能得声闻正果,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不见佛性及佛性果。以是因缘,梵行即是三十七品。何以故?三十七品,性非颠倒,能坏颠倒;性非恶见,能坏恶见;性非怖畏,能坏怖畏;性是净行,能令众生毕竟造作清净梵行。”

解读: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都需要修行的佛法,不可缺少。不能因为是大乘就不修三十七道品,不成就三十七道品就不能成佛。可见佛教八宗都是群党,都是不能使人成佛的偏门。

原文:

“善男子,世第一法,无漏因故,似于无漏向无漏故,不名颠倒。善男子,清净梵行,发心相续乃至毕竟。世第一法,唯是一念,是故不得名净梵行。”

善男子,三十七品性无颠倒,是故得名清净梵行。善男子,若有菩萨于三十七品,知根、知因、知摄、知增、知主、知导、知胜、知实、知毕竟者,如是菩萨则得名为清净梵行。”

解读:世第一法即顶法,还是定于一心,未证空性,不能断烦恼,故非清净梵行。而三十七道品能够使修道者证到空性,去我执和法执而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来或时说明为慧,或说为信。善男子,信因缘故,亲近善友,是名为触;亲近因缘,得闻正法,是名为触;因闻正法,身口意净,是名为触;因三业净,获得正命,是名为触;因正命故得净根戒,因净根戒乐寂静处,因乐寂静能善思惟,因善思惟得如法住,因如法住得三十七品,能坏无量诸恶烦恼,是名为触。善男子,受名摄取,众生受时能作善恶,是故名受为摄取也。善男子,受因缘故生诸烦恼,三十七品能破坏之,是故以受为摄取也。因善思惟能破烦恼,是故名增。何以故?勤修习故得如是等三十七品。若观能破诸恶烦恼要赖专念,是故以念为主。如世间中,一切四兵随主将意;三十七品亦复如是,皆随念主。善男子,既入定已,三十七品能善分别一切法相,是故以定为导。是三十七品分别法相,智为最胜,是故以慧为胜。如是智慧知烦恼已,智慧力故,烦恼消灭。如世间中,四兵坏怨或一或二,勇健者能;三十七品亦复如是,智慧力故能坏烦恼,是故以慧为胜。善男子,虽因修习三十七品获得四禅神通安乐,亦不名实;若坏烦恼证解脱时,乃名为实。是三十七品发心修道,虽得世乐及出世乐、四沙门果及以解脱,亦不得名为毕竟也;若能断除三十七品所行之事,是名涅槃,是故我说毕竟者即大涅槃。

解读:触者接触一切法,学习一切佛法,不空则有触,受者享受,体会,感受,有相则有受,由四念处得定,由定生慧,由慧断烦恼,由断烦恼得解脱。得解脱后入六波罗蜜修行,以无分别心(无三十七道品),无所得心修行,直至成佛。

原文:

“复次,善男子,善爱念心,即是欲也。因善爱念,亲近善友,故名为触,是名为因。因近善友,故名为受,是名摄取。因近善友,能善思惟,故名为增。因是四法,能生长道,所谓欲、念、定、智,是即名为主、导、胜也。因是三法得二解脱,除断爱故心得解脱,断无明故慧得解脱,是名为实。如是八法,毕竟得果,名为涅槃,故名毕竟。

“复次,善男子,欲者即是发心出家。触者即是白四羯磨,是名为因。摄者即是受二种戒:一者、波罗提木叉戒,二者、净根戒。是名为受,是名摄取。增者即是修习四禅。主者即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导者即是阿那含果。胜者即是阿罗汉果。实者即是辟支佛果。毕竟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解读:这是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理解“欲、触、受、增”和“主、导、胜”。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八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六

原文:
迦葉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毕竟者即是涅槃,如是涅槃云何可得?”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修十想,当知是人能得涅槃。云何为十?一者、无常想,二者、苦想,三者、无我想,四者、厌离食想,五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者、死想,七者、多过罪想,八者、离想,九者、灭想,十者、无爱想。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修习如是十种想者,是人毕竟定得涅槃,不随他心,自能分别善不善等。是名真实称比丘义,乃至得称优婆夷义。”

是故当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无常。

“善男子,菩萨若能于一念中见一切法生灭无常,是名菩萨具无常想。善男子,智者修习无常想已,远离常慢、常倒、想倒。”

次修苦想。何因缘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于无常,因无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缘故名为无常,无常因缘故受内外苦。饥渴寒热,鞭打骂辱,如是等苦,皆因无常。复次,智者深观此身,即无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复是苦。

“善男子,智者复观,生即是苦,灭即是苦,苦生灭故即是无常,非我、我所,修无我想。智者复观苦即无常,无常即苦,若苦无常,智者云何说言有我?苦非是我,无常亦尔。如是五阴亦苦无常,众生云何说言有我?

“智者如是观无我已,次复观于厌离食想,作是念言:‘若一切法无常、苦、空、无我,云何为食起身口意三种恶业?

善男子,智者如是观四食已,于食终不生贪乐想。若犹生贪,当观不净。何以故?为离食爱故。于一切食善能分别不净之想,随诸不净令与相似。如是观已,若得好食及以恶食,受时犹如涂痈疮药,终不生于贪爱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观者,是名成就厌离食想。”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间不可乐想,作是念言:‘一切世间,无处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无处不生。若世间中,无有一处当得离于生老病死,我当云何乐于世间?”

一切贪结虽是系缚,然我今者贪于智明,不贪世间。’智者深观如是法已,具足世间不可乐想。

“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间不可乐想,次修死想。观是寿命,常为无量怨仇所绕,念念损减无有增长,犹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势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善男子,智者复观:‘我今出家,设得寿命七日七夜,我当于中精勤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是名智者修于死想。

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当知是人能呵三界,远离三界,灭除三界,于三界中不生爱著。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称可沙门之相。”

解读:此为十想具体修持法,是修道者所必须具有的思想。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一

原文:

诸仁者,我昔曾从先旧智人闻说是事,过百年已,世间当有一妖幻出,即是瞿昙。如是妖惑,今于此处娑罗林中将灭不久,汝等今者不应愁恼。”

解读:圣人总是在没有正法的时候出世,在邪法盛行的时候出世,在众生都被邪法迷惑的时候出世,所以圣人总是被邪师和外道所诽谤诬陷。

 

原文:

尔时,复有一尼揵子答言:“仁者,我今愁苦,不为自身弟子供养,但为世间痴闇无眼,不识福田及非福田,弃舍先旧智婆罗门,供养年少,以为愁耳!瞿昙沙门大知咒术,因咒术力能令一身作无量身,令无量身还作一身,或以自身作男女像、牛羊象马。我力能灭如是咒术,瞿昙沙门咒术既灭,汝等当还多得供养受于安乐。”

解读:外道或邪道常以求供养为目的,凡求供养者必非正道。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九卷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二

原文:

先尼言:“世尊,如是,如是,诚如圣教。我先有慢,因慢因缘故称如来尔瞿昙姓。我今已离如是大慢,是故诚心启请求法,云何当得常乐我净?”

解读:称名道姓是为我慢,故佛弟子称释迦牟尼为世尊,而不能称瞿昙。如今的人因为没有礼教,都直接称老师的名字,称父母的名字。

原文:

佛言:“善男子,汝勤精进,修习二法:一、奢摩他,二、毗婆舍那。善男子,若有比丘欲得须陀洹果,亦当勤修如是二法。若复欲得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亦当修习如是二法。善男子,若有比丘欲得四禅、四无量心、六神通、八背舍、八胜处、无诤智、顶智、毕竟智、四无碍智、金刚三昧、尽智、无生智,亦当修习如是二法。善男子,若欲得十住地、无生法忍、无相法忍、不可思议法忍、圣行、梵行、天行、菩萨行、虚空三昧、智印三昧、空无相无作三昧、地三昧、不退三昧、首楞严三昧、金刚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行,亦当修习如是二法。”

解读:一切修证不离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奢摩他就是止,就是定于一心,毗婆舍那是观,就是思维,不是定于一心,而是于得定后思维空、苦、无常。

大般涅槃经 第四十卷

 憍陈如品第十三之三

原文:

佛言:“止!止!憍陈如,是婆罗门非适今日发是心也。憍陈如,乃往过去过无量劫,有佛世尊,名普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人先已于彼佛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贤劫中当得作佛,久已通达了知法相,为众生故现处外道示无所知。以是因缘,汝憍陈如不应赞言:‘善哉!善哉!汝今能发如是大心。’”

解读:邪道,外道,很多都是菩萨示现,为了能引导诸外道皈依正法而入外道中。所以修道者对外道或邪道众生亦不得有嗔心或骄慢之心,当然对一切众生都不能有嗔心。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毕竟成佛。

原文:

憍陈如言:“世尊,阿难比丘在娑罗林外,去此大会十二由旬,而为六万四千亿魔之所娆乱。是诸魔众悉自变身为如来像,或有宣说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或有说言一切诸法不从因生;或有说言一切因缘皆是常法,从缘生者悉是无常;或有说言五阴是实,或说虚假,入、界亦尔;或有说言有十二因缘,或有说言正有四缘;

尔时,文殊师利从佛受是陀罗尼已,至阿难所,在魔众中作如是言:“诸魔眷属,谛听!我说所从佛受陀罗尼咒。”魔王闻是陀罗尼已,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舍于魔业,即放阿难。文殊师利与阿难俱来至佛所。阿难见佛,至心礼敬,却住一面。

解读:阿难尊者早已证得须陀洹道果,已经证见空性,去身见,但还是入魔了,可见证空还并非解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佛的护持,还要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在《楞严经》中,阿难被摩登伽女所诱惑,差点犯淫戒,后来也是世尊派文殊菩萨找回阿难,可见文殊是佛专门派来让众生依法脱离魔难的使者,故是众生之师。

原文:

“善男子,阿难比丘具足八法,能具足持十二部经。何等为八?一者、信根坚固,二者、其心质直,三者、身无病苦,四者、常勤精进,五者、具足念心,六者、心无憍慢,七者、成就定慧,八者、具足从闻生智。文殊师利,毗婆尸佛侍者弟子,名阿叔迦,亦复具足如是八法。尸弃如来侍者弟子,名差摩迦罗;毗舍浮佛侍者弟子,名优波扇陀迦罗;鸠村驮佛侍者弟子,名曰跋提;迦那含牟尼佛侍者弟子,名曰苏坻;迦葉佛侍者弟子,名叶婆蜜多,皆亦具足如是八法。我今阿难亦复如是具足八法,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

解读:要具足八法才能具足持十二部经。

原文:

佛告阿难:“是娑罗林外,有一梵志,名须跋陀,其年极老,已百二十,虽得五通未舍憍慢,获得非想非非想定,生一切智起涅槃想。汝可往彼,语须跋言:‘如来出世如优昙华,于今中夜当般涅槃,若有所作可及时作,莫于后日而生悔心。’阿难,汝之所说,彼定信受。何以故?汝曾往昔,五百世中作须跋陀子,其人爱心习犹未尽,以是因缘信受汝语。”

解读:四禅八定能生五神通,神通皆是一心所作,四禅八定皆是奢摩他,没有毗婆舍那,故不能见到空性,不能去我执和法执,所以不能解脱生死。

此段可见世尊大慈大悲,能度者必往度之。

原文:

“世尊,云何名为无相之相?”

“善男子,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及自他相,无无因相,无作相,无受相,无作者相,无受者相,无法非法相,无男女相,无士夫相,无微尘相,无时节相,无为自相,无为他相,无为自他相,无有相,无无相,无生相,无生者相,无因相,无因因相,无果相,无果果相,无昼夜相,无明闇相,无见相,无见者相,无闻相,无闻者相,无觉知相,无觉知者相,无菩提相,无得菩提者相,无业相,无业主相,无烦恼相,无烦恼主相。善男子,如是等相,随所灭处名真实相。

“善男子,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善男子,是相、法界、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

解读:实相即是空相,空相即是无相。

《大般涅槃经》释义(七)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

原文:

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

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径。若有修习三昧定者。则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者定。二者智。善男子。如刈菅草执急则断。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如拔坚木先以手动后则易出。菩萨定慧亦复如是。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解读:定能观五阴生灭,所以有定才能观。所以奢摩他和毗婆舍那都要修,毗婆舍那以奢摩他为基础。

原文:

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者名无愿三昧。舍相者名无相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善知定时慧时舍时及知非时。是名菩萨摩诃萨行菩提道。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因于受乐生大憍慢。或因说法而生憍慢。或因精勤而生憍慢。或因解义善问答时而生憍慢。或因亲近恶知识故而生憍慢。或因布施所重之物而生憍慢。或因世间善法功德而生憍慢。或因世间豪贵之人所恭敬故而生憍慢。当知尔时不宜修智宜应修定。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若有菩萨勤修精进。未得利益涅槃之乐。以不得故生于悔心。以钝根故不能调伏五情诸根。诸垢烦恼势力盛故。自疑戒律有羸损故。当知尔时不宜修定宜应修智。是名菩萨知时非时。

若有菩萨定慧二法不平等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二法若等则宜修之。是名菩萨知时非时。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定慧起烦恼者。当知尔时不宜修舍。宜应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舍。是名修舍。善男子。若有菩萨修习如是三法相者。以是因缘得无相涅槃

解读:在三昧中分为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原文:

佛言。善男子。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梵行解脱。以不定故则修梵行及解脱果。善男子。若能远离一切恶业则得善果。若远善业则得恶果。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不修道则无解脱。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若一切业定得果者。则不应求修习圣道。若人远离修习圣道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得解脱得涅槃者。亦无是处。

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观。名不修身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观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

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五者不修本善业故。复有五事。一者修习恶业故。二者无戒财故。三者远离诸善根故。四者不修身戒心慧故。五者亲近恶知识故。善男子。是故能令现世轻报地狱重受。

善男子。若有修习身戒心慧如先所说。能观诸法同如虚空。不见智慧不见智者。不见愚痴不见愚者。不见修习及修习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则能修习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狱果报现世轻受。是人设作极重恶业。思惟观察能令轻微。

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心生恭敬兼以衣食房舍卧具病药花香。而供养之赞叹尊重所至到处称说其善不讼其短。供养三宝敬信方等大涅槃经。如来常恒无有变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人能令地狱重报现世轻受。善男子。以是义故。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

解读:因果业报并非一定都会以同样的轻重实现,行善修道可以减轻恶报,行恶业可以减轻善报。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十住菩萨修八圣道少见佛性。况不修者而得

见耶。善男子。如文殊师利诸菩萨等已无量世修习圣道了知佛性。云何声闻辟支佛等能知佛性。

解读:这里说“若有众生了佛性者则不须修道”,但是十住菩萨修八圣道都只能见到一

点点佛性,并不能完全了知佛性,所以众生一定按次第修道,而不能如同禅宗颠倒地认为不用修道,只要见性。

只有佛能完全见佛性,见到佛性即能成佛,而这里说文殊菩萨了知佛性,其实文殊菩萨就是佛性之本源,文殊菩萨就是真如法身佛。

原文:

或时说空或说不空。或说一切有或说一切无。或说三乘或说一乘。或说五阴即是佛性。

解读:五阴是佛性所幻化,所以色也是佛性所幻化,万法都是如来法身所幻化。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三卷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原文:

善男子。我从昔来见是善星有少善根如毛发许。终不记彼断绝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以其宣说无因无果无有作业。尔乃记彼永断善根。是一阐提厮下之人地狱劫住。善男子。譬如有人没圊厕中。有善知识以手挠之。若得首发便欲拔出。久求不得尔乃息意。我亦如是求觅善星微少善根便欲拔济。终日求之乃至不得如毛发许。是故不得拔其地狱。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来何故记彼当堕阿鼻地狱。善男子。善星比丘多有眷属。皆谓善星是阿罗汉是得道果。我欲坏彼恶邪心故。记彼善星以放逸故堕于地狱。

善男子。善星比丘常为无量诸众生等。宣说一切无善恶果。尔时永断一切善根。乃至无有如毛发许。

世尊。一阐提辈以何因缘无有善法善男子。一阐提辈断善根故众生悉有信等五根。而一阐提辈永断灭故。以是义故。杀害蚁子犹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世尊。一阐提者终无善法。是故名为一阐提耶。佛言。如是如是。

解读:这是世尊如来审判善星比丘,所以佛即耶和华上帝,依戒律因果审判众生。善星比丘不信因果,成为一阐提而下地狱。末世不信神佛,不信因果和六道轮回者,成为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必下地狱。

原文:

如告比丘我今宣说苦集灭道。苦者所谓无量诸苦。集者所谓无量烦恼。灭者所谓无量解脱。道者所谓无量方便。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四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二

原文:
“善男子,我于经中说:‘如来身凡有二种: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言生身者,即是方便应化之身,如是身者可得言是生老病死、长短黑白、是此是彼、是学无学。’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有为法。’‘法身即是常乐我净,永离一切生老病死,非白非黑,非长非短,非此非彼,非学非无学。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定说佛身是无为法。’

解读:如来有化身即肉身,有法身,肉身是法身根据需要而示现出来的,所以肉身(即化身)有生灭。

原文:
“善男子,往昔一时,菩提王子作如是言:‘若有比丘护持禁戒,若发恶心,当知是时失比丘戒。’我时语言:‘菩提王子,戒有七种,从于身口有无作色。以是无作色因缘故,其心虽在恶无记中,不名失戒,犹名持戒。以何因缘名无作色?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善男子,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佛说有无作色。’

“善男子,我于余经作如是言:‘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决定宣说无无作色。’

解读:本品世尊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会有很多人曲解如来经中之本意,或断章取义,或片面理解。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深见如是无因无果,是人能断信等五根。善男子,断善根者,非是下劣愚钝之人,亦非天中及三恶道,破僧亦尔。”

解读:不正确的聪明使人断善根。本品文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断善根的因缘。

原文:
如我所说,四真谛法。云何为四?苦集灭道。何谓苦谛?有八苦故,名曰苦谛。云何集谛?五阴因故,名为集谛。云何灭谛?贪欲瞋痴毕竟尽故,名为灭谛。云何道谛?三十七助道法故,名为道谛。是名分别答。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五卷

迦葉菩萨品第十二之三

原文:

善男子,一切无明烦恼等结悉是佛性。何以故?佛性因故。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从善五阴乃至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我于经中先说,众生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是故我说从诸烦恼及善五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众生身皆从精血而得成就,佛性亦尔。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善男子,现在烦恼为作障故,令诸众生不得睹见。

解读:五阴名佛性,佛性生万法,佛性即神佛的智慧之灵,能生万物,万物以至于万法皆是佛性所幻化。

原文:

“善男子,众生不解即是中道,或时有解,或有不解。善男子,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中有果,或言离阴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佛性即是中道,非内非外,故名中道。’

解读:五阴是佛性,但并非佛性住五阴内或五阴外,因为五阴是佛性幻化,佛性是真,此佛性是常,常则无内外,佛性性空,空则无有内外,一切皆生于虚空中。没有佛性即没有万法,故说五阴是佛性,如同说浪花是水。花是幻,水是真。所以浪花和水是一体,一真一幻而已。幻者为名,为相。

原文:

“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是故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云何名有?一切悉有,是诸众生不断不灭犹如灯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有。云何名无?一切众生现在未有一切佛法常乐我净,是故名无。有无合故即是中道,是故佛说众生佛性非有非无。

解读:这是世尊对佛性的本质特性详细定义。

原文:

“善男子,如有人问:‘是种子中有果无耶?’应定答言:‘亦有亦无。何以故?离子之外不能生果,是故名有。子未出芽,是故名无。以是义故,亦有亦无。所以者何?时节有异,其体是一。’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若言众生中别有佛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直以时异,有净不净。善男子,若有问言:‘是子能生果不?是果能生子不?’应定答言:‘亦生不生。’”

解读:“众生即佛性,佛性即众生”,众生都是佛的灵即佛性幻化出来的。证到这一点就是见佛性成佛,见不到这一点就是众生。

原文:

善男子,是故如来于是经中说如是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名为著;若无佛性,是名虚妄。’智者应说:‘众生佛性亦有亦无。’

解读:众生佛性被遮住而不可见,故说无,众生毕竟成佛,故说有佛性。所以说有佛性或无佛性都是有条件的。

原文:

“善男子,如是微妙大涅槃河,其中亦有七种众生,从初常没乃至第七,或入或出。所言没者,有人闻是《大涅槃经》,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常乐我净,终不毕竟入于涅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人、谤方等经、作五逆罪、犯四重禁必当得成菩提之道,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等必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是语已,生不信心,即作是念。作是念已,便作是言:‘是涅槃典,即外道书,非是佛经。’是人尔时,远离善友,不闻正法。虽时得闻不能思惟,虽复思惟不思惟善,不思惟善故如恶法住。

解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都是佛性所幻化。就如同海上的浪花必有海水一样。

 原文:

“善男子,信有二种:一者、信,二者、求。如是之人虽复有信,不能推求,是故名为信不具足。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缘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

“是人不具信、戒二事,所修多闻亦不具足。云何名为闻不具足?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是故名为闻不具足。虽复受持是六部经,不能读诵为他解说,无所利益,是故名为闻不具足。又复受是六部经已,为论议故,为胜他故,为利养故,为诸有故,受持读诵解说,是故名为闻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三事,施亦不具。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是人虽复行于财施,为求有故,虽行法施亦不具足。何以故?秘不尽说,畏他胜故,是故名为施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上四事,所修智慧亦不具足。智慧之性性能分别,是人不能分别如来是常无常。如来于此涅槃经中说言:‘如来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解脱。’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梵行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慈悲喜舍,慈悲喜舍即是解脱,解脱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慈悲喜舍。’于是义中不能分别,是故名为智不具足。

“是人不具如是五事,则有二种:一、增善法,二、增恶法。云何名为增长恶法?是人不见己不具足,自言具足而生著心,于同行中自谓为胜,是故亲近同己恶友,既亲近已复得更闻不具足法,闻已心喜其心染著,起于憍慢多行放逸,因放逸故亲近在家,亦乐闻说在家之事,远离清净出家之法,以是因缘增长恶法,增恶法故身口意等起不净业,三业不净故增长地狱、畜生、饿鬼,是名暂出还没。

解读:要具足信、戒、闻、施、智五事,否则就会增长恶法,增长恶法就会退步。

原文:

若能供养无量佛,则能无量世修道,

解读:如果不供养佛,那么下世就很可能不能闻佛法,不闻佛法就不能继续修行,所以禅宗所谓不要拜佛是魔说。拜佛者受佛护持,自然能世世闻佛说法。

《大般涅槃经》释义(六)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六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是名为信。如是信者。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众生所不能坏。因是信故得圣人性。

云何直心。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一切众生若遇因缘则生谄曲。菩萨不尔。何以故。善解诸法悉因缘故。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何以故。恐生烦恼。若生烦恼则堕恶趣。如是菩萨若见众生有少善事则赞叹之。云何为善。所谓佛性。赞佛性故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读:在世上还有正法在流传时,还有人可以得到正法以修行时,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但是如果在末法时期,人们都不接受正法,都接受邪法,诽谤正法,诽谤戒律,以至于没有人能从正法而解脱,此时菩萨摩诃萨就会出来呵责诸恶,护持戒律,宣讲正法。

原文:

善男子。若一阐提信有佛性。当知是人不至三恶。是亦不名一阐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堕三恶。堕三恶故名一阐提

解读:不信佛性即不信佛,不信佛即堕三恶道,不信佛性即一阐提,一阐提者入三恶道。

原文:

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即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生极重想。若人诘问答言实犯。

云何菩萨修治于戒。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不为生天不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鸡戒牛戒雉戒。不作破戒不作缺戒。不作瑕戒不作杂戒。不作声闻戒。受持菩萨摩诃萨戒尸罗波罗蜜戒。得具足戒不生憍慢。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第三戒

解读:易读不解。

原文:

云何菩萨亲近善友。菩萨摩诃萨常为众生说于善道不说恶道。说于恶道非善果报。善男子。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是故能断富伽罗婆罗门所有邪见。善男子。若有众生亲近我者。虽有生于地狱因缘即得生天。如须那刹多等应堕地狱。以见我故即得断除地狱因缘生于色天。虽有舍利弗目犍连等不名众生真善知识。何以故。生一阐提心因缘故。

善男子。我昔住于波罗[木*柰]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于尔时见是比丘生此邪心。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如应说法。二人闻已得阿罗汉果。是故我为一切众生真善知识。非舍利弗目犍连等。若使众生有极重结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为断之。如我弟难陀有极重欲。我以种种善巧方便而为除断。鸯掘魔罗有重嗔恚。以见我故嗔恚即息。阿阇世王有重愚痴。以见我故痴心即灭。如婆熙伽长者于无量劫修习成就极重烦恼。以见我故即便断灭。设有弊恶厮下之人亲近于我作弟子者。以是因缘一切人天恭敬爱念。尸利毱多邪见炽盛因见我故邪见即灭。因见我故断地狱因作生天缘如气嘘旃陀罗。命垂终时因见我故还得寿命。如憍尸迦。狂心错乱因见我故还得本心如瘦瞿昙弥。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因见我故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以是义故。阿难。比丘说半梵行名善知识。我言不尔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识。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第四亲善知识。

解说:佛世尊是大善知识,真善知识,见佛得大益处!

 原文:

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菩萨摩诃萨为大涅槃十二部经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一部惟毗佛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亦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二部经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是经典具足全体。若能受持一四句偈。复除是偈若能受持如来常住性无变易。是名菩萨具足多闻。复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亦名菩萨具足多闻。何以故。法无性故。如来虽说一切诸法常无所说。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第五具足多闻。

解读:此处将本经置于十二经之外。其他易懂不解。

原文:

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善男子。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若非无常,灭不能灭。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灭相故,灭能灭之。一切诸法有苦相,故苦能令苦。

解读:诸法本空,是空相,即本来无相,如果有相即是无常,无常即有生灭。

原文:

切凡夫若见女人即生女相。菩萨不尔。虽见女人不生女相。以不生相贪则不生。贪不生故非颠倒也。以世间人见有女相故。菩萨随说言有女人。若见男时说言是女则是颠倒。

解读:空则无相,故要先证空,入空解脱门,然后入无相解脱门,不生相即不生贪,故从无相解脱门就能入无愿解脱门,故修空是根本。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

诸佛菩萨修习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恼。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成就具足第九功德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最后第十功德。善男子。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于大般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解读:以空三昧而不见一切法,就能修持六波罗蜜多,以修持六波罗蜜多故就能常乐我净而成佛,以成佛故就能广度众生。

 原文:
如我弟子为供养故。向诸白衣演说经法。白衣情逸不喜听闻。白衣处高比丘在下。兼以种种肴饍饮食而供给之。犹不肯听。是名栴檀贸易凡木。

解读:一般而言,白衣应该听比丘说法,比丘不应该听白衣说法,这是指在比丘中还有正法的时候,末法时期,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的师父)是最后一个持正法的佛弟子,故在金洲大师以后,在比丘中没有正法了。所以在《圆觉经》中,世尊预告末世将有一在家居士出来传正法。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七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原文: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

解读:佛性就是佛的智慧之灵,就是人的魄中真心,就是魂魄合一后的本妙圆心。

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成佛者非是肉体,而是人的真心即真魂,通过修行,魂魄合一,佛性起功用,众生皆有魂魄,故众生皆有佛性。

原文:

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稣耶。答言。我有酪,实非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稣。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因为人的心是魂和魄所体现出来的,故有心则必有魂魄,有魂魄必有佛性。酪喻为心,稣喻为佛性

原文:

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

解读:人因为有般若智慧而成佛,首楞严三昧,金刚三昧、师子吼三昧和佛性皆是般若智慧之异名,都是真心的本性。功德圆满之魂魄合一之心即是文殊菩萨,功德圆满之灵即是普贤菩萨。所以众生之灵皆是普贤分身,众生之魂魄之心皆是文殊分身。文殊是佛智慧之灵,普贤是如来所生之灵身,故文殊菩萨为佛左右肋侍。魂是由魄中真心分离出来的凡心,所以魂魄合一后之本妙圆心即是佛性。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八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原文:

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住菩萨。闻有佛性如来之身。

解读:十地菩萨能见一点点佛性,十地以下菩萨一点点佛性都见不到,只能听说有佛性。

原文:

一切众生实有佛性。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而有初发心者。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实无退心。心若有退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迟得故名之为退。此菩提心实非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断于善根堕地狱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阐提辈则不得名一阐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为无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实非佛性

解读:这里世尊明确说,心非佛性,菩提心亦非佛性,自然禅宗之“即心即佛”是错误的。

原文: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解读:成佛之正因是因为人有佛性,而要因发菩提心,修持佛法,功德圆满才能成佛。有佛性不等于就是佛,所以人人有佛性不等于人人都是佛,故此达摩说“即心即佛”,自己就是佛,所以众生不用拜佛是魔说。

原文: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谛听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三法则便退转。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吝惜身财。五者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调柔。八者愁恼。九者不乐。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轻己身。十二者自见烦恼无能坏者。十三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诸菩萨退转菩提。复有六法坏菩提心。何等为六。一者吝法。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三者亲近恶友。四者不勤精进。五者自大憍慢。六者营务世业。如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

善男子。复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五。一者乐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师过恶。四者常乐处在生死。五者不憙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复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二。一者贪乐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宝。以如是等众因缘故退菩提心

解读:以上为退失菩提因缘和退失菩提心之因缘。

原文:

若菩萨摩诃萨父母师长若病苦时。自手洗拭捉持案摩。以是业缘得手足软若菩萨摩诃萨持戒闻法惠施无厌。以是业缘得节踝[跳-兆+庸]满身毛上靡

若菩萨摩诃萨专心听法演说正教。以是业缘得鹿王[跳-兆+专]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以是业缘其身圆满如尼拘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无见顶相。若菩萨摩诃萨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服。以是业缘得阴藏相

若菩萨摩诃萨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憙问答扫治行路。以是业缘皮肤细软身毛右旋。若菩萨摩诃萨常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花灯明施人。以是业缘得身金色常光明曜。若菩萨摩诃萨行施之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以是业缘得七处满相

若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心不生疑。以是业缘得柔软声
若菩萨摩诃萨如法求财以用布施。以是业缘得缺骨充满师子上身臂肘[月*庸]纤若菩萨摩诃萨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以是业缘得四十牙齿白净齐密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修大慈悲。以是业缘得二牙相
若菩萨摩诃萨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以是业缘得师子颊
若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所须饮食悉皆与之。以是业缘得味中上味
若菩萨摩诃萨自修十善兼以化人。以是业缘得广长舌
若菩萨摩诃萨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以是业缘得梵音声
若菩萨摩诃萨见诸怨憎生于喜心。以是业缘得目睫绀色

若菩萨摩诃萨不隐他德称扬其善。以是业缘得白毫相。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不退菩提之心

解读:可见佛色身之三十二相是修来的,故说要修一切善法才能成佛。不可能参个禅就成佛了。何为上上根?就是已经修善法无量劫了,已经有无量功德了。这个上上根并非凭空生出来,而是源于自己无量劫以来的修行善法所得。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九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

原文:
贪爱无明二因缘故,所见境界皆悉颠倒。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无净见净,以四倒故作善恶行,烦恼作业业作烦恼,是名系缚,以是义故名五阴生。

佛言,善男子,以烦恼锁系缚五阴,离五阴已无别烦恼,离烦恼已无别五阴。善男子,如柱持屋离屋无柱离柱无屋。

解读:因为有烦恼所以造业,因业而又生烦恼,如此生生不息。因为烦恼系缚五阴,就有我们众生的轮回,所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就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说名色系缚众生,名色若灭则无众生,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亦名名色系缚众生。亦名众生系缚名色。

解读:名即心和灵,色即身,心身皆空即能解脱生死。先有身空,然后才有心空,心空则无烦恼,无烦恼即心得解脱,心得解脱即脱离生死。

原文:

世尊。众生五阴空无所有。谁有受教修习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

解读:五阴即众生,就是色、受、想、行、识,其性本空,无有自性,五阴不断处在生灭之中,心也处在不断生灭之中,但因心能念念相续,故我们用心修道。

原文:

受持戒时。若为度脱一切众生为护正法。度不度故。解未解故。归无归故。未入涅槃令得入故。如是修时。不见戒不见戒相不见持者。不见果报不观毁犯。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戒也。

男子。云何复名真修三昧。若为众生修习三昧。于众生中得平等心。为令众生得不退法。为令众生得圣心故。为令众生得大乘故。为欲护持无上法故。为令众生不退菩提故。为令众生得首楞严故。为令众生得金刚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陀罗尼故。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为令众生见佛性故。作是行时。不见三昧不见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三昧。

云何名为真修习者。智者若观生老死苦。一切众生无明所覆。不知修习无上正道。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嗔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愿诸众生不生贪取。不为名色之所系缚。愿诸众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处之不厌。愿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修时。不见智慧不见智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是则名为修习智慧。善男子。修习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萨。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声闻。

云何复名修集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

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

有无边心三昧净聚三昧世边三昧世断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如是等定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槃。若能永断如是三昧。是则名为修习三昧。云何复名修习智慧。能破世间所有恶见。一切众生悉有恶见。所谓色即是我亦是我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乃至识亦如是。

善男子。修习戒者为身寂静。修习三昧为心寂静。修习智慧为坏疑心。坏疑心者为修习道。修习道者为见佛性。见佛性者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为得无上大涅槃故。得大涅槃者为断众生一切生死一切烦恼一切诸有一切诸界一切诸谛故。断于生死乃至断谛。为得常乐我净法故

解读:总之,以无分别心,无所得心,为众生解脱故修持戒定慧,并破斥世间一切邪法。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原文:

时诸六师心生嫉妒。悉共集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王之土境清夷闲静。真是出家住止之处。是故我等为斯事故而来至此。大王。以法正治为民除患。沙门瞿昙年既幼稚。学日又浅道术无施。此国先有耆旧宿德。自怙王种不生恭敬。若是王种法应治民。如其出家应敬宿德。大王善听。沙门瞿昙真实不生王种之中。瞿昙沙门若有父母何由劫夺他之父母。大王。我经中说。过千岁已有一妖祥幻化物出。所谓沙门瞿昙是也。

尔时六师周遍六城不得停足惭愧低头。复来至此拘尸那城。既至此已唱如是言。诸人当知。沙门瞿昙。是大幻师诳惑天下遍六大城。譬如幻师幻作四兵。所谓车兵马兵象兵步兵。又复幻作种种璎珞城郭宫宅河池树木。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幻作王身为说法故。或作沙门身婆罗门身男身女身小身大身。或作畜生鬼神之身。或说无常或说有常。或时说苦或时说乐。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说有净或说无净。或时说有或时说无。所为虚妄故名为幻。譬如因子随子得果。瞿昙沙门。亦复如是。摩耶所生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沙门瞿昙。无实知见。诸婆罗门经年积岁修习苦行护持禁戒。尚言未有真实知见。何况瞿昙年少学浅不修苦行。云何而有真实知见。若能具满七年苦行见犹不多。况所修习不满六年。愚人无智信受其教。如大幻师诳惑愚者。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善男子。

解读:圣人常在世间没有正法,而邪法盛行之时出世,圣人常被邪师诬为异端而予以诽谤或伤害,当年释迦牟尼世尊如来上帝涅槃后以主耶稣的身份出世时,反而被信上帝的被犹太人所害。

原文: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是四和合故名为见。是中实无见者受者。众生颠倒言有见者及以受者。以是义故。一切众生所见颠倒。诸佛菩萨所见真实。

解读:见要满足四种情况,第一要有对象即有色,第二要有光,第三要眼,第四要用心去观。因为要完全满足四个条件才有见,所以见是因缘所成,是无常,所以没有见者和受者。如不能说眼是见者,如果不用心观,那就会视而不见,如果说心是见者,那没有眼也看不见,没有光也看不见。而八地以上菩萨所见都是空相,自然也就无所见,无所见即无见者。

原文:

色若是我不应而得丑陋形貌。何故复有四姓差别。悉不一种婆罗门耶。何故属他不得自在。诸根缺陋生不具足。何故不作诸天之身。而受地狱畜生饿鬼种种诸身。若不能得随意作者,当知,必定无有我也,以无我故名为无常。无常故苦。苦故为空。空故颠倒。以颠倒故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六师。如来世尊永断色缚乃至识缚。是故名为常乐我净。复次色者即是因缘。若因缘者则名无我。若无我者名为苦空。如来之身非是因缘。非因缘故则名有我。若有我者即常乐净。

解读:什么叫“我”,就是指能完全自主的主体,能完全自主就是能自己保持永恒不变,就是常,不能保持永恒不变者就不是常,就是无常,就没有自主性,就不是真正的“我”

 原文:

师子吼言。世尊。无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解读:痴即无明,即没有智慧,着相即生痴,痴即不明一切法都是空相,所以由痴生贪爱,因为贪爱就生烦恼,因为烦恼即被系缚,因为被系缚就会有投胎轮回,有生就有死。

原文:

何等比丘能断十相。佛言。善男子。若有比丘数数修习三种相者则断十相。数数修习三昧定相。数数修习智慧之相。数数修习舍相。是名三相。师子吼言。

复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善男子。如善御驾驷迟疾得所。迟疾得所故名舍相。菩萨亦尔。若三昧多者则修习慧。若慧多者则修习三昧。三昧慧等则名为舍。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见佛性者名为舍相。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贪欲嗔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

善男子。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庄严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复次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何等为三。一者为观生死恶果报故。二者为欲增长诸善根故。三者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解读:三昧即定,即奢摩他,即定于一心,即止。毗婆舍那即慧,即观,即观诸法无常,观诸法皆空,是一种思维法。忧毕叉则是舍相,定观均等。

《大般涅槃经》释义(五)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

原文:

所谓甚深微密之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槃者常住无变。

解读:这是如来秘藏的具体内容。

原文:

复有不闻。所谓一切外道经书四毗陀论毗伽罗论卫世师论迦毗罗论。一切咒术医方伎艺。日月博蚀星宿运变图书谶记如是等经。

解读:受持本经者,不要看其他的外道书籍,包括医书和各种技术书籍。

原文:

若能听受是大涅槃经。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经。典甚深义味。譬如男女于明净镜见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镜亦复如是。菩萨执之悉得明见大乘经典甚深之义。

解读:其他一切方等大乘经甚深之义都在本经之中。

原文:

若有菩萨摩诃萨听受如是大涅槃经。得知一切诸法名字。若能书写读诵通利。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知一切诸法义理。善男子。其听受者唯知名字。不知其义。若能书写受持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知义。复次善男子。听是经者闻有佛性未能得见。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得见之。听是经者闻有檀名未能得见檀波罗蜜。书写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则能得见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听是大涅槃经。则知法知义具二无碍。于诸沙门婆罗门等。若天魔梵一切世中得无所畏。开示分别十二部经演说其义无有差违。不从他闻而能自知。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一切凡人皆可受持读诵书写宣说此经,并可因此明了佛法真谛。

原文:

道见老人乃至沙门法服而行。还至宫中见诸婇女形体状貌犹如枯骨。所有宫殿冢墓无异。厌恶出家夜半踰城。

解读:世尊在出家前已经成就白骨观。从其他佛经上也可知道世尊在出家前就开始修行了。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谛知菩萨无量劫来不从兜率降神母胎。乃至拘尸那城入般涅槃。是名菩萨摩诃萨正直之见。

解读:如来无量劫以来就是佛,佛是法身,本自清净,人间都是幻相,众生也是幻相。我们看见佛肉身自然也是幻相。释迦牟尼之母摩耶夫人,摩耶本义即幻化之意。所以摩耶夫人本身就是幻化出来的,只是在有佛出世时就先到人间出世。

原文:

欲听法者今正是时。若闻法已当生敬信。至心听受恭敬尊重。于正法所莫求其过。莫念贪欲嗔恚愚痴。莫睹法师种姓好恶。既闻法已莫生憍慢。莫为恭敬名誉利养。当为度世甘露法利。亦莫生念。我听法已先自度身然后度人。先自解身然后解人。先自安身然后安人。先自涅槃然后令人而得涅槃。于佛法僧应生等想。于生死中生大苦想。于大涅槃应生常乐我净之想。先为他人然后为身。当为大乘莫为二乘。于一切法当无所住。亦莫专执一切法相。于诸法中莫生贪相。常生知法见法之相。善男子。汝能如是至心听法。是则名为闻所不闻。

解读:

“于正法所莫求其过”不要认为佛法中有些地方有错误,那样会起诽谤之心,其实只是自己不理解而已。或者有时是方便说法,非是究竟义。

“莫睹法师种姓好恶”听法者只求明白佛经经义。

“先为他人然后为身”度人重于自度,助人成佛重于自己成佛。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二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原文:

一切声闻缘觉经中。不曾闻佛有常乐我净不毕竟灭。三宝佛性无差别相。犯四重罪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悉有佛性。今于此经而得闻之。是名不闻而闻。

解读:三宝佛性无差别相,故皈依一就是皈依三,皈依佛性即三皈依。一阐提悉有佛性,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被遮盖故说没有佛性。

原文:

一阐提者亦不决定。若决定者是一阐提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不决定是故能得。如汝所言佛性不断。

解读:一阐提者,并非永远是一阐提,只要忏悔悔过行善,则非一阐提,故一阐提也能毕竟成佛,但如果一阐提不忏悔悔过,那么就永远是一阐提,故一阐提不能成佛。

原文:

如来非天。何以故。有四种天。一者世间天二者生天。三者净天。四者义天。世间天者如诸国王。生天者从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净天者从须陀洹至辟支佛。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解读:如来上帝造天,故如来在天之外。

《马太福音》5:3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

原文:
    如来非心,何以故?虚空相故,是故非心。亦非非心。何以故。有十力心法故。亦能知他众生心故。是故非非心。

解读:显然禅宗之“即心即佛”是错误的,但如来能变化出心来,故说非非心。

原文:

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若有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见佛性。

解读:听本经和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的威力巨大。

原文:

若有人能书写是经读诵解说为他敷演思惟其义。当知是人真我弟子善受我教。是我所见我之所念是人谛知我不涅槃。随如是人所住之处若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房舍田宅楼阁殿堂。我亦在中常住不移我于是人常作受施。或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梵志贪穷乞人。云何当令是人得知如来受其所施之物。善男子。是人或于夜卧梦中梦见佛像。或见天像沙门之像国王圣王师子王像莲花形像优昙花像。或见大山或大海水。或见日月或见白象及白马像。或见父母得花得果金银琉璃颇梨等宝五种牛味。尔时当知。即是如来受其所施。寤已喜乐寻得种种所须之物。心不念恶乐修善法。善男子。是大涅槃悉能成就如是无量阿僧祇等不可思议无边功德。

解读:若有人能书写是经,读诵解说为他敷演思惟其义,即有机会见如来化身,并因施舍供养如来而得无量功德。自己是否见到过如来化身且并施舍供养如来,会有相应的梦境出现以证之。所以我们看见任何人都要有慈悲心,都要因地适宜地施舍供养,否则就会错过供养如来世尊的机会。

原文: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见我者欲恭敬我。欲同法性而见于我。欲得空定欲见实相。欲得修习首楞严定师子王定。欲破八魔。八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欲得人中天上乐者。见有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为他解说思惟义者。当往亲近依附咨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洗手足布置床席四事供给令无所乏。若从远来应十由延路次奉迎为是经故。所重之物应以奉献。如其无者应自卖身。何以故。是经难遇过优昙花。

解读:本经出一切定,故要不惜一切恭敬供养赞叹本经讲法师。

原文:

我时闇钝虽得闻经。唯能受持一偈文句
如来证涅槃  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  常得无量乐

受是偈已即便还至彼病人家。善男子。我时虽复日日与三两肉。以念偈因缘故不以为痛。日日不废足满一月。善男子。以是因缘其病得差。我身平复亦无疮痍。我时见身具足完具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何况具足受持读诵。我见此经有如是利复倍发心。愿于未来成得佛道字释迦牟尼。善男子。以是一偈因缘力故。令我今日于大众中为诸天人具足宣说。善男子。以是因缘是大涅槃不可思议。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乃是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之藏。以是义故。能受持者断离恶漏。所谓恶者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住处恶刺土地悬崖崄岸暴水回澓。恶人恶国恶城恶舍恶知识等。

解读:此经威力巨大,但要完全相信,毫无怀疑才见大威力。

原文:

菩萨摩诃萨常当护身。何以故。若不护身命则不全命。若不全则不能得书写是经受持读诵。为他广说思惟其义。是故菩萨应善护身。以是义故。菩萨得离一切恶漏。善男子。如欲渡者应善护栰临路之人善护良马。田夫种植善护粪秽如为差毒善护毒蛇。如人为财护旃陀罗。为坏贼故将护健儿。亦如寒人爱护于火。如癞病者求于毒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见是身无量不净具足充满。为欲受持大涅槃经故。犹好将护不令乏少。

菩萨摩诃萨见如是过则便远离。若须衣时即便受取。不为身故但为于法。不长憍慢心常卑下。不为严饰但为羞耻。障诸寒暑恶风恶雨恶虫蚊虻蝇蚤蝮螫。虽受饮食心无贪着。不为身故常为正法。不为肌肤但为众生。不为憍慢为身力故。不为怨害为治肌疮。虽得上味心无贪着受取房舍亦复如是。贪慢之结不令居心。为菩提舍遮止结贼。障恶风雨故受屋舍。求医药者心无贪慢。但为正法不为寿命为常命故。

菩萨受取四种供养。为菩提道非为寿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作是思惟。我若不受是四供养身则磨灭不得坚牢。若不坚牢则不忍苦。若不忍苦则不能得修习善法。若能忍苦则得修习无量善法。我若不能堪忍众苦。则于苦受生嗔恚心。于乐受中生贪着心。若求乐不得则生无明。是故凡夫于四供养生于有漏。菩萨摩诃萨能深观察不生于漏。是故菩萨名为无漏。

解读:菩萨摩诃萨在人间修持和传法,也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只有身体好才能书写是经,受持读诵是经,才能广为宣传是经。但不能有贪着,要有善思惟。

原文:

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杀不至三恶。为恶友杀必至三恶。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是故菩萨常当远离诸恶知识。

解读:菩萨摩诃萨要远离恶知识,即邪师和魔师,因为信了邪师和魔师死后就会入三恶道。末法时期,三教基本上皆是邪师和魔师,故称末法时期,否则不称末法时期,所以末法时期正法不为人们和宗教界人士所接受,人人都以邪魔之法为正法。无神论即是邪法之一。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三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

原文:

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想非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于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垂尽三有还堕三涂。何以故。无善觉故。何等善觉。所谓六念处。

三觉因缘乃令无量凡夫众生不见佛性。无量劫中生颠倒心。谓佛世尊。无常乐我唯有一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

解读:虽然众生通过修禅定能到非想非非想处,但因为说如来无常、无乐、无我(即三恶觉)而坠入三恶道,这是很多禅宗人士的结局,所以要修大乘六念处,念佛常乐我净,念法常乐我净,念僧常乐我净。

原文:

世有六处难可值遇我今已得。云何当令恶觉居心。何等为六。一佛世难遇。二正法难闻。三怖心难生。四难生中国。五难得人身。六诸根难具。

解读:中国即中正之国,即正法之佛。

原文:

诸佛菩萨亦复如是。闻四大臭即便远离。尔时菩萨复更思惟四大毒蛇生大怖畏背之驰走修八圣道。
是故菩萨宁以终身近旃陀罗。不能暂时近于五阴。有智之人以善方便得脱五阴。善方便者。即八圣道六波罗蜜四无量心。以是方便而得解脱身心不为五阴所害。

怨诈亲者常伺人便令爱别离怨憎合会。爱亦如是。令人远离一切善法。近于一切不善之法。以是义故。菩萨摩诃萨深观贪爱如怨诈亲。

菩萨观爱过于诈亲。一切众生以爱结故。远大涅槃近于生死。远常乐我净近无常苦无我不净。是故我于处处经中说为三垢。于现在事以无明故。不见过患不能舍离爱怨诈亲。终不能害有智之人。是故菩萨深观此爱生大怖畏修八圣道。犹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罗及一诈亲。

解读:菩萨要远离爱(贪爱)才能亲近善法以远离五阴(其中色阴含四地水火风大),才能修八圣道。

原文:

菩萨摩诃萨观内六入空无所有犹如空聚。
菩萨亦尔。观此六入常生空想。生空想故则不轮回生死受苦。
是故菩萨深观六入空无所有。纯是一切不善住处。
六入不尔一向无人。何以故。性常空故。智者所知非是眼见。是故菩萨观内六入多诸怨害。修八圣道不休不息。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
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若入人根则能劫夺一切善法。善法既尽贫穷孤露作一阐提。是故菩萨谛观六尘如六大贼。
若无内人则便中还。是六尘贼亦复如是。欲劫善法要因内有众生知见常乐我净不空等相。若内无有如是等相六尘恶贼则不能劫一切善法。
六大贼者唯能劫夺欲界人财。不能劫夺色无色界。六尘恶贼则不如是。能劫三界一切善宝。是故菩萨谛观六尘过彼六贼。作是观已修八圣道直往不回。

解读:六尘如贼,劫一切诸善法,六入为一切不善住处,故观无常、苦、不净、空能防止六尘,观空以止六入,坚持修八圣道以应对。

原文:

是故菩萨观此烦恼犹如大河。譬如有人堕大河水无有惭愧。众生亦尔。堕烦恼河无有惭愧。如堕河者未得其底即便命终。堕烦恼河亦复如是。未尽其底周回轮转二十五有。所言底者名为空相。若有不修如是空相。当知是人不得出离二十五有。一切众生不能善修空无相故。常为烦恼驶河所漂。如彼大河唯能坏身不能漂没一切善法。烦恼大河则不如是。能坏一切身心善法。

世间大河手抱脚踏则到彼岸。烦恼大河唯有菩萨因六波罗蜜乃能得渡。如大河水难可得渡。烦恼大河亦复如是难可得渡。云何名为难可得渡。乃至十住诸大菩萨犹故未能毕竟得渡。唯有诸佛乃毕竟渡。是故名为难可得渡。

解读:自己修持,唯有修六波罗蜜才能究竟断烦恼而入大般涅槃,如此方成佛究竟彼岸。

原文:

譬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罗。诈亲善及六大贼。舍空聚落随路而去。既至河上取草为栰者。菩萨亦尔。畏四大蛇五阴旃陀罗爱诈亲善六入空聚六尘恶贼至烦恼河。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以为船栰。依乘此栰渡烦恼河到于彼岸常乐涅槃。

解读:综合而言,就是修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细而言之,就是以三十七道品和六波罗蜜才能空四大,空六尘,空六入,而逐步入大般涅槃而解脱。可见大乘也是要修三十七道品的。

原文:

云何自在。如来一心安住不动。所可示化无量形类各令有心。如来有时或造一事。而令众生各各成办。如来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见。如是自在名为大我

解读:“所可示化无量形类各令有心”就是说众生的心是如来造的,也就是说众生是如来造的。“如来有时或造一事。而令众生各各成办”,如世尊造了伏羲女娲,结果就有了如今地球上的人类。

原文:

八者如来遍满一切诸处犹如虚空。虚空之性不可得见。如来亦尔实不可见。以自在故令一切见。如是自在名为大我。如是大我名大涅槃。以是义故名大涅槃

解读:如来本如同虚空遍满一切处,本不可见,但如来幻化为万物,又示现为有肉身的佛出世,故又可见。

原文:

涅槃亦尔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得名为大般涅槃。以纯净故名大涅槃。云何纯净。净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二十五有名为不净。能永断故得名为净。净即涅槃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实非是有。诸佛如来随世俗故说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实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尔。随世俗故说言诸佛有大涅槃。二者业清净故。一切凡夫业不清净故无涅槃。诸佛如来业清净故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三者身清净故。身若无常则名不净。如来身常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四者心清净故。心若有漏名曰不净。佛心无漏故名大净。以大净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解读:修大涅槃经得初分功德即第一功德,就是得四净,一为永断二十五有,无生法忍境界,二为业清净,无一切业报。三是身清净,证得法身,能显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为心清净,无漏无烦恼。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四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见而今见之。昔所不闻而今闻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云何名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谓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通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所言外者与外道共。内复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萨。

菩萨修行大涅槃经所得神通。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云何名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二乘所作神通变化一心作一不得众多。菩萨不尔于一心中则能具足现五趣身。

声闻缘觉身若动时心亦随动。菩萨不尔。心虽不动身无不至。是名菩萨心不随身。复次善男子。菩萨化身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尘身。其心尔时亦不随小。声闻缘觉虽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尘身。于此事中尚自不能。况能令心而不随动。是名菩萨心不随身。

菩萨摩诃萨所有身心不相随逐。善男子。一切凡夫身心相随。菩萨不尔。为化众生故虽现身小心亦不小何以故。诸菩萨等所有心性常广大故。虽现大身心亦不大。云何大身。身如三千大千世界。云何小心。行婴儿行。以是义故心不随身。

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是名菩萨昔所不见而今得见。以是异故能见微尘声闻缘觉所不能见以是异故。虽见自眼初无见相。见无常相见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以是义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若见众生所有色相。则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触衣故亦知是人善恶诸根差别之相。以是义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一见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此知故昔所不见而今得见。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萨摩诃萨虽知凡夫贪恚痴心。初不作心及心数相。不作众生及以物相。修第一义毕竟空相。何以故。一切菩萨常善修习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声闻缘觉以一念智知人心时。则不能知地狱畜生饿鬼天心。菩萨不尔。于一念中遍知六趣众生之心。是名菩萨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解读:修大涅槃经得第二功德即获大神通,菩萨修习大般涅槃经所得神通远超外道及声闻缘觉辟支佛。因为菩萨要普度众生之故,故得不可思议之大神通,所以没有大神通必然不是大菩萨。很多人自言已经获得法身成就,而不见一丝一毫之可被证明的大神通,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假菩萨,假活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舍慈得慈。得慈之时。不从因缘。云何名为舍慈得慈。善男子。慈名世谛。菩萨摩诃萨舍世谛慈得第一义慈。

得诸菩萨无缘之慈。不见自慈不见他慈。不见持戒不见破戒。虽自见悲不见众生。虽有苦受不见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实义故。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解读:以无分别心,以无所得之心行慈故名舍慈得慈,即无缘之慈,即以般若波罗蜜摄持。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有十事。何等为十。一者根深难可倾拔。二者自身生决定想。三者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净佛土。五者灭除有余。六者断除业缘。七者修清净身。八者了知诸缘。九者离诸怨敌。十者断除二边。

解读:详见本经原文,易读不解。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五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五功德。有五事。何等为五。一者诸根完具。二者不生边地。三者诸天爱念。四者常为天魔沙门刹利婆罗门等之所恭敬。五者得宿命智。菩萨以是大涅槃经因缘力故。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六功德。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得金刚三昧安住是中。悉能破散一切诸法。见一切法皆是无常皆是动相恐怖因缘。病苦劫盗念念灭坏无有真实。一切皆是魔之境界无可见相。菩萨摩诃萨住是三昧。虽施众生乃至不见一众生。实为众生故精勤修习尸波罗蜜。乃至修习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菩萨若见有一众生。不能毕竟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罗蜜。

如诸宝中金刚最胜。菩萨所得金刚三昧亦复如是。于诸三昧为最第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修是三昧。一切三昧悉来归属。

金刚三昧亦复如是。有人修习当知已为修习一切诸余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见一切法无有障碍。如于掌中观阿摩勒果。菩萨虽复得如是见。终不作想见一切法。

金刚三昧亦复如是。菩萨修已能破烦恼。终不生念我能坏结。

若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变身如佛。其数无量遍满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而是菩萨虽作是化。其心初无憍慢之想。何以故。菩萨常念。谁有是定能作是化。唯有菩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乃能作耳。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遍到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还其本处。虽有是力亦不念言我能如是。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金刚三昧。于一念中能断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所有烦恼。而心初无断诸众生。烦恼之想。何以故。以是三昧因缘力故。

菩萨住是金刚三昧。以一音声有所演说。一切众生各随种类而得解了。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安住一处身不移易能令众生随其方面各各而见。演说一法若界若入。一切众生各随本解而得闻之。

菩萨安住。如是三昧。虽见众生而心初无众生之相。虽见男女无男女相。虽见色法无有色相。乃至见识亦无识相。虽见昼夜无昼夜相。虽见一切无一切相。虽见一切烦恼诸结。亦无一切烦恼之相。虽见八圣道无圣道相。虽见菩提无菩提相。虽见于涅槃无涅槃相。何以故。善男子。一切诸法本无相故。菩萨以是三昧力故。见一切法如本无相。何故名为金刚三昧。

解读:易懂不解。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五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众病。若热若冷虚劳下疟众邪鬼毒到良医所。良医即为随病说药。是人至心善受医教。随教合药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乐。有病之人喻诸菩萨。大良医者喻善知识。良医所说喻方等经。善受医教喻善思惟方等经义。随教合药喻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灭烦恼。得安乐者喻得涅槃常乐我净善男子。

解读:有此譬喻可知,初修大乘有病者要先明白大乘经典,明白大乘经经义,然后按三十七道品修行以去除诸病,然后才能灭掉烦恼,脱离六道轮回,此后方可按六波罗蜜修行。可见修大乘的菩萨,也要先按小乘佛法修习,但要以大乘理论为指导思想。如:发菩提心,明白如来是常乐我净,知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并且要受持读诵大乘经典。当然除按《妙法莲华经》和《大般涅盘经》舍身成就外。

原文:

何故名为善知识耶。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复次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云何名为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若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

解读:以身作则的善知识才能称为真善知识。这是近善友。

原文:

若能听是十二部经甚深义者。名为听法。听法者则是大乘方等经典。听方等经名真听法。真听法者即是听受大涅槃经。大涅槃中闻有佛性如来毕竟不般涅槃。是故名为专心听法。专心听法名八圣道。以八圣道能断贪欲嗔恚愚痴故名听法。夫听法者名十一空。以此诸空于一切法不作相貌。夫听法者名初发心。乃至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因初心得大涅槃。不以闻故得大涅槃。以修习故得大涅槃。

解读:这是听法。

原文:

虽听十二深因缘法。不能得断一切烦恼。要以系念善思惟故能得除断。是名第三系念思惟。复以何义。名系念思惟。所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空者于二十五有不见一实。无作者于二十五有不作愿求。

解读:听法后要入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以证空为基础。这三解脱门是由修思惟观即毗婆舍那所得,非修禅定(即奢摩他)所得。禅定是定于一心,而观则不是一心,而要思维苦、无常和空,要于定中思维十二因缘等。

原文:

佛及菩萨亦复如是。知诸凡夫病有三种。一者贪欲。二者嗔恚。三者愚痴。贪欲病者教观骨相。嗔恚病者观慈悲相。愚痴病者观十二缘相。以是义故。诸佛菩萨名善知识。

解读:凡夫三种病的对应治疗方法。

原文:

云何菩萨如法修行。善男子。断诸恶法修习善法。是名菩萨如法修行。复次云何如法修行。见一切法空无所有。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以是见故宁舍身命不犯禁戒。是名菩萨如法修行。复次云何如法修行。修有二种。一者真实。二者不实。不实者。不知涅槃佛性如来法僧实相虚空等相。是名不实。云何真实。能知涅槃佛性如来法僧实相虚空等相。是名真实。云何名为知涅槃相。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尽二善性三实四真五常六乐七我八净。

解读:守戒,修习善法,证空,观空,知道佛法僧涅槃佛性皆是空相(即实相),等无差别,知道涅槃之相有八事。

 原文:

譬如明灯有人覆之。余不知者谓灯已灭。而是明焰实亦不灭。以不知故生于灭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虽有慧目以烦恼覆。令心颠倒不见真身。而便生于灭度之想。而我实不取灭度也。

譬如云雾覆蔽日月。痴人便言无有日月。日月实有直以覆故众生不见。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以诸烦恼覆智慧眼不见如来。便言如来入于灭度。善男子。真是如来现婴儿行非灭度也。善男子。如阎浮提日入之时。众生不见以黑山障故。而是日性实无没入。众生不见生没入想。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为诸烦恼山所障故不见我身。以不见故便于如来生灭度想。而我实不趣灭度也

解读:如来世尊其实常住不灭,只是凡夫和声闻缘觉弟子智慧不足,不能看见。而八地以上菩萨就能看见如来世尊一直在给他们讲法呢。

原文:

如来非是凡夫声闻缘觉菩萨。是名佛性。如来身心智慧遍满无量无边阿僧祇土无所障碍。是名虚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以是义故如来实不毕竟涅槃。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复次善男子。

解读:成就第七功德就是明白如来性如虚空,遍一切处,是常,不毕竟涅槃。

原文: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八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除断五事远离五事。成就六事。修习五事。守护一事。亲近四事。信顺一实。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善男子。云何菩萨除断五事。所谓五阴。色受想行识。

是故菩萨不见受阴。想行识等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深见五阴。是生烦恼之根本也。以是义故方便令断。

云何菩萨远离五事。所谓五见。何等为五。一者身见。二者边见。三者邪见。四者戒取。五者见取。因是五见生六十二见。因是诸见生死不绝。是故菩萨防之不近。

云何菩萨成就六事。谓六念处何等为六。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天。五者念施六者念戒是名菩萨成就六事

云何菩萨修习五事。所谓五定。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乐定四者无乐定。五者首楞严定。修习如是五种定心。则得近于大般涅槃。是故菩萨勤心修习

云何菩萨守护一事。谓菩提心。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

云何菩萨亲近四事。谓四无量心。何等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因是四心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菩萨系心亲近。云何菩萨信顺一实。菩萨了知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是故菩萨信顺不逆。

云何菩萨心善解脱。贪恚痴心永断灭故。是名菩萨心善解脱

云何菩萨慧善解脱。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知无障碍。是名菩萨慧善解脱。因慧解脱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昔所不见而今得见。昔所不到而今得到。

解读:易懂不解。

原文:

善男子。诸佛菩萨终不定说心有净性及不净性。净不净性心无住处故。从缘生贪故说非无。本无贪性故说非有。善男子。从因缘故心则生贪。从因缘故心则解脱。善男子。因缘有二。一者随于生死。二者随大涅槃。

善男子。是心不与贪结和合。亦复不与嗔痴和合。善男子。譬如日月虽为烟尘云雾及罗睺罗之所覆蔽。以是因缘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虽不可见日月之性终不与彼五翳和合。心亦如是以因缘故。生于贪结众生虽说心与贪合。而是心性实不与合。若是贪心即是贪性。若是不贪即不贪性。不贪之心不能为贪。贪结之心不能不贪。善男子。以是义故。贪欲之结不能污心。诸佛菩萨永破贪结。是故说言心得解脱。一切众生从因缘故生于贪结。从因缘故心得解脱。

解读:不能说心本清净或心本不清净,心清净和不清净都是有因缘的。六道众生心不清净,入大般涅槃,心则清净。有结(烦恼)即心不清净,不能解脱,无结则心得解脱。

大般涅槃经(四)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五卷

梵行品第八之一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义。菩萨摩诃萨若于一切文字语言广知其义。是名知义。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时。善男子。菩萨善知如是时中任修寂静,如是时中任修精进。如是时中任修舍定。如是时中任供养佛。如是时中任供养师。如是时中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名知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足。所谓食饮、衣药、行住、坐卧、睡寤、语默。是名知足。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知。是菩萨自知我有如是信。如是戒、知足如是多闻、如是舍、如是慧、如是去来、如是正念、如是善行、如是问、如是答。是名自知。

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众。善男子,是菩萨知如是等。是刹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应于是众如是行来如是坐起。如是说法如是问答。是名知众。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人中尊卑。善男子。人有二种。一者信。二者不信。菩萨当知信者是善。其不信者不名为善。……菩萨应知能利多人得安乐者最上最善。

解读:简而言之,知一切佛经经义,知一切文字语言,具足般若波罗蜜,知足,自知,知众,知尊,知何为善。具足般若波罗蜜就是八地菩萨,因为具足般若波罗蜜就是完全无分别心,无所得,就是无生法忍,所以成就梵行者即是八地菩萨,成就梵行者不仅仅精通一切经文,而且还精通一切语言和文字。阿底峡尊者在《菩提道灯论》中说,没有成就梵行者不能接受智慧灌顶,智慧灌顶即是双修灌顶,可见双修灌顶非凡人所能修。能传智慧灌顶者也非凡人,所以很容易辨别传双修法的密宗邪师和正法法师。

原文:

善男子,如是无量伴侣有四,是故名四。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欲嗔恚众生。善男子,以是义故得名为四非一二三.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初地名曰大慈,何以故?善男子,最极恶者名一阐提,初住菩萨修大慈时于一阐提心无差别,不见其过故不生嗔,以是义故得名大慈。

慈若不能住于初住,非初住慈当知即是声闻慈也。

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能为一切诸善根本。

若行施时分别受者持戒、破戒乃至果报终不能施,若不能施则不具足檀波罗蜜。若不具足檀波罗蜜。则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唯四无量能令菩萨增长具足六波罗蜜,其余诸行不必能尔。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先得世间四无量心。然后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次第方得出世间者。

解读:要先得世间四无量心(不是我们平常凡人所理解的慈悲喜舍,而是菩萨所能理解的出世间之究竟义的慈悲喜舍),才能具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条件,成就大慈,才能到菩萨初地,然后以四无量心增长六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时才能到菩萨八地,即成为脱离六道轮回之出世间者。

 原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观土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水作火相火作水相。地作风相风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观实众生为非众生。观非众生为实众生。悉随意成无有虚妄。善男子。当知菩萨四无量心。是实思惟非不真实。复次善男子。云何名为真实思惟。谓能断除诸烦恼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断贪欲。修悲心者能断嗔恚。修喜心者能断不乐。修舍心者能断贪恚及众生相。以是故名真实思惟。

解读: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即法身大士,八地以上菩萨,入大涅槃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菩萨摩诃萨可以用自己的意念造万物,也可以把万物当作虚空。所以是大菩萨的思维都能变成被凡人认为是真的物体,大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而成就,故四无量心是真实思惟。

原文:

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

是菩萨摩诃萨于慈心中布施食时。常作是愿。我今所施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得大智食。勤进回向无上大乘。所谓不净出息入息无常生灭。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

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

解读:慈即一切诸善之根本,慈即是如来,慈爱,爱即是神,如来即是神。

《约翰一书》4:8有爱心的,就不认识 神,因为 神就是爱。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

 梵行品第八之二

原文:

善男子。我说是慈有无量门。所谓神通。

解读:慈能生神通。

原文:

善男子。汝向所问杀婆罗门时得是地不。善男子。时我已得。以爱念故断其命根非恶心也。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爱之甚重犯官宪制。是时父母以怖畏故若摈若杀。虽复摈杀无有恶心。菩萨摩诃萨为护正法亦复如是。若有众生谤大乘者。即以鞭挞苦加治之或夺其命。欲令改往遵修善法。菩萨常当作是思惟。以何因缘能令众生发起信心。随其方便要当为之。诸婆罗门命终之后生阿鼻地狱。要有三念。一者自念我从何处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从人道中来。二者自念我今所生为是何处。即便自知是阿鼻狱。三者自念乘何业缘而来生此。即便自知乘谤方等大乘经典不信因缘。为国主所杀而来生此。念是事已即于大乘方等经典生信敬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于彼寿命具足十劫。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于往昔乃与是人十劫寿命。云何名杀。

解读:无恶心故,为正法故,为利益被杀者故,杀之无罪。

原文:

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是名下杀。中杀者从凡夫人至阿那含是名为中。以是业因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具受中苦是名中杀。上杀者。父母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毕定菩萨。是名为上。以是业因缘故堕于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上苦。是名上杀。

善男子。若有能杀一阐提者。则不堕此三种杀中。善男子。彼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一阐提也。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骂詈鞭挞无有罪报。杀一阐提亦复如是无有罪报。何以故。诸婆罗门乃至无有信等五根。是故虽杀不堕地狱。

解读: 为正法故,杀一阐提无罪。

原文:

善男子,以是因缘为诸比丘制如是戒。汝等从今常当施彼圹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

解读:和尚们都要给鬼施食,否则犯戒。

原文:

我于尔时实不骂辱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亦不愚痴食人涕唾。亦不生于恶趣之中阿鼻地狱受罪一劫。亦不坏僧出佛身血。亦不违犯四重之罪诽谤正法大乘经典非一阐提。亦非声闻辟支佛也。善男子。提婆达多者。实非声闻缘觉境界。唯是诸佛之所知见。

解读:提婆达多实为大菩萨,为从反面助佛宣法而示现坏僧、出佛身血等,示现入地狱一劫,我们肉眼所看见的所谓事实都非真实。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慈悲喜已。得住极爱一子之地。善男子。云何是地名曰极爱复名一子。善男子。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大欢喜。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视诸众生同于一子。见修善者生大欢喜。是故此地名曰极爱。

菩萨摩诃萨修舍心时。则得住于空平等地如须菩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空平等地。则不见有父母兄弟姊妹儿息亲族知识怨憎中人。乃至不见阴界诸入众生寿命。善男子。譬如虚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乃至无有众生寿命。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亦复如是。其心平等如彼虚空。

譬如虚空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菩萨摩诃萨住是地中亦复如是。广大无对悉能容受一切诸法。以是义故复得名为虚空等地

解读:世尊在此详细解说如何修慈悲喜住极爱一子之地,修悲舍住空平等地。

 

原文:

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世轻受不堕地狱。云何是业能得现报。忏悔发露所有诸恶。既悔之后更不敢作。惭愧成就故。供养三宝故。常自呵责故。是人以是善业因缘不堕地狱现世受报。所谓头痛、目痛、腹痛、背痛、横罗死殃。呵责骂辱鞭杖闭系饥饿困苦。受如是等现世轻报。

解读:有些人信佛了,忏悔了,行善事了,修行了,但好像反而生各种病,甚至遭遇横祸而死,或者有些反而破产倒闭了。这些都是将本来要下地狱的极重罪业转为现世的轻罪受报而已,不能因此而否定信佛的长远真实利益。

原文:
十住菩萨摩诃萨等知诸众生皆有佛性,见不明了,犹如闇夜所见不了。

解读:十地菩萨也不能见到佛性,只是隐隐约约好像看到一点点而不能肯定。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

梵行品第八之三

原文: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者。知一切法及法名字。义无碍者。知一切法所有诸义。能随诸法所立名字而为作义。辞无碍者。随字论正音论阐陀论世辩论。乐说无碍者。所谓菩萨摩诃萨凡所演说无有障碍。不可动转。无所畏省。难可摧伏。善男子。是名菩萨能如是见知即得如是四无碍智。

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遍知声闻缘觉菩萨诸佛之法。义无碍者。乘虽有三知其归一。终不谓有差别之相。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一法中作种种名。经无量劫说不可尽。声闻缘觉能作是说。无有是处。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劫为诸众生演说诸法。若名若义种种异说不可穷尽。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法而不取着。义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诸义而亦不着。辞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名字亦不取着。乐说无碍者。菩萨摩诃萨虽知乐说。如是最上而亦不着。

解读:世尊前面两品讲了菩萨梵行,首先要具备七善法,然后要具备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本品讲大菩萨梵行还要有四无碍智。很多人冒充是佛和大菩萨,其实随便问他们一个科学术语或植物或动物名称都不知道,别国语言文字也不懂,一碗豆中有几粒也不知道,自己头发有几根也不知道,如何能称法无碍呢?如果法无碍智都没有,如何称为大菩萨呢?

原文:

云名龙气。龙气持水故名云持。

解读:可见,云是龙所吐之气,所以说“龙从云”,下雨由龙决定,如今的所谓科学是片面的认识,因为人们的肉眼看不见龙,所以只是研究龙之气,而不研究龙。

原文:

复次声闻缘觉不能毕竟知辞知义。无自在智知于境界。无有十力四无所畏不能毕竟度于十二因缘大河。不能善知众生诸根利钝差别。未能永断二谛疑心。不知众生种种诸心所缘境界。不能善说第一义空。是故二乘无四无碍。

善男子,声闻之人或有得一或有得二,若具足四,无有是处

解读:声闻缘觉没有四无碍智。

原文: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无所得者名四无碍。善男子。以何义故无所得者名为无碍。若有得者则名为碍。有障碍者名四颠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四倒故故得无碍。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住诸法故得大乘。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声闻辟支佛道。菩萨永断二乘道故得于佛道。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名为虚空。世间无物名为虚空。菩萨得是虚空三昧无所见故。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无所得者名第一义空。菩萨摩诃萨观第一义空悉无所见。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解读:无所得是般若智慧,有所得是世俗义。因为一切法性本空,虚空不可得,故说无所得。

原文:

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以是义故不可捉持。善男子,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实有用。

解读:道即菩提,佛即菩提,菩提即涅槃,道即是神,神就是佛。

《道德经》:“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原文:

菩萨闻是涅槃经已。知有世间不知见觉应是菩萨所知见觉。知是事已即自思惟。我当云何方便修习得知见觉。覆自念言。惟当深心修持净戒。善男子。菩萨尔时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在在生处戒常清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戒净故。在在生处常无憍慢邪见疑网。终不说言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是名菩萨修持净戒。戒既清净次修禅定。以修定故在在生处正念不忘。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十二部经诸佛世尊常乐我净。一切菩萨安住方等大涅槃经悉见佛性。如是等事忆而不忘。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是名菩萨修清净定。戒定已备次修净慧。以修慧故初不计着身中有我我中有身。是身是我非身非我。是名菩萨修习净慧。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动。

善男子。菩萨见所持戒牢固不动心无悔恨。无悔恨故心得欢喜。得欢喜故心得悦乐。得悦乐故心则安隐。心安隐故得无动定。得无动定故得实知见。实知见故厌离生死。厌离生死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明见佛性。

菩萨摩诃萨所受净戒五法佐助。云何为五。一信二惭三愧四善知识五宗敬戒。离五盖故所见清净。离五见故心无疑网。离五疑故。一者疑佛。二者疑法。三者疑僧。四者疑戒。五者疑不放逸。菩萨尔时即得五根。所谓信念精进定慧。得五根故得五种涅槃。

解读:受持《大般涅槃经》者修行步骤如上,首先修持净戒,坚信如来是常存不灭,其次,在修持净戒的基础上再修禅定(从不净观到白骨观,到四大观,无常观,无我观等等),不可因为修禅定而忘记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不可入于顽空,明白法(十二不诸经)常乐我净,佛常乐我净。以修禅定得十一空,即是清净定。成就戒定后修慧,即是修般若波罗蜜,即以无分别心,即无所得而修行。以持戒牢固,心无悔恨而终得解脱,以至于见到佛性而成佛。

这是在没有护法法师出现的时候的自我修行之道,受持《大般涅槃经》按如上方法修行是最快捷,最稳妥的自我修行之道(非舍身)。如果要舍身修持就是按《法华三经》修持,如果要往生弥勒兜率宫然后随弥勒出世而成就,就按《妙法莲华经》非舍身修持。

原文: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大涅槃经有破戒者。有人呵责轻贱毁辱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经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毁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经毁禁戒者。当知是经为无威力。若无威力虽复读诵为无利益。缘是轻毁涅槃经故。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堕于地狱。受持是经而毁戒者则是众生恶知识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如是之人我亦不听受持是典。宁使不受不持不修不以毁戒受持修习。

善男子。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涅槃经者。当正身心慎莫调戏轻躁举动。身为调戏心为轻动。求有之心名为轻动。身造诸业名为调戏。若我弟子求有造业。不应受持是大乘典大涅槃经。

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涅槃经。莫非时说莫非国说。莫不请说莫轻心说。莫处处说、莫自叹说、莫轻他说。莫灭佛法说、莫炽然世法说。

若欲受持者。说大涅槃者。说佛性者。说如来秘藏者。说大乘者。说方等经者。说声闻乘者。说辟支佛乘者。说解脱者。见佛性者。先当清净其身。以身净故则无呵责。无呵责故令无量人于大涅槃生清净信。信心生故恭敬是经。若闻一偈一句一字及说法者。则得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人则是众生真善知识非恶知识。是我弟子非魔眷属。

解读: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涅槃经者,必须自己持戒清净,修诸梵行,而且不可轻心妄传。当然如果需要护持正法时,居士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不用守戒(如持器械武力驱离坏法者),如前面所说。而和尚们都要守戒。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八卷

 梵行品第八之四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复名一切世间所不知见觉。而是菩萨所知见觉。所谓六念处。何等为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解读:本品详细讲解大乘六念处,有别于小乘六念处。

原文:

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师子吼。名大沙门大婆罗门大净毕竟到于彼岸。无能胜者无见顶者。无有怖畏不惊不动。独一无侣无师自悟。

解读:“独一无侣无师自悟。”即是《圣经》说上帝“自有”,而如来是常,就是《圣经》说上帝“永有”

原文:

善男子。若我弟子。谓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十二部经。及以受持读诵书写敷演解说大涅槃经等无差别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善男子,大涅槃者即是一切诸佛世尊甚深秘藏,以是诸佛甚深秘藏是则为胜。

复有二种,一者十一部经,二者方等经。十一部经则有坏灭,方等经典无有坏灭。

善男子,大涅槃经悉是一切诸佛秘藏。何以故?诸佛虽有十一部经不说佛性,不说如来常乐我净,诸佛世尊永不毕竟入于涅槃,是故此经名为如来秘密之藏,十一部经所不说故故名为藏。

解读:《大般涅槃经》可以不属于十二部经,也可以属于十二部经里的方等经。

原文:
善男子。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亦复如是。为未来世。诸恶比丘畜不净物。为四众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如是等恶现于世时。如来为欲灭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如来则为演说是经。若是经典秘密之藏灭不现时。当知。尔时佛法则灭。善男子。大涅槃经常不变易。云何难言迦叶佛时有是经不。善男子。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贪欲微薄智慧滋多。诸菩萨摩诃萨等调柔易化。有大威德总持不忘如大象王世界清净。一切众生悉知如来终不毕竟入于涅槃常住不变。虽有是典不须演说。善男子。今世众生多诸烦恼愚痴憙忘无有智慧。多诸疑网信根不立世界不净。一切众生咸谓如来无常迁变毕竟入于大般涅槃。是故如来演说是典善男子。

若有众生我见无我无我见我。常见无常无常见常。乐见无乐无乐见乐。净见不净不净见净。灭见不灭不灭见灭。罪见非罪非罪见罪。轻罪见重重罪见轻。乘见非乘非乘见乘。道见非道非道见道。实是菩提见非菩提。实非菩提谬见菩提。苦见非苦集见非集。灭见非灭实见非实。实是世谛见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见是世谛。归见非归非归见归。以真佛语名为魔语。实是魔语以为佛语。如是之时诸佛乃说大涅槃经善男子。

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虽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演说经法贪为利养。不为涅槃,佛复灭度。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如现在世尊灭度才三千年,和尚们都争权夺利。)

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虽有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多起诤讼互相是非。佛复涅槃。(如现在佛教分出八宗,群党林立,诤讼不已)

解读:在众生贪欲心重,颠倒黑白,不信神,不承认佛是永存常在,不承认佛是一切众生之父,不承认一切生命出自佛,人们以无神论或其他邪论肆意诽谤佛和佛法时,就会有佛出来宣讲《大般涅槃经》,就会有转轮圣王出现,就会用武力护持佛法,也就可以成就一批信仰者,这就是中国说的《封神演义》,就会有《圣经》里的末日审判。

原文:

虽有弟子解甚深义。无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便涅槃。当知。是法不久住世。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多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虽涅槃。当知。佛法久住于世。

解读:可见如果要佛法久存于世,则必须要有居士们敬重佛法,所以护持佛法,需要居士,要佛法长久,也必须让人们信奉佛法,所以末世必然有转轮圣王出现于世。

《大般涅槃经》 第十九卷

 梵行品第八之五

原文:

尔时王舍大城阿阇世王。其性弊恶憙行杀戮具口四恶。贪恚愚痴其心炽盛。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纯以恶人而为眷属。贪着现世五欲乐故。父王无辜横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热。身诸璎珞妓乐不御。心悔热故遍体生疮。其疮臭秽不可附近。寻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花报。地狱果报将近不远。尔时其母字韦提希。以种种药而为傅之。其疮遂增无有降损。王即白母如是疮者。从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众生有能治者无有是处。时有大臣名曰月称。往至王所在一面立。白言。大王。何故愁悴颜容不悦。为身痛耶为心痛乎。王即答言。我今身心岂得不痛。我父无辜横加逆害。我从智者曾闻是义。世有五人不脱地狱。谓五逆罪我今已有无量无边阿僧祇罪。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无良医治我身心。

解读:本品主要说阿阇世王因为杀害父王,心生惭愧,遍体生疮,明白地狱果报将近不远,众臣各出主意,皆引之入邪道,唯有一人即耆婆欲引之见佛,后其被杀之父也来劝之归佛。

原文:

诸佛世尊常说是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有惭愧故说有父母兄弟姊妹。

善哉大王具有惭愧。大王且听。臣闻佛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

五逆因故当入地狱。是人得遇如来大师。即时得灭地狱因缘。

以见佛故得现果报。是故称佛为无上医。

若见佛者所有重罪必当得灭。

解读:如果发露自己的罪业,然后忏悔,那么见佛能消重罪。

原文:

若有众生造作诸罪。覆藏不悔心无惭愧。不见因果及以业报。不能咨启有智之人不近善友。如是之人一切良医乃至瞻病所不能治。如迦摩罗病世医拱手。覆罪之人亦复如是。云何罪人。谓一阐提。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阐提。诸佛世尊所不能治。何以故。如世死尸医不能治。一阐提者亦复如是。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解读:如果不发露自己的罪业,没有惭愧,没有忏悔,就是一阐提,佛也不赦免他的罪,读诵《大般涅槃经》也不能消罪,所以一切消罪之法都以发露和忏悔为前提。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卷

梵行品第八之六

原文:

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

解读:这跟主耶稣是一样的。

《马太福音》18:12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若是《马太福音》18:13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原文:

譬如涅槃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杀亦如是。虽非有非无而亦是有。惭愧之人则为非有。无惭愧者则为非无。受果报者名之为有。空见之人则为非有。有见之人则为非无。有有见者亦名为有。何以故。有有见者得果报故。无有见者则无果报。常见之人则为非有。无常见者则为非无。常常见者不得为无。何以故。常常见者有恶业果故。是故常常见者不得为无。以是义故虽非有无而亦是有。大王。夫众生者名出入息。断出入息故名为杀。诸佛随俗亦说为杀。大王。色是无常。色之因缘亦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色云何常。乃至识是无常。识之因缘亦是无常。从无常因生识云何常。以无常故苦。以苦故空。以空故无我。若是无常苦空无我为何所杀。杀无常者得常涅槃。杀苦得乐杀空得实。杀于无我而得真我。大王。若杀无常苦空无我者则与我同。我亦杀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入地狱。汝云何入

尔时阿阇世王。如佛所说观色乃至观识。作是观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无常乃至识是无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则不作罪。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坏众生恶心。世尊。若我审能破坏众生诸恶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狱。无量劫中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不以为苦。尔时摩伽陀国无量人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无量人民发大心故。阿阇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

解读:因为阿阇世王在世尊面前自我发露,又有惭愧心,所以见到世尊即可灭其罪。但阿阇世王自己不相信已经灭罪,心里执着于有重罪业必有地狱之报,世尊为了引导阿阇世王放下此有罪执着之心而为阿阇世王说色无常,识无常,说空,说无我,以此阿阇世王终于明白空和无我,终于相信自己可以无罪了,明白有罪并非一定受报,明白证到空和无我即可无罪,这是世尊以大乘法空法教导阿阇世王。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教育法,一是世尊本身有赦罪权利,二是阿阇世王已经发露自己的罪业并忏悔,三阿阇世王坚定认为自己非下地狱不可,如果执着于此就不能证空。后世禅宗,不明道理,直言一切皆空,没有因果,没有罪业,没有轮回,以此魔论误导未出轮回的六道众生。只有证到无生法忍才能说没有因果报应,没有六道轮回。但这些菩萨们也必须听如来的旨意而行,也不能犯戒,除非如来世尊安排他们以魔的形像出世。

世尊借教导阿阇世王而促使无量人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原文:

汝昔已于毗婆尸佛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从是已来至我出世。于其中间未曾堕于地狱受苦。大王当知。菩提之心乃有如是无量果报。

解读:发菩提心能免于下地狱,但菩提心难发而容易丢失。

大般涅槃经婴儿行品第九

《大般涅槃经》 释义(三)

《大般涅槃经》 第十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七

原文:

迦叶复言拘尸那城有旃陀罗名曰欢喜。佛记是人由一发心。当于此界千佛数中速成无上正真之道。以何等故如来不记尊者舍利弗目犍连等速成佛道。佛言善男子。或有声闻缘觉菩萨作誓愿言。我当久久护持正法然后乃成无上佛道。以发速愿故与速记。

解读:舍利弗要“供养若干千万亿佛”才能成佛,而目犍连要供养“供养八千诸佛”,然后“当复供养二百万亿诸佛”才能成佛,而欢喜只要供养“千佛数”就能成佛。可见护持正法,成佛最快。护持正法不是指仅仅宣传正法,而是要不惜生命与邪法和魔法斗争。如果为之舍命,功德最为无量。

 原文:

复次善男子。如来常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所以者何。一切众生种种形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佛以一音而为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以是义故名为父母。

解读:所谓师父,师为父,故佛因传解脱之法而为众生父母。其实还有一层意思这里没有讲,众生之灵魂皆来自如来,故为父母。前面说过,一切寿命皆出自如来。

 大般涅槃经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

原文:

一切大众亦复如是。尔时大众承佛圣旨各作是念。如来今已受我等施不久便当入于涅槃。作是念已心生悲喜。

解读:此处用圣旨一词说明如来即玉皇上帝,否则应该用法旨即可。在《大宝积经》中说如来发“上帝音语”,可见如来即西方之上帝,即中国之昊天上帝,即玉皇大帝。

原文:

纯陀,汝今皆已成就菩萨摩诃萨行得住十地。

解读:纯陀因为是最后供养佛者,且又听闻《大般涅槃经》而入菩萨十地。

原文:
佛言。纯陀言。破戒者谓一阐提。其余在所一切布施皆可赞叹获大果报。纯陀复问。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言。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粗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于佛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唯除如此一阐提辈。施其余者一切赞叹。

解读:这是世尊对一阐提的定义,一阐提人即使布施,也不可赞叹,没有大果报。所以无神论者,诽谤正法者,即使布施,不可赞叹,也没有大果报。

原文: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义云何。答言。纯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诽谤正法。如是等人名为破戒。纯陀复问。如是破戒可拔济不。答言。纯陀。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被法服犹未舍远。其心常怀惭愧恐怖而自考责。咄哉何为犯斯重罪。何期怪哉造斯苦业。其心改悔生护法心欲建正法。有护法者我当供养。若有读诵大乘典者我当咨问。受持读诵既通利已。复当为他分别广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

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

若犯如上恶业之罪。若经一月或十五日。不生归依发露之心。若施是人果报甚少。犯五逆者亦复如是。能生悔心内怀惭愧。今我所作不善之业甚为大苦。我当建立护持正法。是则不名五逆罪也。

善男子。譬如女人怀妊垂产值国荒乱逃至他土。在一天庙即便生产。闻其旧邦安隐丰熟。携将其子欲还本土。中路值河水[涨-弓]暴急荷负是儿不能得渡。即自念言。我今宁与一处并命终。不舍弃而独渡也。念已母子俱共没命。命终之后寻生天中。以慈念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恶。以爱子故得生天中。犯四重禁五无间罪。生护法心亦复如是。虽复先为不善之业。以护法故得为世间无上福田。是护法者有如是等无量果报。

解读:犯重罪和诽谤正法之罪者,因为忏悔和舍命护持正法而消除一切罪业(唯除一阐提)。不信佛者,诽谤正法者,即使护持正法传法师,也不能消罪。有重罪而不忏悔者即是一阐提,即使听闻本经也不能消除罪业,所以一听闻本经就能消罪,是指那些轻罪或虽有重罪而及时忏悔者。

原文:

又复罗汉设于众生生害心者。无有是处。无量众生亦复无能害罗汉者

解读: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人所害,这是示现而已,为了让众生明白神通抵不住因果,让众生相信因果轮回真实不虚,并非众生真能害阿罗汉。

原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说是大乘大涅槃经所得功德。佛告迦叶。善男子。若有得闻是经名字所得功德。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宣说。唯佛能知。何以故。不可思议是佛境界。何况受持读诵通利书写经卷。

解读:听闻读诵本经功德,无法具体言说,唯有佛自己知道。可见功德无与伦比,超越一切其他经书。读诵其他经书的功德还可比喻,而读诵本经功德无量无法比喻。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一卷

 现病品第六

原文:

常为欲觉恚觉害觉之所覆盖。是名烦恼障。业障者。五无间罪重恶之病。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如是三障名为大病。

解读:众生有三大障碍而不能解脱,一,在三恶道,不能闻法,二,有重罪,无法修证,不能入佛法之门,三,虽然入了佛门,但烦恼太重。

原文:

是光明中亦说如来秘密之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尔时于此阎浮提界及余世界。所有地狱皆悉空虚无受罪者。除一阐提。

饿鬼众生饥渴所逼以发缠身。于百千岁未曾得闻浆水之名。遇斯光已饥渴即除。是光明中亦说如来微密秘藏。言诸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闻已即便命终生人天中。令诸饿鬼亦悉空虚。除谤大乘方等正典。

解读:只要听闻且信众生皆有佛性,即能除罪,死后立即往生人道或天道。

原文:
我于尔时亦为彼佛而作声闻。受持如是大涅槃典。读诵通利书写经卷。广为他人开示分别解说其义。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大乘菩萨,没有欲望,都以成佛为目的,故以自己所得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佛,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一切荣耀归于神。

原文:
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

解读:谤大乘和五逆罪者,如果不悔改就成了一阐提,如果及时悔改,并护持正法则还有机会获救除罪,一阐提者则无救。

原文:

有五种人于是大乘大涅槃典。有病行处非如来也。何等为五。一断三结得须陀洹果。不堕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七返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一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八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二人者。断三结缚薄贪恚痴。得斯陀含果名一往来。永断诸苦入于涅槃。迦叶。是名第二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六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三人者。断五下结得阿那含果。更不来此。永断诸苦入于涅槃。是名第三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四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四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阿罗汉果。烦恼无余入于涅槃。亦非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四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二万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第五人者。永断贪欲嗔恚愚痴得辟支佛道。烦恼无余入于涅槃。真是骐驎独一之行。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是人未来过十千劫。便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迦叶。是名第五人有病行处。非如来也。

解读:声闻证果人,如果受持《大般涅槃经》,都可以按时成佛。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第七之一

原文: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于是大般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之行。何等为五。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常当修习是五种行。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涅槃经。

云何菩萨摩诃萨所修圣行。菩萨摩诃萨若从声闻若从如来。得闻如是大涅槃经。闻已生信。信已应作如是思惟。诸佛世尊有无上道。有大正法大众正行。复有方等大乘经典。我今当为爱乐贪求大乘经故。舍离所爱妻子眷属所居舍宅……若在家居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当剃除须发出家学道。作是念已。我今定当出家修学无上正真菩提之道。

解读:听闻《大般涅槃经》者应当当出家修道,开始圣人之行。

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

菩萨摩诃萨于是微小诸戒律中。护持坚固心如金刚。菩萨摩诃萨持四重禁及突吉罗。敬重坚固等无差别。菩萨若能如是坚持则为具足五根诸戒。所谓具足菩萨根本业清净戒。前后眷属余清净戒。

迦叶。是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戒。一者受世教戒。二者得正法戒。菩萨若受正法戒者终不为恶。受世教戒者白四羯磨然后乃得。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戒。一者性重戒。二者息世讥嫌戒。性重戒者。谓四禁也。息世讥嫌戒者。不作贩卖轻秤小[豆*斗]欺诳于人。因他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然明而卧。田宅种植家业坐肆。不畜象马车乘牛羊驼驴鸡犬猕猴孔雀鹦鹉共命及拘枳罗……不作王家往返使命以此语彼以彼语此。终不谀谄邪命自活。亦不宣说王臣盗贼斗诤饮食国土饥馑恐怖丰乐安隐之事。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息世讥嫌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坚持如是遮制之戒。与性重戒等无差别。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持如是诸禁戒已。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于炽然猛火深坑。终不毁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制禁戒。
宁以热铁周匝缠身。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衣服。
宁以此口吞热铁丸。终不敢以毁戒之口食于信心檀越饮食。
宁卧此身大热铁上。终不敢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床敷卧具。
我宁以身受三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医药。
宁以此身投热铁镬。不以破戒受于信心檀越房舍屋宅。
宁以铁捶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不以破戒受诸刹利婆罗门居士恭敬礼拜。
宁以热铁挑其两目。不以染心视他好色。
宁以铁锥遍身搀刺。不以染心听好音声。
宁以利刀割去其鼻。不以染心贪嗅诸香。
宁以利斧斩斫其身。不以染心贪着诸触。

迦叶。是名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菩萨摩诃萨护持如是诸禁戒已。悉以施于一切众生。以是因缘愿令众生护持禁戒。得清净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不退戒、随顺戒、毕竟戒,具足成就波罗蜜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持如是清净戒时,即得住于初不动地。

解读:要舍身护戒,这些戒都成就了,具足波罗蜜戒,就到了菩萨八地即不动地。波罗蜜戒被般若波罗所摄持,所以自然成就戒波罗蜜,所以禅宗很多人士所谓不需要持戒,是魔说。

原文:

圣行者佛及菩萨之所行处故。故名圣行。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是义故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定慧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开智慧舍离。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名圣人。以是义故复名圣行。

解读:这是世尊对圣人的定义。即有圣法,能常观空,有圣戒,有圣慧,有七圣财,有七圣觉。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二卷

圣行品第七之二

原文:
菩萨摩诃萨圣行者。观察是身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毛爪齿不净垢秽。皮肉筋骨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泪。肪膏脑膜骨髓脓血脑胲诸脉。菩萨如是专念观时。谁有是我。我为属谁。住在何处。谁属于我。复作是念。骨是我耶。离骨是耶。菩萨尔时除去皮肉唯观白骨。复作是念。骨色相异。所谓青黄赤白及以鸽色。如是骨相亦复非我。何以故。我者亦非青黄赤白及以鸽色。菩萨系心作是观时即得断除一切色欲。

菩萨摩诃萨如是观时身所有骨一切分离。得是观已即断三欲。一形貌欲。二姿态欲。三细触欲。

复观此识次第生灭犹如流水亦复非我。

地性非我水火风性亦复非我。复作是念。此身一切悉无有我。唯有心风因缘和合示现种种所作事业。譬如咒力幻术所作。亦如箜篌随意出声。是故此身如是不净假众因缘和合共成。

譬如因的则有箭中。我身亦尔有身有打。我若不忍心则散乱。心若散乱则失正念。若失正念则不能观善不善义。若不能观善不善义则行恶法。恶法因缘则堕地狱畜生饿鬼。菩萨尔时作是观已得四念处。得四念处已则得住于堪忍地中。菩萨摩诃萨住是地已。则能堪忍贪欲恚痴。亦能堪忍寒热饥渴蚊虻蚤虱。暴风恶触种种疾疫。恶口骂詈挝打楚挞。身心苦恼一切能忍。是故名为住堪忍地。

解读:从修不净观、白骨观去欲,观四大修无我(具体修持方法请参看《佛说禅秘要法经》),修四念处而成就忍,无欲、无我和能忍为修行之基础。这也是圣行所必备的品质。

原文:

我于尔时爱乐大乘方等经典。十二年中事婆罗门供给所须。过十二年施安已讫。即作是言。师等今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婆罗门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于虚空。善男子。我于尔时心重大乘。闻婆罗门诽谤方等。闻已即时断其命根。善男子。以是因缘从是已来不堕地狱。善男子。拥护摄持大乘经典,乃有如是无量势力。

解读:对于诽谤大乘经典者,世尊当年曾杀之而无罪。

原文:
壮年盛色亦复如是。既被老压无三种味。一出家味。二读诵味。三坐禅味。

复次迦叶。如车轴折不任重载。善男子。老亦如是不能咨受一切善法。

解读:要乘年轻时赶快修行,年老以后修行就困难了。

原文:

初禅过患内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过患内有欢喜外有水灾。三禅过患内有喘息外有风灾。善男子。彼第四禅内外过患一切俱无。是故诸灾不能及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安住大乘大般涅槃。内外过患一切皆尽。是故死王不能及之。

解读:大涅槃即法身成就,只有成就法身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复次迦叶。又有圣行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迦叶。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相。道者大乘相。

如金翅鸟能啖诸龙。唯不能啖受三归者。善男子。死金翅鸟亦复如是。能啖一切无量众生。唯除菩萨住三定者。何谓三定。空无相愿。

解读:只有入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这个三个解脱门才能脱离生死轮回。如果为护持正法舍身,则死后自动进入此三门而得法身,不需要禅定修行。如果自己不能护持正法而舍身,虽然受持《大般若经》,还得按小乘法门逐步修行。以去欲,观无我,观空、苦、无常,然后入三解脱门,最后解脱生死,再按大乘法门修持。所以并非修大乘者即不要修小乘法门了,小乘法门是大乘的基础。

原文: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于是大乘大涅槃经观于老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病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于死苦。
迦叶。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观爱别离苦。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大乘大涅槃经观怨憎会苦。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行大乘大般涅槃观求不得苦。

解读:本品世尊解说观苦谛。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

圣行品第七之三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察集谛。

善男子,凡夫爱者名之为集,不名为谛。菩萨爱者名之实谛不名为集,何以故?为度众生所以受生,不以爱故而受生也。

譬如腻衣随有尘着着则随住。爱亦如是随所爱处业结亦住。

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以有爱习之余气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云何如彗星?譬如彗星出现天下一切人民饥馑病瘦瘿诸苦恼。爱之彗星亦复如是,能断一切善根种子,令凡夫人孤穷饥馑生烦恼病,流转生死受种种苦,唯除菩萨。

以是义故诸凡夫人有苦无谛。声闻缘觉有苦有苦谛而无真实。诸菩萨等解苦无苦。是故无苦而有真实。诸凡夫人有集无谛。声闻缘觉有集有集谛。诸菩萨等解集无集。是故无集而有真谛。声闻缘觉有灭非真。菩萨摩诃萨有灭有真谛。声闻缘觉有道非真。菩萨摩诃萨有道有真谛

解读:集者爱万有也,因爱生业,因业有轮回。又因为万有无常,故有爱必有苦。谛者明白此中真理也。凡夫有爱,不明真理,声闻明白真理,但爱还有余气,故其涅槃非真。而菩萨入无生法忍,入大般涅槃,得法身,对万有没有爱,故没有集,但以慈悲故而入世间,所以无集而有谛。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见灭见灭谛。所谓断除一切烦恼。若烦恼断则名为常。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诸佛菩萨求因缘故,故名为净。更不复受二十五有故名出世,以出世故名为我常。于色声香味触男女生住灭,苦乐不苦不乐不取相貌,故名毕竟寂灭真谛。

解读:菩萨入大般涅槃,得无生法忍,证不生不灭,故名我常,故菩萨为毕竟寂灭真谛。声闻缘觉还没有证到无生法忍,没有证到不生不灭,非毕竟寂灭真谛。

原文: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善男子,譬如闇中因灯得见粗细之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因八圣道见一切法,所谓常无常有为无为,有众生非众生物非物,苦、乐、我、无我、净、不净。烦恼、非烦恼、业、非业、实不实、乘、非乘。知、不知、陀罗骠、非陀罗骠。求那、非求那。见非、见色非色、道非道、解非解。善男子、菩萨如是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道圣谛

善男子,以是义故以八圣道分名道圣谛。善男子,是四圣谛诸佛世尊次第说之,以是因缘无量众生得度生死。

知四圣谛有二种智,一者中,二者上。中者声闻缘觉智,上者诸佛菩萨智。善男子,知诸阴苦名为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

解读:声闻之道圣谛为中智,知诸阴苦而以道灭之。菩萨之道圣谛不仅仅知道诸阴苦,而且还知道诸阴之无量相,以道灭之,为上智。

《大般涅槃经》 第十四卷

圣行品第七之四

 原文:

善男子,一切有为皆是无常,虚空无为是故为常,佛性无为是故为常。虚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无为,无为者即是常。

解读:能变化的虚空就是佛,有规律振荡变化的虚空就是佛性,佛就是虚空神,佛性就是神的灵,佛性和佛都常存不灭。法和僧都是如来变化出来的,其本质都是常存不灭的,僧也是无为。

 原文:

善男子,有为之法凡有二种,色法非色法,非色法者心心数法,色法者地水火风。

解读:色法即地水火风,即一切物质,非色法即一切心理活动。

原文:
善男子,心名无常,何以故?性是攀缘相应分别故。

复次善男子。坏诸行因缘异故心名无常。所谓修无常心异。修苦空无我心异。心若常者应常修无常。尚不得观苦空无我。况复得观常乐我净。以是义故。外道法中不能摄取常乐我净。善男子。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复次善男子。心性异故名为无常。所谓声闻心性异。缘觉心性异。诸佛心性异。

心若常者亦复不能分别诸色。所谓青黄赤白紫色。善男子。心若常者诸忆念法不应忘失。善男子。心若常者凡所读诵不应增长。复次善男子。心若常者不应说言已作今作当作。若有已作今作当作。当知是心必定无常。善男子。心若常者则无怨亲非怨非亲。心若常者则不应言我物他物若死若生。心若常者虽有所作不应增长。善男子。以是义故。当知心性各各别异。有别异故当知无常。

解读:

众生之心是开口的心,非是本妙圆心,故有攀缘性,随外界境界而变化,所以心是无常,心法有生灭故名无常,心有各种变化故名无常,而佛是常。真心非心,真心即是佛性,佛性是常,佛性生众生之心。

原文:

所谓内色坏已还合故知无常。外诸树木亦坏已还合故知无常。次第渐生故知无常。

凡夫无知。见相似生计以为常。以是义故。名曰无常。若无常即是苦。若苦即是不净

解读:本品说,开始说一切无常,然后再分别细说,前面说心无常,然后这里再说色无常,因为生物都是有生长性,有新陈代射,所以是不断变化的,有变化即是无常。宇宙中每个星球都有生灭,无生命的物质也会有变化,也是无常。

原文:

复次善男子,诸行无我。善男子,总一切法,谓色、非色、色非我也。何以故?可破可坏、可裂、可打、生增长故。我者不可破坏、裂打、生长。以是义故。知色非我,非色之法亦复非我。何以故?因缘生故。

解读:诸行无我者即一切有变化的东西都是无常,都不会永存,一切法即万物和一切心理活动,即色法和非色法都是无常,因为都是因缘所生,就是有原因才生出来。就如电子、质子和中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就生成了一切物质元素,这个不同的结合方式就是因缘。如果打破它的结合方式,这个物质就死了,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如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水死了化为氢气和氧气,所以说万物无常。心也随外界而不断变化,所以也是无常。因为前面讲了,“常乐我净”我是常,无常者自然不是真我,所以一切法中都无我(这是为了修空的方便说法,而非究竟义,准确地说,虽然一切法都是佛所变化出来的,一切法中其实有我,但因众生所说的法都是幻相,都会生灭,而我不生灭,所以称一切法无我。无我是相对的说法,而佛看一切法不产生幻相,都识其本源,知道是佛自己所幻化出来的,所以说一切万法都是我,所以一切万法在佛眼里其实是不存在。因为众生没有智慧,因生分别心而看见万物的虚假存在。万物以反射光和发射光而显示其可见的形像,又以其力,如对他物的排斥力而显示其可触摸的形状。如果不受其光,不受其力,则见万物皆就是虚空了。)

原文:

如来亦尔。因六波罗蜜三十七助菩提之法觉了诸法。复因咽喉舌齿唇口言语音声。为憍陈如初始说法名转法轮。以是义故。如来不名转法轮也。

解读:这里世尊解释为什么他没有转法轮。因为咽、喉、舌、齿、唇、口言语音声都是幻相,徒弟憍陈如也是幻相,幻相即是假相,所以世尊说他没有转法轮。

原文:

善男子。若不转者即名为法。法即如来。

解读:佛法即是“如来是常”,这就是如来秘藏。

原文:

善男子。是故汝今不应赞言如来于此更转法轮。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于此义非为不知。所以问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世尊。我已久知转法轮者。实是诸佛如来境界。非是声闻缘觉所知。

解读:世尊的很多弟子问法,并非他们不懂,而是故意问,以此才有如来说法,才有经文流传于世而利益众生。

原文:

如汝所说。是诸大乘方等经典。虽复成就无量功德。欲比是经不得为喻。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生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槃。犹如醍醐。

解读:《大般涅槃经》功德远超其他一切佛经。因为本经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讲如来是常,讲持刀械舍身护持正法入大般涅槃得法身成就而脱离六道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我往昔为半偈故舍弃此身。以是因缘便得超越足十二劫。在弥勒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得如是无量功德。皆由供养如来正法。

解读:为正法舍身,功德无量。

《大般涅槃经》 释义(二)

《大般涅槃经》 第六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原文: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阿那含人是名第三。阿罗汉人是名第四。是四种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

解读:有烦恼者即凡夫和声闻四果者都可以传教《大般涅槃经》

原文:

(须陀洹人、斯陀含)是名第二人。如是之人未得第二第三住处名为菩萨已得受记。

若所受身有八万虫亦无是处。永离淫欲乃至梦中不失不净斯有是处。临终之日生怖畏者亦无是处。阿那含者为何谓也。是人不还如上所说。所有过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名为菩萨已得受记。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则名为第三人也。

第四人者名阿罗汉。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住第十地得自在智。随人所乐种种色像悉能示现。

解读:须陀洹人、斯陀含人被佛授记后相当于菩萨初地,就是刚见空性之人,见到空性即无凡情,已经具有马阴藏相,所以即使梦中也不会遗精,阿那含相当于菩萨七地,阿罗汉相当于菩萨十地。可见当年跟随世尊释迦牟尼的十大声闻弟子其实都是十地菩萨。

原文:

若有闻者闻已信受。能信如来是常住法。如是之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我涅槃后若有得闻如是大乘微妙经典生信敬心。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

解读:只要相信如来永生不灭,就永远不会堕三恶道。如来即是上帝,所以犹太人不讲六道轮回,因为他们不会入三恶道。

原文:

是大涅槃微妙经典所流布处。当知其地即是金刚。是中诸人亦如金刚。若有能听如是经者。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其所愿悉得成就如我今日所可宣说。

解读:只要听闻此经,即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于成佛之路不再退转。

原文:

若有众生于八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书写经卷亦劝他人令得书写。自能听受复劝他人令得听受读诵通利。拥护坚持怜愍世间诸众生故供养是经。亦劝他人令其供养恭敬尊重读诵礼拜亦复如是。具足能解尽其义味。所谓如来常住不变毕竟安乐。广说众生悉有佛性。善知如来所有法藏。供养如是诸佛等已。建立如是无上正法受持拥护。若有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人未来之世必能建立如是正法受持拥护。

解读:要曾于八恒河沙等佛所发菩提心的人才能尽解本经义味,才能广说众生悉有佛性,才能建立无上正法,才能广为宣说是经。

 原文:

若有众生成就具足无量功德。乃能信是大乘经典信已受持。其余众生有乐法者。若能广为解说此经。其人闻已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所作恶业皆悉除灭。若有不信是经典者。现身当为无量病苦之所恼害。多为众人所见骂辱。命终之后人所轻贱颜貌丑陋。资生艰难常不供足虽复少得粗涩弊恶。生生常处贫穷下贱诽谤正法邪见之家。

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

解读:只要听闻此经并且相信者,即消除无量阿僧祇劫所作恶业,也就是消罪,可见本经之消罪威力最为强大。《无量义经》也能消一切罪业,但要自己明白经义,且广为宣说才能消罪业。
原文:

善男子,若有众生发心始学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书持读诵亦复如是,虽未具足位阶十住则已堕于十住数中。或有众生是佛弟子或非弟子,若因贪怖或因利养听受是经乃至一偈,闻已不谤当知是人则为已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读诵此经必定入菩萨十地,当然不是一世就能成就的,但与其他佛经比,则极快。

原文:

佛告迦叶,若有建立护持正法,如是之人应从启请当舍身命而供养之。

解读:本经引导人走入永生之八地菩萨之法,就是为护持正法的法师舍命,即以命护持法师,即舍命供养佛法。

《马可福音》8:35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注: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启示录》20:4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原文:

善男子,我涅槃后护持正法诸菩萨等亦复如是。以方便力与彼破戒假名,受畜一切不净物僧同其事业。尔时菩萨若见有人虽多犯戒能治毁禁诸恶比丘,即往其所恭敬礼拜四事供养,经书什物悉以奉上,如其自无要当方便从诸檀越求觅而与,为是事故应畜八种不净之物。何以故?是人为治诸恶比丘,如彼童子驱旃陀罗。尔时菩萨虽复恭敬礼拜是人受畜八种不净之物,悉无有罪。何以故?以是菩萨为欲摈治诸恶比丘,令清净僧得安隐住,流布方等大乘经典利益一切诸天人故。

护法菩萨正应如是。若有人见护法之人与破戒者同其事业说有罪者,当知其人自受其殃,是护法者实无有罪。善男子,若有比丘犯禁戒已,憍慢心故覆藏不悔,当知是人名真破戒。菩萨摩诃萨为护法故虽有所犯不名破戒。何以故?以无憍慢发露悔故。
    解读:护法菩萨为接近破戒比丘以引导他们归正,而故意与他们一同破戒,此为同事摄受,非为真破戒,因为护法菩萨心无骄慢,而且也自己为自己犯戒之事发露并忏悔。

有没有罪是如来说了算,必非护持菩萨自己说了算,所以护持菩萨即使是同事摄受破戒比丘而犯戒,也要心无骄慢,且要发露和忏悔,才能无罪。不能自己以护法者自居而自认为自己犯戒无罪。

原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等菩萨摩诃萨于戒极缓。本所受戒为具在不。佛言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何以故。本所受戒如本不失。设有所犯即应忏悔悔已清净。

解读:护法师为摄受破戒比丘而破戒(与破戒比丘在一起同事本身就是破戒了),则要立即忏悔,那么就不失本戒。

原文:

善男子。大众之中八不净法亦复如是。于是众中多有受用如是八法。唯有一人清净持戒。不受如是八不净法。而知诸人受畜非法。

若优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应给施礼拜供养。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复不应给施所须礼拜供养。若于僧中有破戒者,不应以被袈裟因缘恭敬礼拜

解读:不能接受和畜存八种财物,此八种财物不净,故称八不净,如下:

一、置买田宅 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正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

二、种植根栽 谓比丘当勤修正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

三、贮聚谷粟 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

四、畜养奴婢 谓比丘当,闲居净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

五、畜养群畜 谓比丘当,严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养牛马等,畜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

六、藏积金银钱宝 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贵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

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 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

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 谓比丘与众居止,当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爨,别众而食,是为不净。出家人不可以畜积八种不净物;八不净者:畜金、银、奴、婢、牛羊、仓库、毒品,贩卖、耕种,畜诸奴婢,不净之物,金银珍宝,谷米仓库,牛羊象马,贩卖求利。手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仪,损妨处多,故名不净。

凡畜以上八不净者都是犯戒比丘!居士不需要供养礼拜犯戒之人。

原文:

如来观知所有弟子有诸檀越供给所须令无所乏。如是之人佛则不听受畜奴婢金银财宝贩卖市易不净物等。若诸弟子无有檀越供给所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建立护持正法。我听弟子受畜奴婢金银车乘田宅谷米卖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当净施笃信檀越。

解读:在无有居士供给所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的情况下可以受畜不净物,但要全部施舍给居士们。比如湖南受旱灾或水灾,没有粮食和钱财,有山东人捐钱给湖南的寺庙,这种情况下可以接受捐款和粮食,但接受后要全部分发给当地的居士们。有人以为只要财物和粮食归寺庙,不归个人就不是犯戒,那是错误的。“比丘当乞食资生”,不能在寺庙里储蓄粮食,不能自己烧饭,除非居士自己拿来粮食,由居士烧饭供养和尚。不能和尚自己买粮食,自己管理粮食,自己烧饭。

原文:

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

依义不依语者。义者名曰觉了。觉了义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满足。满足义者。名曰如来常住不变。如来常住不变义者即是法常。法常义者即是僧常。是名依义不依语也。

依智不依识者。所言智者即是如来。若有声闻不能善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应依止。若见如来方便之身。言是阴界诸入所摄食所长养亦不应依。是故知识不可依止。若复有人作是说者。及其经书亦不应依。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

不依不了义。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燃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义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

是故我今说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解读:四依的判断标准就是:了知如来是空相的、是常存的、是不变不灭的,了知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了达一切大乘经典本义(不是明白一本两本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拿着一本《金刚经》就了义了)。说“空,苦,无常,无我”者是小乘声闻之不了义。禅宗以涅槃(完全灭度)为目的就是不了义,他们虽然说有法身,但是实际上不明白法身为何物,以为法身就是空,以为见到空性就有法身。大乘见到空性是初地菩萨,而法身成就是八地菩萨,法身成身体就能千变万化,而不是那些禅宗人士所说的无法证明给人看他证到法身了,至少可以如孙悟空那样变化一下给被人证明的。再说见到空性者必然有马阴藏相,这个特征至少自己就比较容易辨别了。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原文:

我般涅槃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沮坏我之正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是魔波旬坏正法时。当作是言。菩萨昔于兜率天上没来。在此迦毗罗城白净王宫。依因父母爱欲和合生育是身。若言有人生于人中为诸世间天人大众所恭敬者。无有是处。又复说言。往昔苦行种种布施头目髓脑国城妻子。是故今者得成佛道。以是因缘为诸人天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之所恭敬。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悉是魔之所说。

善男子。若有经律作如是言。如来正觉久已成佛。今方示现成佛道者。为欲度脱诸众生故。示有父母依因爱欲和合而生。随顺世间作是示现。如是经律当知真是如来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说经律即是菩萨

解读:这里世尊预言魔王波旬在世尊涅槃后七百年出世,查一下佛教历史,就知道佛涅槃七百年后出世的就是龙树,龙树曾自称是佛。世尊后面列出来的魔论大部分都可以在龙树的《大智度论》中找到。龙树自称为大乘,那么就不能把世尊教导声闻弟子而行方便说法之不了义言语作为大乘修行之依据。大乘佛子应该明白佛无量世以前就是佛,并非因为行苦行,并非因为布施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而成佛。也并非依因父母爱欲和合生育是身,这些都是示现而已。

如今的很多和尚们都以龙树之说教育弟子,认为世尊是人,是教育家,非神灵,认为世尊也逃不出生死,认为佛是人做的。人只是六道众生中的一道,佛在六道之外,怎么能说佛是人呢?佛之所以到人间来示现成佛,是为了能广度一切众生,因为阿修罗,天人都可以到人间来听法,而人不能到天上去听法,所以佛才在人间出世。这一点世尊在别的经典里面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

原文:

若有说言如来生时于十方面各行七步不可信者是魔所说

若有说言菩萨生已父王使人将诣天祠。诸天见已悉下礼敬。是故名佛。复有难言天者先出。佛在于后。云何诸天礼敬于佛。作是难者。当知即是波旬所说若有经言佛到天祠。是诸天等摩醯首罗大梵天王释提桓因。皆悉合掌敬礼其足。如是经律是佛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所说者即是菩萨。

解读:很多“高僧大德”都不信世尊释迦牟尼生时于十方面各行七步,不信世尊释迦牟尼能离地行走,所以都变成了魔眷属。末世众生越来越不信佛经记载,肆意诽谤而成为魔眷属。

原文:

又复如来于怨亲中其心平等。如以刀割及香涂身。于此二人不生增益损减之心。唯能处中故名如来。如是经律当知是魔之所说也

解读:如来是法性,是空相,是常,而非因为处中而称为如来。

原文:

若有自说得过人法。是则名为犯波罗夷。何以故。实无所得诈现得相故。如是之人退失人法。是名波罗夷。

解读:不能自称自己得什么与众不同的果位。

原文:

复有比丘说佛秘藏甚深经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除一阐提。

解读:如来秘藏,一是如来常住不灭,二是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唯除一阐提。

原文:

况复有犯偷兰遮罪或犯僧残及波罗夷而非罪耶,是故应当深自防护如是等法。若不守护更以何法名为禁戒?我于经中亦说,有犯四波罗夷乃至微细突吉罗等,应当苦治众生。若不护持禁戒,云何当得见于佛性?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达摩在《血脉论》中言,不需要持戒,只要见性,是魔语!达摩是颠倒语,是大魔,不持戒根本不可能见到佛性。后世达摩禅宗弟子,只求见性,不守戒律,这些人都造下地狱之罪。

原文:
若有说言我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有佛性故。有佛性者必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我今已得成就菩提。当知是人则名为犯波罗夷罪。何以故。虽有佛性以未修习诸善方便。是故未见。以未见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禅宗达摩在《血脉论》中,宣说:即心是佛,自己的心就是佛,佛不礼佛,所以禅宗弟子不用礼佛。这就是犯波罗夷罪,因为他已经把自己当作佛了。

 原文:

投渊赴火。自坠高岩。不避险难。服毒断食。卧灰土上。自缚手足。杀害众生。方道咒术。旃陀罗子、无根、二根及不定根、身根不具。如是等辈如来悉听出家为道。是名魔说。

若有说言听着摩诃楞伽。一切种子悉听贮畜。草木之属皆有寿命。佛说是已便入涅槃。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即是魔之所说。

我唯听食五种牛味及油蜜等。听着革屣憍奢耶衣。我说四大无有寿命。若有经律作是说者。是名佛说若有随顺佛所说者。

解读:旃陀罗子即屠夫之子,无根即没有男根,二根指男女生殖器都有,不定根就是可以男女变化的,这些人不能作佛弟子。不能储存植物种子。草木没有生命,故除草不是杀生。地、水、火、风都没有生命。各种以自杀或杀人能解脱之说都是魔说,辟谷断食修道都是魔说。

原文:

善男子。所言苦者不名圣谛。何以故。若言苦是苦圣谛者。一切牛羊驴马及地狱众生应有圣谛。

解读:修苦行,不名修行,密宗所谓修苦行消罪之说是魔说。当然修道有苦的经历,但并非苦就是修道。要看你为何而苦,如果辛苦修佛塔,那有功德,如果是跑马拉松或者干农活,那个苦就不是修道。

原文:

佛告迦叶,善男子,谓四倒者

于非苦中生于苦想,名曰颠倒。非苦者名为如来,生苦想者,谓于如来无常变异。若说如来是无常者,名大罪苦。若言如来舍此苦身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是名非苦而生苦想,是名颠倒。我若说言如来常者即是我见,以我见故有无量罪,是故应说如来无常。如是说者我则受乐,如来无常即为是苦,若是苦者云何生乐,以于苦中生乐想故,名为颠倒。

无常者名不修空,不修空故寿命短促。若有说言不修空寂得长寿者,是名颠倒,是名第二颠倒。

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间之人说佛法无我,是名我中生无我想。若言佛法必定无我,是故如来敕诸弟子修习无我,名为颠倒,是名第三颠倒。

若有说言如来无常是杂食身,乃至筋骨系缚之身,法僧解脱是灭尽者,是名颠倒。不净净想名颠倒者,若有说言我此身中无有一法是不净者,以无不净定当得入清净之处,如来所说修不净观,如是之言是虚妄说,是名颠倒,是则名为第四颠倒。

如来亦尔。为修空故说言诸法悉无有我。

解读:认为如来(法身)是苦,是无常者,这是颠倒,此说之人受大罪苦。如果说如来无常,是乐,那也是颠倒,因为无常就是苦,只有常(永存)才是乐。佛法为引导小乘声闻脱离生死故,说无我,以无我才能证空性,证空性才能解脱,故无我是解脱生死的方便法门,而不是佛法究竟真理。而其实佛法是有我的,这个我就是佛性,所以佛法真理是有我。这个我(佛性)是不灭的,即使涅槃,这个我也不灭。如果以这个我(佛性)本自清净的理由而否定需要修不净观(如禅宗),那也是颠倒,因为你还没有证到空性,还没有解脱生死,还没有成就不死法身。

原文: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能得见,如彼宝藏贫人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

解说:如来在众生中秘藏了佛性,这个佛性就是真正的“我”,但因为被众生无量劫来的烦恼所覆盖,所以自己并不知道。一切众生都看不见自己的佛性(只有佛能看见)。

 原文:

如来秘藏其味亦尔。为诸烦恼丛林所覆。无明众生不能得见。一味者喻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畜生饿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佛性雄猛难可沮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无能沮坏烧灭。虽不可坏然不可见。若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乃证知。以是因缘无能杀者
 解读:如来秘藏的佛性化生出一切众生之心,佛性即(神)佛之灵。

原文: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无杀者应当无有不善之业。

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

解读:很多禅宗人士以人人都有清净佛性之理由否定有罪业,而不予持戒。此处世尊完全否定了禅宗者魔论。

原文:

出世我相名为佛性,如是计我是名最善。

解读:佛性即是我相。但此我相为空相,即无相,无相不等于无,而是无法形容而已。即“道非道”之意。

《大般涅槃经》 第八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五

原文:
善男子。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迦叶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何缘说方等经。譬如甘露亦如毒药。

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

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

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

解读:如果不知道自己有佛性而修方等大乘经典就有可能会中毒,因为大乘方等修也是以“无我”为基础而修。如果真以为什么都没有了,否定有佛性,否定佛是永存的,那么就中毒了。如果知道有“佛性”“有我”,但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相无所得,那么就不会中毒。

原文:

迦叶汝今当,善分别三归,如是三归性,则是我之性
若能谛观察,我性有佛性,当知如是人,得入秘密藏
知我及我所,是人已出世
归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天神
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归依圣僧者,不求于外道
如是归三宝,则得无所畏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为欲化度声闻凡夫故分别说三归异相。善男子,若欲随顺世间法者,则应分别有三归依。

解读:佛之性即是佛性,如同水中有咸味则能提炼出盐出来,有佛之性则必能成佛。佛性幻化为万法,法僧皆是佛性所化,所以三归依等无差别。为随顺世间而有三归依。

原文:

亦令众生于我身中起塔庙想礼拜供养。如是众生以我法身为归依处。

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为欲化度诸世间故。种种示现差别之相如彼梯橙。是故汝今不应受持如凡愚人所知三归差别之相。

我今亦当广为众生显扬如是如来秘藏。亦当证知真三归处。若有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其人则能自然了达三归依处。何以故。如来秘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说是经典者。皆言身中尽有佛性。如是之人则不远求三归依处。何以故。于未来世我身即当成就三宝。是故声闻缘觉之人及余众生皆依于我恭敬礼拜。善男子。以是义故应当正学大乘经典。迦叶复言。佛性如是不可思议。

解读:归依佛性就是成就三归依,佛性即文殊即法,佛性即普贤菩萨,即僧。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都是如来佛的灵,佛就是法和僧的本源,故皈依佛性就是皈依如来佛。

原文: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常为一切烦恼所覆不可得见。是故我说众生无我。若得闻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则见佛性。如象牙花。虽闻契经一切三昧。不闻是经不知如来微妙之相。如无雷时象牙上花不可得见。闻是经已即知一切如来所说秘藏佛性。喻如天雷见象牙花。闻是经已即知一切无量众生皆有佛性。以是义故说大涅槃。名为如来秘密之藏。

解读:佛说无我是因为众生还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佛说“有我”是因为众生已经知道有佛性,所以有我和无我并无根本性的区别。有因缘故说有我,有因缘故说无我。

原文:

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所有佛性。如来既说即便少见。是菩萨摩诃萨既得见已。咸作是言。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为无我之所惑乱。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

十住菩萨虽于己身见如来性未能审定亦复如是。
十住菩萨于己身分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
十住菩萨于己身分见如来性亦复如是不大明了。善男子。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难得知见。唯佛能知。非诸声闻缘觉所及。善男子。智者应作如是分别知如来性。

原文:

今日如来所说真我。名曰佛性。如是佛性。

解读:佛性即是真我,即是魂魄合一后的本妙圆心。

原文:
善男子,所有种种异论咒术言语文字,皆是佛说非外道说。

解读:万法皆是如来变化出来的,只是众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原文:

和者如来世尊,为诸众生雨大法雨,所谓世间咒术经书,是故名和。

解读:耶和华即是如来世尊。耶为水,为滴水观世音,华为观为大势至菩萨,和即如来法身。

原文:

譬如世间为恶之者名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

解读:善者为佛性即文殊菩萨,至善者就是如来,如来即是无极和太极,太极即是玉清元始天尊,故清朝创始国君为满族人皇太极。清朝最后由慈禧收尾于宣统溥仪,慈禧自称为老佛爷,末世玉清元始天尊即慈氏弥勒佛。清朝十一代皇帝就代表“清”字有十一画,溥者广大之意,仪者两仪之意,两仪就是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末世大势至再来就是弥勒菩萨,其名为清。宣统溥仪就是世尊如来派两仪来宣布弥勒佛即主耶稣要统一全球。这段清朝的历史就印证世尊说的这句话,就是预言,并非说皇太极就是如来。

原文:

如是善男子,虽修一切契经诸定,未闻如是大涅槃时,咸言一切悉是无常。闻是经已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即能利益一切人天。何以故?晓了自身有佛性故,是名为常。

解读:唯有本经直说人人皆有佛性,听闻本经,知道自身有佛性,必走上成佛不退之路。而其他一切契经都说无我、无常。

《大般涅槃经》 第九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六

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何以故。以须弥山障故不现。其月常生性无出没。如来应正遍知亦复如是。

阎浮提人若见月初皆谓一日起初月想。见月盛满谓十五日生盛满想。而此月性实无亏盈。因须弥山而有增减。

解读:我们看不见月亮于西方沉没不见,是因为地球挡住月亮了,并非月亮隐身了。月亮的盈亏也是因为须弥山挡住太阳光的缘故,其实月亮总是一样圆的,只是被须弥山(地球高山)挡住太阳光,且因为反射月光的多少不同而显示盈亏(即圆月或残月)。

原文:

如来亦尔于阎浮提或现初生或现涅槃。现始生时犹如初月一切皆谓童子初生。行于七步如二日月。或复示现入于书堂如三日月。示现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无量众生魔众。如十五日盛满之月。或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严而现涅槃喻如月蚀。如是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蚀啖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

解读:如来出现于世,如同月亮,众生智慧不同所见就不同,不同时段所见也不同,如同月亮本身并不变化,只是对太阳光反射的多少不同而被人们看见不同形状的月亮,如来法身如同月亮,本身并不变化,只是在众生眼里显现虚幻的变化而已。

原文:

复次善男子。譬如日出众雾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出兴于世。若有众生一经耳者悉能灭除一切诸恶无间罪业。是大涅槃甚深境界不可思议。

复次善男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一切诸明所不能及。大涅槃光亦复如是。于诸契经三昧光明最为殊胜。诸经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何以故。大涅槃光能入众生诸毛孔故。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缘。是故复名大般涅槃。

解读:在此再次阐述此经能消除一切诸恶无间罪业,再次阐述本经于诸契经三昧光明最为殊胜,也就是说增长智慧最为第一。

 原文:
佛言善男子。除一阐提。其余众生闻是经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缘。法声光明入毛孔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方乃得闻大涅槃经。薄福之人则不得闻。

佛告迦叶。若有闻是大涅槃经。言我不用发菩提心诽谤正法。是人即于梦中见罗刹像心中怖懅。罗刹语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是人惶怖觉已即发菩提之心。是人命终若在三恶及在人天。续复忆念菩提之心。当知是人是大菩萨摩诃萨也。以是义故。是大涅槃威神力故。能令未发菩提心者作菩提因。善男子。是名菩萨发心因缘非无因缘。

一阐提辈亦复如是。虽闻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终不能发菩提心牙,若能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断灭一切善根,如彼焦种不能复生菩提根牙。

解读:除一阐提外,众生一闻此经,就能很快发菩提心,走上成佛之路。

什么是一阐提?

《大般涅槃经.一切大众所问品》,纯陀问佛: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麤恶言,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

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於佛正法,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

若复说言:无佛、法、众。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

《大般涅槃经.梵行品》云: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

《大般涅槃经.德王品》云:「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

简而言之,就是不信神佛,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为一阐提;或虽然信有神佛,有因果轮回,但诽谤正法,自知犯了重罪而不发露忏悔改过者。

原文:
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能除一切众生恶业四波罗夷五无间罪。若内若外所有诸恶诸有未发菩提心者。因是则得发菩提心。何以故。是妙经典诸经中王。如彼药树诸药中王。若有修习是大涅槃及不修者。若闻有是经典名字。闻已敬信,所有一切烦恼重病皆悉除灭。唯不能令一阐提辈安止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彼妙药虽能疗愈种种重病。而不能治必死之人。

若有众生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虽有烦恼终不为此烦恼所污。

解读:如果敬信本经,则能除一切恶业(除一阐提),治疗一切烦恼和各种重病,但要通过护持正法,为法舍身才能实现。又修大涅槃经,(未舍身)虽然有烦恼,但此烦恼不会阻挡你的成佛之路,能保证自己不断积累功德,而不会有损减功德,因为本经能消除一切罪,所以修道者只进步,不退步,不会入三恶道,只在人道和天道之间轮回。

 原文:

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以是业缘不能生于菩提妙因。流转生死无有穷已。

解读:一阐提辈也有佛性,因为佛性就是魄中真心,人人都有魄,故人人都有真心。

原文:
一切契经禅定三昧亦复如是。能治一切贪恚愚痴诸烦恼病。能拔烦恼毒刺等箭。而不能治犯四重禁五无间罪。

解读:所有禅定都不能除罪,所以禅宗一味参禅,不能除罪,也就不能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犯四重禁及无间罪临命终时念是大乘大涅槃经。虽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如是经典亦为是人作菩提因。

解读:有重罪到临命终时,如同狂犬病已经发作了,再念本经,就来不及消罪了,但还是能为人作菩提因,所以要及早念诵本经。

 原文:

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嗔恚愚痴悉皆灭尽。其中虽有无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缘力故能灭烦恼而结自灭。犯四重禁及五无间闻是经已。亦作无上菩提因缘渐断烦恼。除不横死一阐提也。

解读:虽然本经能灭尽所有贪欲嗔恚愚痴,但不是一闻就灭了,而是逐步起作用,或一世或二世或三世等等。一旦遇到舍身护法的机会,就一次性灭尽所有贪欲嗔恚愚痴而脱离六道轮回了。

原文:

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为邪鬼毒恶所持。闻是经典所有诸恶悉皆消灭。如见良医恶鬼远去。

解读:读诵本经能驱邪鬼,当然要信才有用。

原文:

是大经典有丈夫相,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丈夫相,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为男子。

解读: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也称为男子,所以观世音菩萨和妙音菩萨虽然是女菩萨,而世尊常称之为“善男子”。女人也有魂魄故也有佛性。

《大般涅槃经》释义(一)

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寿命品第一

原文:

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舍室宅。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

解读:世尊将于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涅槃,在涅槃前一天宣说本经。

原文:

尔时世尊。于晨朝时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明杂色。青黄赤白颇梨马瑙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乃至十方亦复如是。其中所有六趣众生遇斯光者。罪垢烦恼一切消除。

解读:世尊如来用光为众生消罪和去烦恼,就是圣经里说的用“圣灵和火”洗礼。

《马太福音》3:11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原文:

尔时欲界魔王波旬。与其眷属诸天婇女。无量无边阿僧祇众。开地狱门施清冷水。因而告曰。汝等今者无所能为。唯当专念如来应正遍知。建立最后随喜供养。当令汝等长夜获安。时魔波旬于地狱中。悉除刀剑无量苦毒。炽然炎火注雨灭之。

解读:

那么为什么魔王波旬“开地狱门施清冷水”和“于地狱中,悉除刀剑无量苦毒”?这个魔王波旬岂不也是大慈大悲?世上其实没有魔王,魔王波旬就是普贤菩萨的地狱分身,是用来考验众生的考官,如今称钓鱼执法。

原文:

我等尔时当为是人除灭怖畏。说如是咒

啅抧吒吒罗啅抧 卢呵隶 摩诃卢诃隶 阿罗 遮罗 多罗 莎呵

是咒。能令诸失心者怖畏者说法者不断正法者。为伏外道故。护己身故。护正法故。护大乘故。说如是咒。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无恶象怖。若至旷野空泽崄处不生怖畏。亦无水火师子虎狼盗贼王难。世尊。若有能持如是咒者。悉能除灭如是等怖。世尊。持是咒者我当护之如龟藏六。世尊。我等今者不以谕谄说如是事。持是咒者我当至诚益其势力。唯愿如来。哀受我等最后供养。尔时佛告魔波旬言。我不受汝饮食供养。我已受汝所说神咒。为欲安乐一切众生四部众故。佛说是已默然不受。

解读:从这里看魔王波旬也有护持佛法的时候。所以魔王波旬并非总是破坏佛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

寿命品第一之二

原文:

如来已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无有食身烦恼之身,无后边身,常身、法身、金刚之身。

汝今已作长寿因缘能知如来是常住法、不变异法、无为之法。

汝今实谓如来正觉受斯食耶、然我定知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非为食身。

解读:本经是接着《法华三经》后面宣讲的,在《法华经》里世尊已经告诉大家他无量阿僧祇劫前就已经成佛,而佛不是我们看见那个要吃饭的身体,而是永生不死的法身如来。法身如来是不吃饭的,我们看见的那个吃饭的如来是色身,是幻相,是假相。是被法身如来摄持的色身,是为了度众生而显像出来的。

原文:

纯陀。我今受汝所献供养。为欲令汝度于生死诸有流故。若诸人天于此最后供养我者。悉皆当得不动果报常受安乐。

解读:因为纯陀是佛的最后供养者,所以功德无量而将成就八地菩萨的果位,即不动地菩萨,八地菩萨已经脱离六道轮回,故说“度于生死诸有流”

原文:

云何如来得受安乐。世尊。譬如医王善解方药。偏以秘方教授其子。不教其余外受学者。如来亦尔。独以甚深秘密之藏偏教文殊。

解读:这里说明文殊菩萨是如来之子,为法王子,是智慧之独子。“独以甚深秘密之藏偏教文殊”说明文殊菩萨独获得如来秘藏之智慧,文殊菩萨就是佛性,如来之长子普贤菩萨就是文殊菩萨的灵身。

原文:

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解读:其实如来并不涅槃,而假名涅槃。如来已经解脱,没烦恼,有法身,非食身,有般若智慧。如来有三个秘密,第一,非真涅槃之解脱法门,第二,非真涅槃之法身,第三,非真涅槃之大般若智慧。三个合为伊字三点(即∴),如同品字。

原文:

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若有精勤修习之者。能除一切欲界欲爱、色无色爱、无明憍慢及无常想。

解读:无常想是修行的基础,因为明白无常,明白有生老病死,所以才会修行。因为明白一切都无常,所以就会逐步除掉贪爱之心。

原文:

世尊。如七叶花无有香气。是身亦尔无我无主。我等如是心常修习无我之想。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无我我所。汝诸比丘应当修习。如是修已则除我慢。离我慢已便入涅槃。世尊。譬如鸟迹。空中现者。无有是处。有能修习无我想者而有诸见。亦无是处。

解读:从无常想而见空性,从见空性后修无我无法,即去我执和法执,如此除去我慢即可入小乘涅槃。

原文:

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槃义。净者是法义。

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

解读:小乘阿罗汉以无我无法,去我慢而涅槃,入大乘则要成佛,佛才是我,永存的是佛法身,佛的快乐就是涅槃,万法本空,本自清净。万法本是幻相,故无我,幻相终将破灭,故有我则有生死,声闻缘觉没有成佛,没有成就如来法身,故不是常。

世俗也说“常、乐、我、净”,但他们所说“常、乐、我、净”的本义非世尊所说的“常、乐、我、净”,世尊为了方便人们抛弃世俗邪见而故意宣说“无常、苦、无我、涅槃”,以此能帮助人们去除三毒,去掉烦恼而脱离六道轮回。所以“无常、苦、无我、涅槃”非是真实义,而只是方便说法,修大乘成佛是“常、乐、我、净”境界。所以“无我”是小乘涅槃之法,是脱离六道轮回之法,而“有我”是究竟成佛之法。

“我”即魂魄合一后所生成的本妙圆心,即佛性,即魄中真心,真心分离出魂(凡心),魂被灵拉着走被六尘所诱惑就成了妄想心,心即非合一的魂魄所属。
“常”即是法身,即是真心,即是本妙圆心。

原文:

诸法无我,实非无我。何者是我?若法是实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变易者,是名为我。

解读:诸法都是佛性所幻化,幻化之诸法其实都是佛性真心。就如浪花是海水幻化,浪花虽然称为“花”其实不是花,而是海水。所以浪花是假的,故称无我,而浪花的本质是海水,故海水为浪花之真我。众生亦如此,众生的本质都是佛性真心。真心时如来佛法身所变化而来,故诸法也都是佛法身所幻化而来。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卷

寿命品第一之三

原文:

若以法宝付嘱阿难及诸比丘不得久住。何以故。一切声闻及大迦叶悉当无常。如彼老人受他寄物。是故应以无上佛法付诸菩萨。

解读:小乘罗汉没有证到无生法忍,还没有成就法身,所以还是无常身,只有法身才是不坏身。

原文:

我涅槃已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征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

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灭尽。又如壮人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生长,

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呵责驱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驱遣呵责举处,是我弟子真声闻也。

解读:护法者要“驱遣呵责征治”坏法者,就是要驱赶出门,大声训斥,惩罚处理,坏法者就如同毒树,一定要砍倒驱离,以免害人。如果不这么做,就不符合佛法,就不是佛的真声闻弟子。所谓坏法,一是破坏戒律,二是宣传邪法或曲解佛法。

护法者福德无量,但护法者自己必须要持戒,而且自己要明白正法。

原文:

毁谤正法及一阐提,或有杀生乃至邪见及故犯禁,我于是等悉生悲心同于子想如罗睺罗。

我今四子就君受学,假使三子病杖而死,余有一子必当苦治要令成就,虽丧三子我终不恨。迦叶,是父及师得杀罪不?不也世尊,何以故?以爱念故为欲成就,无有恶心,如是教诲得福无量。

解读:世尊等视众生如同其子罗睺罗,不等于就不惩治犯戒弟子。等视就是人人平等,不仅仅是成佛的权利平等,奖励依据也平等,律法也平等。无纪律、奖励和惩罚不分明,则弟子们无以达到成佛的目的地。

原文:

如是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复次迦叶。譬如阿耨达池出四大河,如来亦尔出一切命。

解读:万法都是如来幻化出来的,一切万物包括天地和虚空本质上都是如来,所以一切万物以及天地虚空的寿命都在如来的寿命里面,如来造天地,故如来寿命远超天地,故说如来寿命无量。

从这里可见,虚空、宇宙、天地,万物都是如来造的。“如来出一切命”就是如来造一切。

原文:

如来此身是变化身非杂食身,为度众生示同毒树,是故现舍入于涅槃。

解读:如来的肉身是如来幻化出来的,当然我们普通人看起来就有释迦摩尼出生、学道和觉悟,其实那些都是幻化。如来肉身是如来变化出来的,所以可以让这个肉身死,也可以不死,但是世尊为了让人们相信肉身如同毒树而示现涅槃。

这是为了教育弟子们不要在意这个肉身,声闻弟子要明白“万有”皆是无常,要修“空”和“无我”以解脱,大乘弟子要求证“法身”永存不灭。

原文:

复次善男子。应当修习佛法及僧而作常想。是三法者。无有异想。无无常想。无变异想。若于三法修异想者。当知是辈清净三归则无依处。所有禁戒皆不具足。终不能证声闻缘觉菩提之果。

解读:佛法僧为众生真实皈依处,故要把佛法僧都认为是常,否则皈依处就成了虚幻。万法都是如来佛所化,故佛法僧皆是常。

原文:

善男子。如来善修如是平等于诸众生同一子想。如是修者。是名菩萨修平等心于诸众生同一子想。善男子。菩萨如是修习此业得寿命长。亦能善知宿世之事。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汝今善能护持正法。如是护法不欺于人。以不欺人善业缘故。而得长寿善知宿命。

解读:修平等心,护持正法就可长寿并获得宿命通。

大般涅槃经金刚身品第二

原文

尔时世尊复告迦叶。善男子。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

如来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无有足迹。无知无形毕竟清净无有动摇。

无寂不寂。无热不热。不可睹见,无有相貌。

迦叶。如是功德成如来身。非是杂食所长养身。迦叶。如来真身功德如是。云何复得诸疾患苦。危脆不坚如坏器乎。迦叶。如来所以示病苦者。为欲调伏诸众生故。善男子。汝今当知。如来之身即金刚身。汝从今日常当专心思惟此义莫念食身。亦当为人说如来身即是法身。

解读:佛是法身,不是吃饭喝水的肉身,此法身永存不灭,是清净空性,如如不动,是金刚身,没有病苦,没有能破坏法身者。法身没有相貌,无人能看见。世尊之所以显示肉体生病是为了让众生明白肉身必有生、老、病、死的道理。

《金刚经》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有三十二相的色身佛不代表如来实相,只是如来法身的幻化,八地以上菩萨都可以变化出三十二相的佛身来。“是心是佛”这里的“佛”是三十二相之佛,非法身佛,这个三十二相之佛是忆念观想出来的,所以念佛时在要在心里观想佛。“是心作佛”说明三十二相的佛是自己的心造出来的,“是心是佛”说明这个心也是幻化出来的,是如来法身造出来的。

禅宗龙树曲解《观无量寿经》之“是心是佛”,把这个色身“佛”曲解为“法身佛”而发展为“即心即佛”之禅宗魔论,以此欺骗无数佛门弟子。

原文:

佛言。迦叶。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是金刚身。迦叶。我于往昔护法因缘。今得成就是金刚身常住不坏。善男子,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剑弓箭鉾槊,守护持戒清净比丘。

解读:护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仪,以武力护持“持戒清净比丘”,这是成就金刚不坏身的快捷法门。

原文:

若有比丘随所至处供身趣足。读诵经典思惟坐禅。有来问法即为宣说。所谓布施持戒福德少欲知足。虽能如是种种说法。然故不能作师子吼。不为师子之所围绕。不能降伏非法恶人。如是比丘不能自利及利众生。当知是辈懈怠懒堕。虽能持戒守护净行。当知是人无所能为。

解读:作为比丘,不应该只顾自己持戒修行,而要广为传法,并应该降服邪教徒和恶人,让他们转为正法修持。这与世尊教导不说别的法师好恶是不矛盾的,所谓说法师好恶,比如说其所教法门是否殊胜,比如说他教学法是否恰当,比如批评他人品性格好恶等等。又如背后说他犯戒和所传非法。而护持正法者是要当面去呵责和纠正其错误,而不是背后议论。

世尊在世时,很多比丘发现其他比丘如果有犯戒行为或曲解经典,就立即告知世尊教育、处罚或呵责犯戒或曲解经典的比丘。有世尊在的时候,一切交世尊处理,有善知识师父在的时候交给师父处理。

如果自己没有证到五蕴皆空的空性境界,那么自己都六根不净,自己都还有贪嗔痴,那是没有智慧去判断别人的对与错,只能按世尊的律法要求自己和别人。

原文:

涅槃经中制诸比丘。不应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若有比丘。畜如是等不净之物。应当治之。如来先于异部经中说。有比丘畜如是等非法之物。某甲国王如法治之驱令还俗。

解读:这是世尊在涅槃前所制的律法,不能以任何理由私自废除。可是如今的和尚绝大部分都发工资,都存钱,还种地,这是犯戒的行为。西藏在解放前还是农奴制度,所以喇嘛和活佛们都畜养奴婢,都是犯戒。故此金刚密迹菩萨以魔身份出世的毛泽东废除农奴制度。

原文:

若有比丘,能作如是师子吼时,有破戒者闻是语已,咸共嗔恚害是法师,是说法者,设复命终故名持戒自利利他。以是缘故我听国主群臣宰相诸优婆塞护说法人,若有欲得护正法者,当如是学。

解读:法师护持戒律,呵责犯戒者,则必然会被犯戒者伤害,所以世尊特别允许国王、大臣、宰相和居士们护持正法,非出家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武力护持正法,由此而得无量功德。

原文:

化众生已然后乃于娑罗双树入般涅槃,佛涅槃后正法住世无量亿岁,余四十年佛法未灭。尔时有一持戒比丘,名曰觉德,多有徒众眷属围绕能师子吼。颁宣广说九部经典,制诸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非法之物。尔时多有破戒比丘,闻作是说,皆生恶心执持刀杖逼是法师。是时国王,名曰有德,闻是事已为护法故,即便往至说法者所,与是破戒诸恶比丘极共战斗,令说法者得免危害。王于尔时身被刀剑箭槊之疮,体无完处如芥子许。尔时觉德寻赞王言:“善哉善哉,王今真是护正法者,当来之世,此身当为无量法器。”王于是时得闻法已心大欢喜,寻即命终生阿閦佛国,而为彼佛作第一弟子。其王将从人民眷属,有战斗者,有随喜者,一切不退菩提之心,命终悉生阿閦佛国。觉德比丘,却后寿终亦得往生阿閦佛国,而为彼佛作声闻众中第二弟子。若有正法欲灭尽时,应当如是受持拥护。迦叶,尔时王者则我身是。说法比丘迦叶佛是。迦叶,护正法者,得如是等无量果报。以是因缘我于今日得种种相以自庄严。成就法身不可坏身。

解读:世尊这里以自己和迦叶佛的某前世经历来证明护持正者有无量功德,而且从中可见,以武力护持正法,舍身而死的在家人之功德要大于宣讲正法而没有舍命的法师。可见舍命护持正法,功德无量,死后能够立即脱离生死轮回,能够得无生法忍成就不坏法身。

从这里还可以知道,参与护持正法者,甚至只是心生喜悦者都获得大的利益。

原文:

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

善男子,我涅槃后浊恶之世国土荒乱,互相抄掠人民饥饿。尔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是秃人辈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

善男子。是故我今听持戒人,依诸白衣持刀杖者以为伴侣,若诸国王大臣长者优婆塞等。为护法故虽持刀杖,我说是等名为持戒。虽持刀杖不应断命,若能如是即得名为第一持戒。

解读:护持正法者有两种,一种是出家人,即传法法师或护持传法法师者,他们的任务是传正法,呵责处罚犯戒者和邪徒,法师必须自己持戒,清净梵行,不得拿武器与犯戒者或恶人相斗。第二种就是诸国王大臣长者优婆塞,即各种在家居士,他们可以拿武器护持传法师,但是不得把人杀死,护持正法的居士不需要守五戒,护法为第一大事。护法者因为护法的缘故不得不犯戒,这是没有罪的,但不是因为护法的需要就不能犯戒。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是护法者就可以任意犯戒了!

因为有破坏戒律,杀害护法法师的秃人存在,所以在法师护持正法的情况下,可以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不需要躲在偏僻的山里面与自己的弟子们静修。

中国抗日时,国共战乱时,也有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而入佛门,所以毛泽东当年让和尚们都还俗还是很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不真心出家修道者还俗后必然不会想出家了,而真正想要修道的人后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就又出家了,这样就清除了一大批假和尚。

原文:

迦叶,言护法者,谓具正见能广宣说大乘经典。终不捉持王者宝盖油瓶谷米种种果蓏,不为利养亲近国王大臣长者。于诸檀越心无谄曲具足威仪摧伏破戒诸恶人等。,是名持戒护法之师,能为众生真善知识,其心弘广譬如大海。

若有比丘以利养故为他说法,是人所有徒众眷属,亦效是师贪求利养,是人如是便自坏众。

解读:护法法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正见,就是要完全明白佛法正理,自己都不明白佛法真谛,是不能成为护法法师。

二是能广宣说大乘经典,自己明白,不能广说,就不能利益大众,那也不能称为护法法师。

三是自己守戒,不为自活而做农事和厨房事等,不为利养而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只有国王大臣长者愿意来护持正法时才亲近。

四是于诸檀越心无谄曲。

五是摧伏破戒诸恶人。

(世尊在《圆觉经》中特别预告,末世众生要护持一个在家居士)

原文:

迦叶众有三种一者犯戒杂僧。二者愚痴僧。三者清净僧。

云何破戒杂僧?若有比丘虽持禁戒,为利养故与破戒者坐起行来,共相亲附同其事业,是名破戒亦名杂僧。云何愚痴僧?若有比丘在阿兰若处,诸根不利闇钝瞢少欲乞食。于说戒日及自恣时。教诸弟子清净忏悔。见非弟子多犯禁戒,不能教令清净忏悔,而便与共说戒自恣,是名愚痴僧。云何名清净僧?有比丘僧,不为百千亿数诸魔之所沮坏,是菩萨众本性清净,能调如上二部之众,悉令安住清净众中,是名护法无上大师善持律者。

解读:和尚自己持戒,如果不是为了传法或劝导其悔改,而是因为有利益而与其他犯戒的和尚在一起同事,那持戒者也就成了破戒杂僧。如果只是顾自己和自己的弟子持戒忏悔,而不劝导别的修行者持戒忏悔,而与他们一切说戒(谈戒律)和自恣(自我检举犯戒)就是愚痴僧。而清净僧就是自己能守戒,而且又能劝导破戒杂僧和愚痴僧归于正路。

 大般涅槃经名字功德品第三

原文:

尔时如来复告迦叶。善男子。汝今应当善持是经文字章句所有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名生四趣者,无有是处。

解读:在《妙法莲华经》中说,如果读诵提婆达多品,则不生三恶趣(即地狱、鬼、畜道),而这里说只要听闻《大般涅槃经》则不生四趣(即地狱、鬼、畜道和阿修罗),在六道里面只往生天上和人中。

原文:

菩萨摩诃萨云何奉持。佛告迦叶。是经名为大般涅槃。

此经如是,降伏一切诸结烦恼及诸魔性,然后要于大般涅槃放舍身命,是故名曰大般涅槃。

善男子,如来亦尔,所说种种妙法秘密深奥藏门,悉皆入于大般涅槃,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修学余经常悕滋味,若得闻是大般涅槃,悕望诸经所有滋味悉皆永断,是大涅槃能令众生度诸有流。善男子,如诸迹中象迹为最,此经如是,于诸经三昧最为第一。

解读:“降伏一切诸结烦恼及诸魔性”就是解脱,脱离六道生死轮回,但要为护持正法舍身而成就,此法能成就一切秘密法门。当然要成就一切秘密法门,不是一次舍身就能成就的。但只要一次舍身就能入菩萨八地(不动地),永生不死,就能从此走上只进不退的成佛之路。“度诸有流”就是入无生法忍,得法身,脱离生死轮回。

证万法不生,获得不生不灭之清净法身,就是大般涅槃境界,故本经称名为《大般涅槃经》

按《法华三经》修持,还要自己证空性,而按《大般涅槃经》修持则不要自己修禅证空性,只要为护持佛法舍身,那么就能死后复活(有法身就能直接化生肉体,不需要投胎,化生就是复活)而到达菩萨八地,到了八地菩萨境界,自然见空性和成就四禅九定及其他三昧,所以说“于诸经三昧最为第一”。本经是唯一有不需要修禅定而得禅定诸境界的法门,是世尊为末世无法修禅定的多欲众生所留下的最为快捷简便的秘密法门。这个种舍身成就法门就是《圣经》中的末世成就永生的法门。

《启示录》20:4 我又看见几个宝座,也有坐在上面的,并有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们。我又看见那些因为给耶稣作见证,并为 神之道被斩者的灵魂,和那没有拜过兽与兽像,也没有在额上和手上受过它印记之人的灵魂,他们都复活了,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原文:

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是为八味具足。具是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槃若诸菩萨摩诃萨等安住是中。复能处处示现涅槃。是故名为大般涅槃。

解读:《大般涅槃经》能让人获得不死清净快乐法身,而成为法身大士。

《大般涅槃经》 第四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一

原文:

佛复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

我宁抱是炽燃火聚。终不敢于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及秘密藏。谤言云是波旬所说。

终不说言,如来法僧是无常也。若闻他说亦不信受,于此说者应生怜愍。如来法僧不可思议,应如是持。自观己身犹如火聚,是名自正。

声闻弟子生变异想谓佛如来真实灭度,然我真实不灭度也,如汝远行未还之顷汝之恶子便言汝死,汝实不死。诸菩萨等说言如来常不变易,如汝善子不言汝死。以是义故,我以无上秘密之藏付诸菩萨。善男子,若有众生谓佛常住不变异者,当知是家则为有佛,是名正他。

解读:自正就是不诽谤一切佛经,不说佛法僧是无常。正他就是宣说佛是常住不灭的、永生不死的。

原文:

夫食肉者断大慈种。

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复食一切肉也。迦叶。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生恐怖。

解读:不许吃肉是世尊临涅槃时所制定的根本戒律。

原文:

一切众生闻其肉气,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陆空行有命之类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萨不习食肉,为度众生示现食肉,虽现食之其实不食。

解读:这里的“菩萨”指世尊成佛以前的自己,而不是说修大乘的菩萨就可以吃肉。即使作为大乘菩萨,要同事摄受食肉的犯戒者,那也得有两个条件,第一,要证到八地以上的菩萨,已经可以按般若波罗蜜多修持。第二,既然同事摄受犯戒者,那么必须最后引导犯戒者忏悔而与自己一起归于持戒之正法。

原文:

于像法中当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读诵经,贪嗜饮食长养其身,身所被服粗陋丑恶,形容憔悴无有威德,放畜牛羊担负薪草,头须发爪悉皆长利,虽服袈裟犹如猎师,细视徐行如猫伺鼠。

解读:这跟达摩的形像比较像,达摩出生在像法时期,达摩留胡须,达摩禅宗弟子自己种地、打柴、烧饭。达摩鼓吹不要持戒,不要看经书。达摩《血脉论》摘录如下:;

“佛不度佛,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宣称自心是佛,自己就是佛,所以自己不用拜佛、念佛、持戒)

“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子弟”(诽谤如来)

“用体本来空,名言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诽谤佛经)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鼓吹不用读诵经典)

原文:

尔时复有诸沙门等,贮聚生谷受取鱼肉,手自作食,执持油瓶宝盖革屣,亲近国王大臣长者,占相星宿勤修医道畜养奴婢,金银琉璃车马瑙颇梨真珠珊瑚虎珀璧玉珂贝,种种果蓏学诸伎艺,画师泥作造书教学,种植根栽蛊道咒幻,和合诸药作倡伎乐,香花治身樗蒱围棋学诸工巧。若有比丘能离如是诸恶事者。当说是人真我弟子。

解读:如今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东南亚和日本的和尚,西藏的喇嘛都吃肉。中国的和尚们都发工资,自己种地,自己买米烧饭烧菜。和尚们当画家,书法家,写小说剧本,建立武术队,乐队,建立世俗学校,医院等等。把本来是世俗之人,为在家居士所干的事情都抢着干了,那还不如还俗呢,何必出家?这些都是犯戒的有罪和尚。

护持正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护持戒律,第二就是护持宣讲真实经义,并呵责非法。所谓护持必与非法斗争,没有斗争不能称护持。对于佛教经典的真实经义,只有智慧之人才能听明白,所以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但是戒律是人人都能明白的,所以世尊在此把佛弟子将来会犯的律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后世法师可以依此护持戒律,依此呵责驱遣惩罚犯戒之人。《大般涅槃经》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讲戒律,依此作为将来的护法师护持戒律的依据。有护法师才有护法众生,才能成就众生解脱而永生不死。

原文:

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随顺世间示现入胎。善男子,此阎浮提林微尼园,示现从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东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阿修罗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见已惊喜生希有心,而诸人等谓是婴儿,而我此身无量劫来久离是法。如来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脉骨髓之所成立,随顺世间众生法故示为婴儿。

示入学堂修学书疏。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具足成就。遍观三界所有众生无有堪任为我师者。为欲随顺世间法故示入学堂故名如来应正遍知。

解读:世尊不是肉身,是法身,为了不惊吓世人而让世人将来不敢亲近,所以故意示现与世人同样的出生及成长和学习经历。

原文:

我于阎浮提示现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众人皆谓是阿罗汉果易得不难。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成阿罗汉果,为欲度脱诸众生故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摧伏众魔。

解读:可见要得阿罗汉果不容易,世尊的很多声闻弟子其实久远劫以前就是阿罗汉了和大菩萨了,只不过来助世尊传法而示现得阿罗汉,所以修道是长久的事情。

原文:

头痛腹痛背痛木枪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杨枝等,众皆谓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无此事。我足清净犹如莲花,口气净洁如优钵罗香,一切众生谓我是人,我实非人

解读:世尊示现有很多病,其实世尊根本就不会有病,只是为了方便教育弟子们才示现有病,世尊并非由人修成佛的,而本就是自有永有,永存不灭的神,故世尊非人,佛法身并不是由人修成的。

原文:

我虽在此阎浮提中数数示现入于涅槃。然我实不毕竟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真实灭尽。而如来性实不永灭,是故当知是常住法不变易法。

解读:“数数”就是常常的意思,世尊常常到人间来示现成佛然后又示现涅槃,所以如来虽然涅槃,但其实不灭,也就是说如来佛是永生不灭的。

原文:

我又示现于阎浮提女身成佛,众人皆言,甚奇女人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毕竟不受女身,为欲调伏无量众生故现女像,怜愍一切诸众生故,而复示现种种色像。

解读:《妙法莲华经》里成佛的龙女就是如来示现,“如来毕竟不受女身”就是女人不能成佛之意。

原文:

若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大般涅槃,能示如是神通变化而无所畏。

解读:安住大般涅槃即是无生法忍,即得法身,即成为能够神通变化的法身大士。

《大般涅槃经》 第五卷

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原文:

善男子。阎浮提内众生有二。一者有信二者无信。有信之人则名可治。何以故。定得涅槃无疮疣故。是故我说治阎浮提诸众生已。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除一阐提余悉治已。是故涅槃名无疮疣。

何等名为一阐提耶。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

犯重禁者不成佛道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若于佛正法中心得净信。尔时即便灭一阐提。若复得作优婆塞者。亦得断灭于一阐提。犯重禁者灭此罪已则得成佛。

解读:不信佛,不信佛语,就称一阐提。断灭一切善根称为一阐提,一阐提人不能脱离生死苦海。但一阐提人只要净信佛法,则变为非一阐提了。

原文:

又解脱者名断一切有为之法。出生一切无漏善法。断塞诸道所谓若我无我非我非无我。唯断取着不断我见。我见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又解脱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无所有。无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计解脱。而是尼犍实无解脱故名空空。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脱。

不可说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则不得有常乐我净。若言不空谁受是常乐我净者。以是义故不可说空及以不空。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

解读:这里世尊第一次提出佛性一词,小乘说“无我”,大乘说“有我”,这个“我”就是佛性,佛性就是跟如来特性完全一样的神之灵,常存不灭,其相本空,其实就是佛(神)的智慧之灵,就是兑卦之灵,就是文殊菩萨。

不可说简单地说如来是空或不是空,如来空一切有,但如来有“常乐我净”,这个不空。“我”即法身,如来法身不灭,不空。法身如同虚空,故非有,即不能用任何有形色的东西或任何概念来形容。

原文:

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又解脱者名曰离爱,譬如有人爱心悕望释提桓因大梵天王自在天王。解脱不尔若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

解读:这里的“爱”指贪爱,指喜爱。

原文:

涅槃者即是无尽。无尽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决定。决定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读:所以见佛性即是成佛。

原文:

莫供养我当供养僧。若供养僧则得具足供养三归。摩诃波阇波提即答我言。众僧之中无佛无法。云何说言供养众僧。则得具足供养三归。我复告言。汝随我语则供养佛。为解脱故即供养法。众僧受者则供养僧。善男子。是故三归不得为一。

解读:佛法僧都是空相,都是实相,都是如来之灵,佛法身是常,故佛法僧都是常,明白此理,那么供养僧即是供养三归。同时,遵守佛的戒律,信奉佛之语(佛经中),就是供养佛,按佛法修行以解脱就是供养法。

原文:

迦叶复言,不生不灭是解脱耶。如是如是善男子不生不灭即是解脱,如是解脱即是如来。

解读:不生不灭就是涅槃,“不生”指万法不生,万法本空,有相皆是幻,既然没有“生”自然就没有灭。

 

《无量义经》释义

德行品第一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金轮银轮诸转轮王。国王王子国臣国民。国士国女国大长者。各与眷属百千万数而自围绕。来诣佛所头面礼足绕百千匝。烧香散华种种供养。供养佛已退一面坐。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遍观众坐各定意已。与众中八万菩萨摩诃萨俱。从坐而起来诣佛所。头面礼足绕百千匝。烧散天华天香天衣天璎珞天无价宝。从于空中旋转来下。四面云集而献于佛。天厨天钵器。天百味充满盈溢。见色闻香自然饱足。天幢天幡天幰盖天妙乐具。处处安置作天伎乐。娱乐于佛。即前胡跪合掌。一心俱共同声。说偈赞言。

解读:大庄严菩萨摩诃萨及八万菩萨摩诃萨以偈赞叹世尊功德。

说法品第二

原文: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门。名为无量义。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六趣备诸苦毒。无量亿劫不能自出。菩萨摩诃萨如是谛观。生怜愍心发大慈悲将欲救拔。又复深入一切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异如是法。法相如是灭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恶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异灭者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复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如是观已。而入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真实相已。所发慈悲明谛不虚。于众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复为说法。令诸众生受于快乐。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修一法门无量义者。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群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解读:无量义即空义,故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其性本空,无相,故诸相归于一相即无相,也称实相。因为众生无明颠倒而有无量义,无量相。以空义入无量义,救度众生,如同庖丁解牛,无有障碍。因为万法皆空,众生本空,众生本自涅槃,故人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世尊在讲《妙法莲华经》开示“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妙义时,先说《无量义经》,而且受持《妙法莲华经》者,也必须先证空性或明白“诸法性空”的真相,这也是大乘的基本思想。

原文:

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显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

解读:因为众生性欲有差别,而说法有差别,世尊此处为后面《妙法莲华经》“三乘归一”埋下伏笔,

十功德品第三

原文:

佛言。善男子。第一是经。能令菩萨未发心者发菩提心。无慈仁者起于慈心。好杀戮者起大悲心。生嫉妒者起随喜心。有爱著者起能舍心。诸悭贪者起布施心。多憍慢者起持戒心。嗔恚盛者起忍辱心。生懈怠者起精进心。诸散乱者起禅定心。于愚痴者起智慧心。未能度彼者起度彼心。行十恶者起十善心。乐有为者志无为心。有退心者作不退心。为有漏者起无漏心。多烦恼者起除灭心。善男子。是名是经第一功德不思议力。

善男子。第二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有众生得是经者。若一转若一偈。乃至一句。则能通达百千亿义。无量数劫不能演说所受持法。所以者何。以其是法义无量故。善男子。是经譬如从一种子生百千万。百千万中。一一复生百千万数。如是展转乃至无量。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从于一法生百千义。百千义中。一一复生百千万数。如是展转。乃至无量无边之义。是故此经。名无量义。善男子。是名是经第二功德不思议力。

善男子。第三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有众生得闻是经。若一转若一偈乃至一句。通达百千万亿义已。虽有烦恼如无烦恼。出生入死无怖畏想。于诸众生生怜愍心。于一切法得勇健想。如壮力士能担能持诸有重者。是持经人亦复如是。能荷无上菩提重宝。担负众生出生死道。未能自度已能度彼。犹如船师身婴重病。四体不御安止此岸。有好坚牢船舟。常办诸度彼者之具。给与而去。是持经者亦复如是。虽婴五道诸有之身百八重病常恒相缠。安止无明老死此岸。而有坚牢此大乘经无量义办。能度众生。能如说行者得度生死。善男子。是名是经第三功德不思议力。

善男子。第四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有众生得闻是经。若一转若一偈乃至一句。得勇健想。虽未自度而能度他。与诸菩萨以为眷属。诸佛如来。常向是人而演说法。是人闻已。悉能受持随顺不逆。转复为人随宜广说。善男子。是人譬如国王夫人新生王子。若一日若二日若至七日。若一月若二月若至七月。若一岁若二岁若至七岁。虽复不能领理国事。己为臣民之所宗敬。诸大王子以为伴侣。王及夫人。爱心偏重常与共语。所以者何。以稚小故。善男子。是持经者亦复如是。

善男子。第五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受持读诵书写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是人虽复具缚烦恼未能远离诸凡夫事。而能示现大菩提道。延于一日以为百劫。百劫亦能促为一日。令彼众生欢喜信伏。善男子。是善男子善女人。譬如龙子始生七日。即能兴云亦能降雨。善男子。是名是经第五功德不思议力。

善男子。第六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受持读诵是经典者。虽具烦恼而为众生说法。令得远离烦恼生死断一切苦。众生闻已修行得法得果得道。与佛如来等无差别。譬如王子。虽复稚小。若王游巡及以疾病。委是王子领理国事。王子是时依大王命如法教令。群寮百官宣流正化。国土人民各随其安。如大王治等无有异。持经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若佛在世若灭度后。是善男子。虽未得住初不动地。依佛如是用说教法而敷演之。众生闻已一心修行。断除烦恼得法得果乃至得道。善男子。是名是经第六功德不思议力。

解读:诸法本空为第一义,万法无相即实相,此为如来秘藏,为宇宙根本真理,信解受持功德无量,以此义传给别人,功德无量,因为这是诸佛所宣说之大乘根本教义。

原文:

善男子。第七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在世若灭度后得闻是经。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法修行发菩提心。起诸善根兴大悲意。欲度一切苦恼众生。虽未修行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自然在前。即于是身得无生忍。生死烦恼一时断坏。即升第七地与大菩萨位。

解读:受持本经,要发菩提心且如法修行,起诸善根兴大悲意。由明白万法本空,到修行证到万法本空,再到得无生法忍,即是得法身,即入菩萨八地。因为成就无生法忍即可立即进入六波罗蜜多的修行中。所以完整的六波罗蜜多是八地菩萨所进入的境界,非八地菩萨不能完成进入六波罗蜜修行,只能部分进入。因为不证到无生法忍不能成就般若波罗蜜多,而不成就般若波罗蜜多就不能成就其他五个波罗蜜多。

 原文:

善男子。第九是经不可思议功德力者。若善男子善女人。若佛在世及灭度后。有得是经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众人分别解说是经义者。即得宿业余罪重障一时灭尽。便得清净逮得大辩。次第庄严诸波罗蜜。获诸三昧首楞严三昧。入大总持门。得勤精进力。速越上地。善能分身散体遍十方国。拔济一切二十五有极苦众生悉令解脱。是故是经有如此力。善男子。是名是经第九功德不思议力。

解读:受持就是信且按经修行,但受持者未必都完全明白经义,如果能完全明白经义而又能广为众人分别解说此经经义者,就能消除一切宿罪业。没有了罪业才能证见空性以至于证无生法忍,得清净辩才,成就六波罗蜜多,获诸三昧首楞严三昧,入大总持门。

原文:

善男子。如是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极有大威神之力。尊无过上。能令诸凡夫皆成圣果。永离生死而得自在。是故此经名无量义也。能令一切众生于凡夫地生起诸菩萨无量道芽。令功德树蔚茂扶疏增长。是故此经号十不可思议功德力也。

解读:证到无生法忍自然永离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