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释义(五)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原文: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解读:同一句话,世尊连续说了三遍“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这恐怕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而弥勒也连续说了两遍“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这说明如果世尊说出来,怕大家不相信,不信佛语是有罪的,所以不太愿意说。

原文: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解读:这里透露,世尊无量无边久远劫前就是佛,并非今世才成佛的。也就是说佛这一次又来人间成佛,所以是佛成佛,而非人成佛。其实佛就是耶和华上帝,就是创世神盘古,就是道,自有永有,永存不灭的,宇宙都是如来佛创造的。但这里如来世尊并没有如同《圣经》里那么直言上帝造世界和人,前面用“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和“一切世间之父”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果世界不是如来所造,那就不能说世界都是佛所有的。如果众生不是佛所造,那也不能说众生都是佛的儿子。《圣经》没有说上帝如何造世界,而佛经里就告诉我们,一切万法皆真如,而真如即是佛性,佛性就是佛的儿子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如来所造,所以万法皆是如来所造。就是如来幻化出来的,我们众生也是佛幻化出来的,因为我们“有我”,因为我们“无明颠倒”,所以以为有个“我”存在。

原文:

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解读:世尊并非只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也是其他无量无边世界的教主。是一切世间,即一切世界的教主。

原文: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解读:这里很明确,燃灯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了方便传法才取不同的名字。 “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意思是说世尊告诉大家别的世界的佛,虽然这些所谈及的佛名字不同,年纪不同,但其实都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的过去身或现在还在传法的分身。因为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他们只想自己涅槃,不愿意按照佛的本意去普度众生,为了让这些乐小乘者有信心,故佛只言自己这一世成佛,然后涅槃灭度。因为他们看见佛一世就能解脱生死轮回,自然有信心自己也能一世成就。而且如果让小乘众知道世尊释迦牟尼修了无量劫才脱离生死轮回而成佛,那么那些小乘弟子就不愿意来学了。所以只有等他们证到无我了,世尊再跟他们说明真相,那么才可能不会使他们生退意。

原文: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解读:凡所有相皆是虚幻,众生也是虚幻,但都是佛所幻化出来的,故幻相中有真实的如来存在。因为众生有分别心,故才有所谓的众生存在,所以才有佛出世说种种法。

原文:

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解读:佛寿命无限,永生不灭,必非只有阿弥陀佛寿命无限,所有佛都是阿弥陀佛,为了让众生珍惜仰慕佛出世,为了让众生在佛出世这段时间大精进,所以才说佛要灭度。因为人们一般都是珍惜会很快失去的,而不会珍惜永远在身边的。

原文:

我常住于此, 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 虽近而不见。

解读:世尊一直与我们同在,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就是基督教所唱的“主与我同在”

原文: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

解读:在世间佛弟子们都极其想念佛的时候,甚至愿意为见佛而舍命的时候(世尊以耶稣之名出世时,就传为佛舍命而获解脱之法,耶稣再来就是中国的弥勒佛!),佛就会带领众多弟子一起从灵鹫山出来投胎为人,再成佛传法,所以世尊常在灵鹫山说法。

原文:

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

解读:“余国”指别的国家,或指耶稣时的以色列,或指娑婆世界别的小千世界,或指别的佛土世界。主耶稣(即释迦牟尼再来)出世的背景,也是以色列人被灭国后,犹太人生活极其困苦,所以他们都急切希望他们等待的弥赛亚赶快出世来拯救他们。所以世尊释迦牟尼就化名耶稣在以色列出世了。主耶稣走后,一大批为主耶稣的名而被罗马皇帝杀害的信徒们都解脱了,都成就了。将来主耶稣再来时,就是弥勒出世时,也先以此“为道而死”之法成就众生,这就是弥勒三会中的初会。

原文:
常在灵鹫山、 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 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 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 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花果, 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 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花、 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 如是悉充满。

解读:西方极乐世界并非在西方,距离和方向都是虚幻之相,西方极乐世界不在远方,有佛在的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西者为金,金代表不坏不灭,不灭者即佛,故佛所在之地即西方极乐世界。又不灭者为法身,故法身大士能入西方极乐世界。又九为金,故极乐世界又称九天。佛涅槃后以法身显像为化身而为法身大士说法,佛就是玉皇大帝。

原文: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堕于恶道中。

解读: 直言佛涅槃后没有死的,为激励众生精进而假言死。

(本品说出佛的两大秘密,第一,就是佛永生不死,又根据大乘佛法《大般若经》,万法都是真如,真如就是佛的灵,都是如来所造,所以先有如来佛,后有世界,然后才有众生。第二,本品还揭示万佛都是一佛的事实!)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原文: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

解读:由此可见,信佛语即得大功德,所以信能极大地增长功德,基督教信耶稣得永生,就是得无生法忍,就是法身大士。但主耶稣如来在以色列传的是信主耶稣,遵守上帝的旨意(含遵守上帝律法和一切其它旨意),为主而死(即为道而死,主就是上帝,就是耶稣,就是道)得永生。必非嘴里说信主耶稣就能永生,也非简单的信就可以永生。如今的基督教徒几乎都不遵守上帝的律法,也没有为道而死,哪里会有永生呢?

原文: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密、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

解读:只要众生相信世尊佛所说,相信佛寿命已经极其久远,而且永生不灭的,那么就会获得无量功德。其所得功德远超别人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的功德。可见犹太人或基督教徒信上帝创造世界(代表如来上帝先于世界而有,自然信上帝寿命久远了。),信上帝自有永有,就是最快的修行法,必然走上不退转的成佛之路。禅宗无论如何修习禅定,只要没有入三解脱门而修般若波罗密多,那么其修行速度是远不及信仰上帝者。所以说《圣经》(除去保罗和路加的魔文)就是《妙法莲华经》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只是把人人都能成佛这一层意思拿掉了,人人都能成佛其实也是相对的方便说法而已。成佛的本质就是与道合一,与如来法身合一,而不是自己又造了一个新佛法身出来。

如今中国的佛教徒绝大部分都不信世尊寿命久远,也不信世尊永生不灭,错失最佳的修行法。甚至很多佛教界的大和尚,协会会长及诸长老,他们诽谤如来佛,说如来是人,是大觉悟的人,根本不是神。世尊在各大经典里明确说世尊非人,是神。否则世尊怎么会自称自己的庙为神庙或神寺呢?

原文:

‘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能起如来无上之慧。何况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酥灯,供养经卷,是人功德、无量无边,能生一切种智。

解读:如果明白为什么佛寿命长远,那么不仅仅获得无量功德,而且还逐步获得如来无上智慧(并非一世就获得了)。如果能受持经中一切文义,诵读宣传供养等,功德更为广大,就能毕竟成佛。

原文: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

解读:什么叫“深信解相”?这里给出了验证标准,真深信解者,就如同看见如来世尊在耆阇崛山即(灵山)为围绕他的大菩萨及诸声闻众说法,并见娑婆世界如同玻璃一样平坦透明,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这是如来世尊在本经里说的灵山境界)。如果看不见这些就不是深信解相。

原文:

‘又复如来灭后,若闻是经、而不毁呰,起随喜心,当知已为深信解相,何况读诵、受持之者,斯人则为顶戴如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须为我复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养众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养众僧。

解读:只要每天颂持此经,供养此经,就可以不用建庙塔和供养众僧以获取福德和功德了。当然,有条件者也可以做,那就更好。如果要学习更多的佛法,或更深入地学习佛法,还是要供养善知识。颂者读也,持者明白且信也,并按经中所说而行。

闻经而起随喜心,这点很重要,有随喜心才不会怀疑和毁呰。

原文:

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边,是人功德,亦复如是无量无边,疾至一切种智。

解读:虽然受持本经功德超越受持五波罗密多,但如果在受持本经的时候,同时修持五波罗密多,那么功德更胜,成佛更快。当然人在转世后就忘记以前的一切了,所以在无量世的轮回中,在接触到本经前,一切佛法都会去学习。如同世尊的十大声闻弟子,在听本经前都跟随世尊学习小乘佛法。

原文:

若人读诵受持是经,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复能起塔,及造僧坊、供养赞叹声闻众僧,亦以百千万亿赞叹之法、赞叹菩萨功德,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此法华经,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无嗔,志念坚固,常贵坐禅、得诸深定,精进勇猛、摄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趋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解读:如果自己是本经的讲解法师,是大乘法师,那么就不要赞叹小乘声闻众。

(本品阐述颂持和宣讲本经的不可思议的巨大功德和福德)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原文: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解读:随喜本经的功德和福德无量,所以听经要高兴,为经中义理而高兴,为经之功德而高兴,要随喜赞叹。

原文: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喑哑,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解读:劝人听本经的功德无量,使人来世智慧增长,容貌端庄。

(本品阐述随喜和劝人听经的功德和福德)

妙法莲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原文: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知。’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如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

以闻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痴恚心,亦知修善者。
地中众伏藏,金银诸珍宝、铜器之所盛,闻香悉能知。
种种诸璎珞,能识其价,闻香知贵贱、出处及所在。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若持法华者, 其身甚清净, 如彼净琉璃, 众生皆喜见,
又如净明镜, 悉见诸色像, 菩萨于净身, 皆见世所有,
唯独自明了, 余人所不见。 三千世界中、 一切诸群萌,
天人阿修罗、 地狱鬼畜生, 如是诸色像, 皆于身中现。
诸天等宫殿, 乃至于有顶, 铁围及弥楼、 摩诃弥楼山、
诸大海水等, 皆于身中现。 诸佛及声闻、 佛子菩萨等,
若独若在众, 说法悉皆现。 虽未得无漏  法性之妙身,
以清净常体, 一切于中现。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解读:受持此经能能命六根清净,六根皆有特异功能。所谓受持不仅仅是要读诵书写,还要明白本经经义,且要深信不疑,并按经文修行,这样才能得清净六根。如果开始不明白经义,只要信本经,则可以先读诵,直到见如来放光来为自己解说此经经义,全部经义都明白后即能正式受持本经。请注意,受持本经者,如前所说要先证到空性。如果自己没有证到空性怎么办呢?也无法证到空性怎么办呢?如果无法通过禅定证到空性那说明自己有罪,那么就要先按《观普贤经》修持,此经是观念普贤菩萨而忏悔六根之罪之法,罪消后即六根清净,即能见到普贤和如来世尊,并听他们为自己解说《妙法莲华经》,并能证到空性。然后就可受持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为如来上帝之独子,观念普贤菩萨能消罪。

(本品阐述受持本经,得六根清净之功德,如果不得清净之六根,则说明受持方法不正确,或者还不符合受持本经的条件。当然没有证到空性者,如果有缘接触本经,读诵本经也是可以的,那说明自己过去已经无量劫供养诸佛世尊。)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