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释义(六)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六卷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原文:
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

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是名为信。如是信者。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众生所不能坏。因是信故得圣人性。

云何直心。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一切众生若遇因缘则生谄曲。菩萨不尔。何以故。善解诸法悉因缘故。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何以故。恐生烦恼。若生烦恼则堕恶趣。如是菩萨若见众生有少善事则赞叹之。云何为善。所谓佛性。赞佛性故令诸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读:在世上还有正法在流传时,还有人可以得到正法以修行时,菩萨摩诃萨虽见众生诸恶过咎终不说之。但是如果在末法时期,人们都不接受正法,都接受邪法,诽谤正法,诽谤戒律,以至于没有人能从正法而解脱,此时菩萨摩诃萨就会出来呵责诸恶,护持戒律,宣讲正法。

原文:

善男子。若一阐提信有佛性。当知是人不至三恶。是亦不名一阐提也。以不自信有佛性故即堕三恶。堕三恶故名一阐提

解读:不信佛性即不信佛,不信佛即堕三恶道,不信佛性即一阐提,一阐提者入三恶道。

原文:

云何菩萨质直心也。菩萨摩诃萨常不犯恶设有过失即时忏悔。于师同学终不覆藏。惭愧自责不敢复作。于轻罪中生极重想。若人诘问答言实犯。

云何菩萨修治于戒。菩萨摩诃萨受持禁戒。不为生天不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鸡戒牛戒雉戒。不作破戒不作缺戒。不作瑕戒不作杂戒。不作声闻戒。受持菩萨摩诃萨戒尸罗波罗蜜戒。得具足戒不生憍慢。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第三戒

解读:易读不解。

原文:

云何菩萨亲近善友。菩萨摩诃萨常为众生说于善道不说恶道。说于恶道非善果报。善男子。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是故能断富伽罗婆罗门所有邪见。善男子。若有众生亲近我者。虽有生于地狱因缘即得生天。如须那刹多等应堕地狱。以见我故即得断除地狱因缘生于色天。虽有舍利弗目犍连等不名众生真善知识。何以故。生一阐提心因缘故。

善男子。我昔住于波罗[木*柰]国时。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历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善持所受戒故。我于尔时见是比丘生此邪心。唤舍利弗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二人生于恶邪。我于尔时为是二人如应说法。二人闻已得阿罗汉果。是故我为一切众生真善知识。非舍利弗目犍连等。若使众生有极重结得遇我者。我以方便即为断之。如我弟难陀有极重欲。我以种种善巧方便而为除断。鸯掘魔罗有重嗔恚。以见我故嗔恚即息。阿阇世王有重愚痴。以见我故痴心即灭。如婆熙伽长者于无量劫修习成就极重烦恼。以见我故即便断灭。设有弊恶厮下之人亲近于我作弟子者。以是因缘一切人天恭敬爱念。尸利毱多邪见炽盛因见我故邪见即灭。因见我故断地狱因作生天缘如气嘘旃陀罗。命垂终时因见我故还得寿命。如憍尸迦。狂心错乱因见我故还得本心如瘦瞿昙弥。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因见我故宁舍身命不毁禁戒。如草系比丘。以是义故。阿难。比丘说半梵行名善知识。我言不尔具足梵行乃名善知识。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具足第四亲善知识。

解说:佛世尊是大善知识,真善知识,见佛得大益处!

 原文:

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菩萨摩诃萨为大涅槃十二部经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一部惟毗佛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亦名菩萨具足多闻。除十二部经若能受持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书写读诵分别解说。是名菩萨具足多闻。除是经典具足全体。若能受持一四句偈。复除是偈若能受持如来常住性无变易。是名菩萨具足多闻。复除是事若知如来常不说法。亦名菩萨具足多闻。何以故。法无性故。如来虽说一切诸法常无所说。是名菩萨修大涅槃。成就第五具足多闻。

解读:此处将本经置于十二经之外。其他易懂不解。

原文:

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善男子。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若非无常,灭不能灭。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灭相故,灭能灭之。一切诸法有苦相,故苦能令苦。

解读:诸法本空,是空相,即本来无相,如果有相即是无常,无常即有生灭。

原文:

切凡夫若见女人即生女相。菩萨不尔。虽见女人不生女相。以不生相贪则不生。贪不生故非颠倒也。以世间人见有女相故。菩萨随说言有女人。若见男时说言是女则是颠倒。

解读:空则无相,故要先证空,入空解脱门,然后入无相解脱门,不生相即不生贪,故从无相解脱门就能入无愿解脱门,故修空是根本。

原文:

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

诸佛菩萨修习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恼。是名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成就具足第九功德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最后第十功德。善男子。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于大般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解读:以空三昧而不见一切法,就能修持六波罗蜜多,以修持六波罗蜜多故就能常乐我净而成佛,以成佛故就能广度众生。

 原文:
如我弟子为供养故。向诸白衣演说经法。白衣情逸不喜听闻。白衣处高比丘在下。兼以种种肴饍饮食而供给之。犹不肯听。是名栴檀贸易凡木。

解读:一般而言,白衣应该听比丘说法,比丘不应该听白衣说法,这是指在比丘中还有正法的时候,末法时期,金洲大师(阿底峡尊者的师父)是最后一个持正法的佛弟子,故在金洲大师以后,在比丘中没有正法了。所以在《圆觉经》中,世尊预告末世将有一在家居士出来传正法。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七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原文:

善男子。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于我。以是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

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

解读:佛性就是佛的智慧之灵,就是人的魄中真心,就是魂魄合一后的本妙圆心。

原文:

善男子。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成佛者非是肉体,而是人的真心即真魂,通过修行,魂魄合一,佛性起功用,众生皆有魂魄,故众生皆有佛性。

原文:

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稣耶。答言。我有酪,实非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稣。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解读:因为人的心是魂和魄所体现出来的,故有心则必有魂魄,有魂魄必有佛性。酪喻为心,稣喻为佛性

原文:

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

解读:人因为有般若智慧而成佛,首楞严三昧,金刚三昧、师子吼三昧和佛性皆是般若智慧之异名,都是真心的本性。功德圆满之魂魄合一之心即是文殊菩萨,功德圆满之灵即是普贤菩萨。所以众生之灵皆是普贤分身,众生之魂魄之心皆是文殊分身。文殊是佛智慧之灵,普贤是如来所生之灵身,故文殊菩萨为佛左右肋侍。魂是由魄中真心分离出来的凡心,所以魂魄合一后之本妙圆心即是佛性。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八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原文:

佛性亦二。一者可见。二不可见。可见者十住菩萨诸佛世尊。不可见者一切众生。眼见者谓十住菩萨诸佛如来。眼见众生所有佛性。闻见者一切众生九住菩萨。闻有佛性如来之身。

解读:十地菩萨能见一点点佛性,十地以下菩萨一点点佛性都见不到,只能听说有佛性。

原文:

一切众生实有佛性。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不应而有初发心者。善男子。心非佛性。何以故。心是无常,佛性常故。汝言何故有退心者。实无退心。心若有退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迟得故名之为退。此菩提心实非佛性。何以故。一阐提等断于善根堕地狱故。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阐提辈则不得名一阐提也。菩提之心亦不得名为无常也。是故定知菩提之心实非佛性

解读:这里世尊明确说,心非佛性,菩提心亦非佛性,自然禅宗之“即心即佛”是错误的。

原文:

众生佛性不名为佛。以诸功德因缘和合得见佛性。然后得佛。汝言众生悉有佛性何故不见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以诸因缘未和合故。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二因正因缘因。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以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石出金

解读:成佛之正因是因为人有佛性,而要因发菩提心,修持佛法,功德圆满才能成佛。有佛性不等于就是佛,所以人人有佛性不等于人人都是佛,故此达摩说“即心即佛”,自己就是佛,所以众生不用拜佛是魔说。

原文:

善男子。汝言众生若有佛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谛听谛听我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三法则便退转。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吝惜身财。五者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调柔。八者愁恼。九者不乐。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轻己身。十二者自见烦恼无能坏者。十三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诸菩萨退转菩提。复有六法坏菩提心。何等为六。一者吝法。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三者亲近恶友。四者不勤精进。五者自大憍慢。六者营务世业。如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

善男子。复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五。一者乐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师过恶。四者常乐处在生死。五者不憙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复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二。一者贪乐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宝。以如是等众因缘故退菩提心

解读:以上为退失菩提因缘和退失菩提心之因缘。

原文:

若菩萨摩诃萨父母师长若病苦时。自手洗拭捉持案摩。以是业缘得手足软若菩萨摩诃萨持戒闻法惠施无厌。以是业缘得节踝[跳-兆+庸]满身毛上靡

若菩萨摩诃萨专心听法演说正教。以是业缘得鹿王[跳-兆+专]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以是业缘其身圆满如尼拘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无见顶相。若菩萨摩诃萨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服。以是业缘得阴藏相

若菩萨摩诃萨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憙问答扫治行路。以是业缘皮肤细软身毛右旋。若菩萨摩诃萨常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花灯明施人。以是业缘得身金色常光明曜。若菩萨摩诃萨行施之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以是业缘得七处满相

若菩萨摩诃萨布施之时心不生疑。以是业缘得柔软声
若菩萨摩诃萨如法求财以用布施。以是业缘得缺骨充满师子上身臂肘[月*庸]纤若菩萨摩诃萨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以是业缘得四十牙齿白净齐密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修大慈悲。以是业缘得二牙相
若菩萨摩诃萨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以是业缘得师子颊
若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所须饮食悉皆与之。以是业缘得味中上味
若菩萨摩诃萨自修十善兼以化人。以是业缘得广长舌
若菩萨摩诃萨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以是业缘得梵音声
若菩萨摩诃萨见诸怨憎生于喜心。以是业缘得目睫绀色

若菩萨摩诃萨不隐他德称扬其善。以是业缘得白毫相。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不退菩提之心

解读:可见佛色身之三十二相是修来的,故说要修一切善法才能成佛。不可能参个禅就成佛了。何为上上根?就是已经修善法无量劫了,已经有无量功德了。这个上上根并非凭空生出来,而是源于自己无量劫以来的修行善法所得。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九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三

原文:
贪爱无明二因缘故,所见境界皆悉颠倒。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无净见净,以四倒故作善恶行,烦恼作业业作烦恼,是名系缚,以是义故名五阴生。

佛言,善男子,以烦恼锁系缚五阴,离五阴已无别烦恼,离烦恼已无别五阴。善男子,如柱持屋离屋无柱离柱无屋。

解读:因为有烦恼所以造业,因业而又生烦恼,如此生生不息。因为烦恼系缚五阴,就有我们众生的轮回,所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就脱离生死轮回。

 原文:

善男子,如说名色系缚众生,名色若灭则无众生,离名色已无别众生,离众生已无别名色。亦名名色系缚众生。亦名众生系缚名色。

解读:名即心和灵,色即身,心身皆空即能解脱生死。先有身空,然后才有心空,心空则无烦恼,无烦恼即心得解脱,心得解脱即脱离生死。

原文:

世尊。众生五阴空无所有。谁有受教修习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生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

解读:五阴即众生,就是色、受、想、行、识,其性本空,无有自性,五阴不断处在生灭之中,心也处在不断生灭之中,但因心能念念相续,故我们用心修道。

原文:

受持戒时。若为度脱一切众生为护正法。度不度故。解未解故。归无归故。未入涅槃令得入故。如是修时。不见戒不见戒相不见持者。不见果报不观毁犯。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戒也。

男子。云何复名真修三昧。若为众生修习三昧。于众生中得平等心。为令众生得不退法。为令众生得圣心故。为令众生得大乘故。为欲护持无上法故。为令众生不退菩提故。为令众生得首楞严故。为令众生得金刚三昧故。为令众生得陀罗尼故。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为令众生见佛性故。作是行时。不见三昧不见三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善男子。若能如是。是则名为修习三昧。

云何名为真修习者。智者若观生老死苦。一切众生无明所覆。不知修习无上正道。愿我此身悉代众生受大苦恼。众生所有贫穷下贱破戒之心贪嗔痴业。愿皆悉来集于我身。愿诸众生不生贪取。不为名色之所系缚。愿诸众生早度生死。令我一身处之不厌。愿令一切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修时。不见智慧不见智慧相。不见修者不见果报。是则名为修习智慧。善男子。修习如是戒定智慧是名菩萨。不能如是修戒定慧是名声闻。

云何复名修集于戒。若能破坏一切众生十六恶律仪。

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恶业。是名修戒。

有无边心三昧净聚三昧世边三昧世断三昧世性三昧世丈夫三昧非想非非想三昧。如是等定能令众生生颠倒心谓是涅槃。若能永断如是三昧。是则名为修习三昧。云何复名修习智慧。能破世间所有恶见。一切众生悉有恶见。所谓色即是我亦是我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乃至识亦如是。

善男子。修习戒者为身寂静。修习三昧为心寂静。修习智慧为坏疑心。坏疑心者为修习道。修习道者为见佛性。见佛性者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为得无上大涅槃故。得大涅槃者为断众生一切生死一切烦恼一切诸有一切诸界一切诸谛故。断于生死乃至断谛。为得常乐我净法故

解读:总之,以无分别心,无所得心,为众生解脱故修持戒定慧,并破斥世间一切邪法。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卷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原文:

时诸六师心生嫉妒。悉共集诣波斯匿王作如是言。大王当知。王之土境清夷闲静。真是出家住止之处。是故我等为斯事故而来至此。大王。以法正治为民除患。沙门瞿昙年既幼稚。学日又浅道术无施。此国先有耆旧宿德。自怙王种不生恭敬。若是王种法应治民。如其出家应敬宿德。大王善听。沙门瞿昙真实不生王种之中。瞿昙沙门若有父母何由劫夺他之父母。大王。我经中说。过千岁已有一妖祥幻化物出。所谓沙门瞿昙是也。

尔时六师周遍六城不得停足惭愧低头。复来至此拘尸那城。既至此已唱如是言。诸人当知。沙门瞿昙。是大幻师诳惑天下遍六大城。譬如幻师幻作四兵。所谓车兵马兵象兵步兵。又复幻作种种璎珞城郭宫宅河池树木。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幻作王身为说法故。或作沙门身婆罗门身男身女身小身大身。或作畜生鬼神之身。或说无常或说有常。或时说苦或时说乐。或说有我或说无我。或说有净或说无净。或时说有或时说无。所为虚妄故名为幻。譬如因子随子得果。瞿昙沙门。亦复如是。摩耶所生母既是幻。子不得非。沙门瞿昙。无实知见。诸婆罗门经年积岁修习苦行护持禁戒。尚言未有真实知见。何况瞿昙年少学浅不修苦行。云何而有真实知见。若能具满七年苦行见犹不多。况所修习不满六年。愚人无智信受其教。如大幻师诳惑愚者。沙门瞿昙。亦复如是。善男子。

解读:圣人常在世间没有正法,而邪法盛行之时出世,圣人常被邪师诬为异端而予以诽谤或伤害,当年释迦牟尼世尊如来上帝涅槃后以主耶稣的身份出世时,反而被信上帝的被犹太人所害。

原文:

佛言。有色有明有心有眼。是四和合故名为见。是中实无见者受者。众生颠倒言有见者及以受者。以是义故。一切众生所见颠倒。诸佛菩萨所见真实。

解读:见要满足四种情况,第一要有对象即有色,第二要有光,第三要眼,第四要用心去观。因为要完全满足四个条件才有见,所以见是因缘所成,是无常,所以没有见者和受者。如不能说眼是见者,如果不用心观,那就会视而不见,如果说心是见者,那没有眼也看不见,没有光也看不见。而八地以上菩萨所见都是空相,自然也就无所见,无所见即无见者。

原文:

色若是我不应而得丑陋形貌。何故复有四姓差别。悉不一种婆罗门耶。何故属他不得自在。诸根缺陋生不具足。何故不作诸天之身。而受地狱畜生饿鬼种种诸身。若不能得随意作者,当知,必定无有我也,以无我故名为无常。无常故苦。苦故为空。空故颠倒。以颠倒故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六师。如来世尊永断色缚乃至识缚。是故名为常乐我净。复次色者即是因缘。若因缘者则名无我。若无我者名为苦空。如来之身非是因缘。非因缘故则名有我。若有我者即常乐净。

解读:什么叫“我”,就是指能完全自主的主体,能完全自主就是能自己保持永恒不变,就是常,不能保持永恒不变者就不是常,就是无常,就没有自主性,就不是真正的“我”

 原文:

师子吼言。世尊。无相定者名大涅槃。是故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善男子。夫着相者则能生痴。痴故生爱。爱故系缚。系缚故受生。受生故有死。死故无常。不着相者则不生痴。不生痴故则无有爱。无有爱故则无系缚。无系缚故则不受生。不受生故则无有死。无有死故则名为常。以是义故涅槃名常。

解读:痴即无明,即没有智慧,着相即生痴,痴即不明一切法都是空相,所以由痴生贪爱,因为贪爱就生烦恼,因为烦恼即被系缚,因为被系缚就会有投胎轮回,有生就有死。

原文:

何等比丘能断十相。佛言。善男子。若有比丘数数修习三种相者则断十相。数数修习三昧定相。数数修习智慧之相。数数修习舍相。是名三相。师子吼言。

复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善男子。如善御驾驷迟疾得所。迟疾得所故名舍相。菩萨亦尔。若三昧多者则修习慧。若慧多者则修习三昧。三昧慧等则名为舍。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见佛性者名为舍相。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贪欲嗔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

善男子。为三事故修奢摩他。何等为三。一者不放逸故。二者庄严大智故。三者得自在故。复次为三事故修毗婆舍那。何等为三。一者为观生死恶果报故。二者为欲增长诸善根故。三者为破一切诸烦恼故

解读:三昧即定,即奢摩他,即定于一心,即止。毗婆舍那即慧,即观,即观诸法无常,观诸法皆空,是一种思维法。忧毕叉则是舍相,定观均等。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