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西游记揭秘之观世音终遇唐玄奘

玄奘本是古佛儿,得遇观音起征程

内容: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内容简介:为兑现在阴司的承诺,唐太宗选出玄奘总管化生寺之水陆法会,开演经法,超度亡魂。观音和其弟子木叉此时亦到达长安,于是化身疥癞和尚沿街叫卖如来袈裟和九环杖,后遇到宰相萧星引见唐太宗,唐太宗引荐玄奘,于是观音把袈裟和九环杖交给唐太宗免费转交玄奘。在玄奘讲法时,观世音显出本相,并告知玄奘,在如来处有大乘佛法,玄奘听后发誓要去西天取经。

原文:
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解读:
唐玄奘即唐僧,唐僧在西方极乐世界法名为金蝉子(在第一百回称“金蝉子”)即大势至菩萨,金者兑灵也。金蝉氏即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即太阳神,可见唐僧即太阳神,太阳神即日官菩萨,即大势至菩萨。

这个金蝉转世下凡后乳名为江流,实际就是燃灯古佛的儿子,所以说“小字江流古佛儿”,故此末世圣人在燃灯古佛的诞辰日即农历8月22日出生。

《大宝积经》卷九:“时有转轮圣王名叫勇邵王,统治清净大城。王有一千儿子,……太子雨室得第五号,就是弥勒如来……欲想了解当时转轮圣王勇郡,就是过去的定光如来。”
定光如来就是燃灯佛,也称放光如来,弥勒菩萨就是燃灯古佛的儿子,所以唐僧就是燃灯古佛的儿子弥勒菩萨。

为什么弥勒“无心听佛讲”呢?因为弥勒前世曾为求名菩萨,记忆力差,又好利养。弥勒将来以转轮圣王的身份出现,弥勒菩萨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合一的菩萨。

《妙法莲华经》:“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文殊菩萨又称晨星,普贤菩萨又称天枢星,皆为神的灵。《创世纪》1: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所以这里称唐僧玄奘为“落江星”,又江为水,代表圣人出生在中南海共产党控制的中国。
《启示录》22:16 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唐僧在《西游记》里以凡人的身份出现,而弥勒也常表现为凡人。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 :“此阿逸多(弥勒)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

为什么弥勒还能成佛呢?后来世尊释迦牟尼在别的经书中解释说弥勒有方便法门,就是般若波罗密多。

“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说明原来住在金山寺的法明和尚迁移到海岛台湾安住了,故称之为迁安和尚,其实就是台湾佛光山的星云大师。养者供养也,末世圣人唐僧弥勒将来出山时首先到台湾高雄佛光山寺传正法,由星光法师供养协助。

《神异经》:“盘古终世之时,其子名赫天氏。时有三皇代出,赫天乃人居一山,于此时代代相传,故其山后即名岱宗泰山。赫天有子前勃氏,骨勃子玄莫氏生二子,长名金轮王,次子少海氏。少海氏妻弥轮仙女。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入腹,觉而有娠。生二子,长回金蝉氏,后称东华帝君;次子金虹氏,后称东岳帝君。”可见金蝉子即金蝉氏,即太阳神东华帝君,即舜帝。

金蝉的幼虫生活在土里,象征艮土中之真心,金蝉幼子破土出来,幼虫上树蜕变脱壳后变成有翅膀会飞的金蝉,象征脱离六道轮回的八地菩萨。可见,用金蝉子的一生经历来比喻修道,也象征从地狱而来以凡心取经,取经成佛后又成道的地藏菩萨。

原文:
诗曰:
龙集贞观正十三,王宣大众把经谈。道场开演无量法,云雾光乘大愿龛。
御敕垂恩修上刹,金蝉脱壳化西涵。普施善果超沉没,秉教宣扬前后三。
解读:
“金蝉脱壳”指唐僧证道飞升。
“化西涵”应该是“化西函”,就是变成西出函谷关的太上老君。

原文:
又见得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菩萨十分欢喜。
正是有缘得遇旧相识,般若还归本道场。
长老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
解读:
“极乐中降来的佛子”指江流儿即上帝的儿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儿子大势至菩萨,而前面说唐僧是燃灯古佛的儿子,所以释迦牟尼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燃灯古佛,而大势至菩萨就是弥勒菩萨。

原文:
菩萨道:“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便是好处;若贪淫乐祸的愚僧,不斋不戒的和尚,毁经谤佛的凡夫,难见我袈裟之面,这便是不好处。”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蚕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这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见性能传智慧灯……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解读:
袈裟代表正法,修行正法自然有诸多好处,不守戒和毁经谤佛和佛经的人是无法学到正法的。只有圣人才能明白正法,明白正法的即是圣人,所以说“遇圣才穿”,万神都要拜正法,佛和万神都护持正法。

袈裟从力从口,从沙,沙即土即艮,力也为艮,即灵山,即如来之手,艮里面的口即兑阴灵,即观世音菩萨之水神身之真心。而衣象征织女,织女即百花仙子素女,素女与无极神如来佛一体,花长在灵山上,故如来住在灵山,唐僧披上袈裟即与如来佛合一,一切佛皆是一佛,故说有七佛相随,所以能获得万神朝礼。这个袈裟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说观音为诸佛之母。当然平常的袈裟也是一种象征,持戒者也能得到佛和菩萨的护持。

唐僧穿上有七佛相随的袈裟其实象征唐僧已经证道了。本小说取经的过程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圣人以凡身从各宗教经典中寻找真理,把各宗教理论统一起来就是取经成功。还有一层意思是圣人取经成功并证道后在全球宣传正法,并且引导全球的正法信仰者回归灵山见如来佛,所以唐僧取了两种经书,一个是无字真经,就是见真心证道,还有一个是有字真经,就是圣人三教一统的宗教文字理论。

原文:
“那和尚,九环杖有甚好处?”菩萨道:我这锡杖,是那——
 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
 摩呵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解读:
“九连环”指九天玄女,
“九节仙藤”指九天莲花仙子即巽木素女,两者合一就是观世音菩萨。
“青骨瘦”指风神素女,骨即风,青骨瘦即苗条的巽木。
“下山轻带白云还”白云指真心,素女有真心兑阴灵。
“不染红尘些子秽” 指圣女观音菩萨很纯洁,投胎人间证道成就法身后出来找圣人。

“喜伴神僧上玉山”说明这个九环杖就是观世音菩萨,在末世观世音菩萨找到凡身之唐僧后与他一起上玉山。如果这个锡杖仅仅是个法器,那么是不可能有“喜”的心情的 ,所以小说中用这个“九环杖”来暗中代表观世音菩萨 “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也是中国东部最高的山。说明圣人唐僧要和观世音菩萨去台湾传法。
《启示录》11:3 我要使我那两个见证人,穿着毛衣,传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推背图》第五十二象:乾坤再造在角亢。
角亢就是东南方,台湾在中国的东南方。

原文:
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
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
解读:
此处一语点破玄机,唐僧就是地藏菩萨转世,地藏菩萨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就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有如来赋予的审判众生的权利,也有如来佛赋予的为众生赎罪之权利。十阎王都是他的部下。

原文:
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
解读:
观世音菩萨之真身是女身,但常在世间以男人身示现传法救难,所以世人有说观世音是男的,也有说是女。因为佛教戒律规定僧人不能单独与女人相处,所以观世音有时不得不以男人身示现。

原文: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
解读:
末世跟随唐僧护持正法者即可获得正果金身,永生不死,不遵守正法者将永坠地狱。
《启示录》20:10那迷惑他们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里,就是兽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永远远。

原文:
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解读:
唐僧穿上观世音菩萨送来有七佛相随的袈裟就成为与如来法身合一的圣人,所谓的袈裟其实就是织女,织女与佛一体,故唐僧与织女(素女)合一即与佛合一,即是三位一体的基督,即背弓之圣人。

备注说明:唐僧取经有三重内容
第一,指圣人在世界各大宗教经典中寻正法,并且把这些宗教理论统一起来,此即取有字之经。而圣人取经成功后的证道就是无字真经。
第二,指圣人取经成功后又率领信仰正法的人们一同回归西方极乐世界见如来佛祖,即人们自己取经,此部分属于末世预言。
第三,取经中的各种经历都隐藏了各宗教中的修道之法,即正法。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