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游记揭秘之修奢摩他和求永生

闻音入定延寿命  渡海寻师求永生

内容:《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内容简介:花果山有仙石风化成猴,出生时眼放金光,因为入了尘世,吃了凡食而失去金光。石猴后来勇敢地跳入水帘洞被诸猴尊称为美猴王。逍遥自在一段时间后却突然怕死而想永生。后经老猴指点乘筏出海寻找师父,在南瞻部洲跟人学做人、学礼数年后明白皆非大道,于是再乘筏飘洋过海,得樵夫指点终上灵山见须菩提祖师。

孙悟空出生在花果山,《西游记》第一回对花果山的描述为:

原文:
“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解读:
“百川会处擎天柱”:百川会处即大海,海水即是坎灵,擎天柱即艮灵。有艮灵又有坎灵者即九天玄女,也化为人的魄。
“万劫无移大地根”:大地是山之余,也属于山,所以大地之根即是山,就是九天玄女的艮山之灵。艮灵即是灵山,里面有真心,这个九天玄女的艮灵和一切众生之真心都是万劫无移,不生不灭的。

原文: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解读:
石者为有兑阴金的艮土也,石中有兑阴金,兑阴金代表佛性,佛性的特征为空性,佛性摄持离火之灵,不发光则不可见,一发光就可见了,兑阴灵为佛性,为目(见性),兑阴灵摄持丁火,所以孙悟空能“目运两道金光”惊动了上帝。
从这里也可见上帝即玉帝。

原文:
“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解读:
“服饵水食”代表有欲望,由于孙悟空这个佛性被妄想心所染而起颠倒分别,眼中金光消失,于是佛性隐藏,变为普通的石猴子,即兑阴灵(真心)变成了兑阳灵(凡心),此时的石猴就是人的魂,魂即凡心。当然这时的石猴孙悟空代表弥勒菩萨无量世以前的魂,也代表一切众生之魂。魂由魄中真心转化而来,真心从石洞中出来就变成了好动的凡心。

原文: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里边: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解读:
观世音菩萨又称滴水观音,水神九天玄女与素女合一就是观世音菩萨,九天玄女有坎水之灵和艮山之灵,故用水帘洞来象征。孙悟空为魂,水帘洞为魄,孙悟空入水帘洞就是象征凡心通过闻音使魂去与魄合一而入定。这里孙悟空入水帘洞不闻雷声即代表以闻音入定,使耳识停止,声根脱落。一根脱落则六根脱落,从而六识不生,凡心不动,但这个水帘洞还不是三星斜月洞,是魂魄初步相合而已,兑阳灵还没有与兑阴灵合一。
艮灵里面有真心,此真心即闻性,通过闻音而入定,故称观音法门,以观心音而入奢摩他定。

原文: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解读:
修奢摩他之定,能克服生活中的烦恼,能长寿,但此奢摩他之定不能解决生死问题,所以还是有生死烦恼存在。

原文:
有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果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
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
解读:
这里的佛代表佛教,仙代表道教,神圣代表天主教(含犹太教和基督教),永生之正法唯在此三教之中,其余宗教皆非正道。
猴王立志要寻找永生之法。
“独自登筏”:表示只有自修,别人不能代替。
“径向大海波中”正法就是陆地,没有找到正法就是在危险的海中游泳。
“东南风紧”孙悟空从济州岛受东南风送往西北,自然就是到了中国之山东半岛。因为有长城,所以这里的南赡部洲代表中国。
原文: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解读:
“天产”就是天神乾灵所生,乾为天,天神即神佛,所以孙悟空代表神佛之子,现在为法王子文殊菩萨之低级分身。

原文:
将那跑不动的拿住一个,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正是那——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解读:
礼代表儒学,要修道要先做人,做人以儒家礼学为标准,正确的儒学能保证不投胎入恶趣,能保证不失去人身。儒教不解决生死问题,但没有儒学的文字知识也不行,所以要从儒学再入修道之路。

原文:
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即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解读:
这里的樵夫就是指修行者,也代表明白正法的善知识,修道者需要接受善知识的指引。

原文:
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解读:
“灵台方寸山”观世音菩萨的艮山即灵山,灵山在人的魄里面。
“斜月三星洞”三星代表三点,斜月代表乚,合之为心。众生之真心即是灵山须菩提祖师。
菩提即智慧,须菩提曾为世尊释迦牟尼十大阿罗汉徒弟中解空第一的徒弟,故须菩提祖师即解空的祖师,即是代表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也称真如法身佛,真如即是佛性之本源。

原文:
这猴王整衣端肃,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一层层深阁琼楼,一进进珠宫贝阙,说不尽那静室幽居。直至瑶台之下,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解读:
《大般涅槃经》 :“菩提即佛性”,可见菩提祖师即佛性祖师,即真如祖师,即文殊菩萨,即无上真如法身佛,明心见性者只有菩提祖师,故一生补处菩萨与菩提祖师合一才能见性成佛。

原文:
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什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
解读:
从须菩提祖师对美猴王所说的话中可以明白,没有什么顿悟法门,不可能不努力修道就突然见空性,即身成佛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修道必须是一步一步修过来的。

原文:
猴王又道:“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
解读:
无性即无自性,自性本空,自性即是佛性,自性即真心。美猴王是凡心,即魂,但其本源为佛性真心,真心为兑阴灵,兑阴灵从艮土(石头)里面出来一动就变成兑阳灵孙悟空了,阴主静,阳主动,真心颠倒即凡心。

我们再看与真心合一后的美猴王的形像如下:

%e7%be%8e%e7%8c%b4%e7%8e%8b

这个形像正好是一个“兑”字,兑即本妙圆心,所以孙悟空的脸型为“爱心”之形,是个封闭的圆,就是凡心兑阳灵和真心兑阴灵合一的心,即魂心和魄心合一的心。

孙悟空里面为金色的衣服,代表兑金灵,外面为红色的衣服,代表摄持有离火灵,能发出火来。

众生皆有习气,故用有尾巴的申猴表示,在人成佛以前,这个习气都不能去掉,所以孙悟空无论如何变化都有个尾巴无法消失。只有成佛以后才能去掉这个习气,才能去掉这个尾巴。兑阳灵为阳金,故用代表阳金的申金表示。而真心为兑阴金,用酉金表示,酉就是公鸡。

文殊金鸡骑狮图:

%e6%96%87%e6%ae%8a%e9%aa%91%e7%8b%ae%e5%ad%901

 

第二章 西游记揭秘之花果山

神州育灵修真地,开花结果显神奇

内容:《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内容简介:海外东胜神州傲来国的西面有座花果山。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出自傲来国花果山,那么花果山在哪里呢?我们先看看《西游记》第一回:

原文:
“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也是他运至时来,自登木筏之后,连日东南风紧,将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赡部洲地界。”

解读:这里的南赡部洲指中国,所谓“东胜神州”其意就是神州最东面的意思,古代中国以山东为东,那山东的东面之“海外国土”就只有朝鲜和日本了,所以东胜神州指日本和朝鲜。那傲来国是朝鲜还是日本呢?我们看第三回:四猴道:“我们这山,向东去有二百里水面,那厢乃傲来国界。”由此看来这个傲来国就是日本。日本比较傲慢故被称为傲来国。这个花果山不属于傲来国,但在傲来国的西面的东海环抱之中,所以这个花果山就在济州岛。

济州岛,亦称为东瀛州,此岛正好处于东海北面,靠近日本(东瀛)。古代的济州岛称为耽罗,耽罗称其统治者称为星主(众星之主即紫薇星,即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被如神摄持就是禄星),孙悟空从济州岛出发顺东南风而行正好到山东半岛。

《高丽史•太祖世家》记载:“太祖21年(938年)耽罗国太子前来谒见,高丽王赐予星主、王子爵位。”

济州岛位于崂山东南面,四面环海,其中有26个小岛。还包括数以百计的丘陵、瀑布、悬崖和熔岩隧道等,岛上屹立着韩国较高的山—-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又称瀛州山,被韩国人被称为“神之山”)。整个济州岛就是火山爆发所造成的,故此济州岛石头、洞窟特别多,这与孙悟空之石猴相应。

济州岛是个“神话之岛”。传说曾有三位仙人,他们三人遇到从东海碧浪国乘木舟而来的三位公主,她们带着牛马和五谷的种子。三位仙人和这三位公主结了婚,之后就建立村落,开始在此定居下来。这三位仙人应该是福禄寿三星即三清(华严三圣),而东海碧浪国应该就是普陀山,而三位公主可能就是太元玉女,九天玄女(观世音)和素女。这个山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也是秦始皇叫徐福去寻找的蓬莱仙岛,为华严三圣即三星的居所。可见,花果山就在蓬莱仙岛。花为巽卦之灵即百花仙子即素女,果从日从木,日为文殊菩萨,木为普贤菩萨,山为艮卦之灵代表九天玄女。

《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
“海中有处,名金刚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金刚表示不坏,也就是不死之神仙,故金刚山即神仙山,而济州岛的汉拿山亦名神仙山,故金刚山就是济州岛的汉拿山。根据韩国南师古(1509年-1571年)记载他在金刚山遇到一个神人传给他的末世预言,他记录成文就是韩国末世预言书《格庵遗录》。

我们再看看西游记中透露出来的更多信息:
《西游记》第一回如此描写花果山:
原文: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径上东洋大海……早到蓬莱仙境……诗曰:大地仙乡列圣曹,蓬莱分合镇波涛……西池王母常来此,奉祝三仙几次桃”

解读:
东洋大海即是东海,东洋又称东瀛,而根据中国古代的传说,蓬莱岛上又有福、禄、寿三仙,这与济州岛三仙传说一致。这个蓬莱岛显然就是济州岛了。又“势镇汪洋”和“镇波涛”是同一个意思,可见花果山就在蓬莱岛,蓬莱岛三仙之一的寿星南极仙翁就是文殊菩萨,而福星就是普贤菩萨。
海水为坎水卦之灵,山为艮卦之灵,木为震卦之灵,花为素女之灵,石为有兑阴灵(金)的土(艮),石猴(兑灵)出生后两眼放光为离卦之灵,加上有天有地,即有乾有坤。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八卦,这与后来孙悟空出八卦炉是相呼应的。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原文:
行者道:“我当真不是,我是蓬莱山来的。”那妖道:“蓬莱山是海岛神仙境界。”行者道:“我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解读:
这一段孙悟空虽然是为了骗小妖,但作者却借此把孙悟空的真实来历透露出来给有心的读者了。
文殊菩萨又叫文殊师利童子,在众菩萨中智慧第一,而孙从子从小,正是童子之意,而悟空代表智慧,这与代表智德和证德的文殊师利童子完全吻合。文殊菩萨为宇宙中最老的灵,基督教称圣灵,是如来上帝智慧之灵,与天地同生,永生不死,所以孙悟空自称老孙,又称齐天大圣,去西天取经时万神(天使)都要敬拜他。孙悟空又称美猴王,美者俊也,俊者智慧出众之意也,文殊菩萨曾下凡为俊帝。在基督教也称其为天使长米迦勒,米迦勒经常以金色长发的少年(童子)形象出现,因为文殊菩萨有兑卦之灵,兑为金,故米迦勒有金色头发。文殊菩萨又称妙光菩萨,有离卦之灵,离为火,而孙悟空火眼金睛也能放光,可见孙悟空的本源其实就是文殊菩萨,不过开始时只是文殊菩萨的低级分身而已。

圣经则把米迦勒天使长即文殊菩萨比作晨星,晨星就是圣灵。
《约伯记》38:2 “那时,晨星一同歌唱, 神的众子也都欢呼。”
《彼得后书》1:19 “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
《启示录》2:28 “我又要把晨星赐给他。”
《启示录》22:16 “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主耶稣如来将“晨星赐给他”就是末世唐僧证道,孙悟空出五行山。

备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王即商纣王的庶兄箕子在武王伐纣后,被武王封于朝鲜,史称“箕子朝鲜”,后来又成为周的诸侯国。这是关于朝鲜的最早记录,所以朝鲜在古代周朝以前实际是属于中华神州的土地,所以蓬莱仙岛或称瀛洲仙岛在古代被认为是神州的一部分,但后人没有知道蓬莱仙岛在哪里了,即使秦始皇派徐福两次出海寻访仙踪也是毫无结果。

原文: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解读:
泰灵即是无极神,即如来佛,泰灵生一切,就是上帝造一切。石猴就是道的化身,悟空即象征修道者悟空性则成金丹,此丹无相,但发出光后能化为有形。

第一章 西游记揭秘之释厄本义

末世地球起大灾 西游预言救众来

内容: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解读:
“灵根”:就是如来佛上帝,即盘古神的法身,如来上帝造一切灵,故称为灵根。

“源”者金文为:

QQ截图20180429162619

表示石缝里流出水,兑为金为泽,泽为水,金在石中,可见源即是泽,即兑灵,即佛性,即文殊菩萨也,即住水帘洞的石猴孙悟空。

原文: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解读:
“混沌未分天地乱”混沌即太初,即宇宙黑暗状态,此时天地还没有分开。
“茫茫渺渺无人见”即还没有人出生。
“盘古”:在道教为道,为无极,在基督教为神或上帝,在佛教为如来法身。
“鸿蒙”即混沌状态,即有先天一炁,但还没有光的状态,有光才能破鸿蒙。
“开辟从兹清浊辨”即有光后,盘古开始开天,天为清,浊为地。
“覆载群生”:有天地就能载养万物了。
“仰至仁”:就是指敬仰大慈大悲的盘古如来上帝。
“发明万物皆成善”:万物的本质都是如来法身所幻化。
《马可福音》10:18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会元”: 元为元气,即先天一炁,即圣灵孙悟空,即太上老君,会元即与之相会。
“功”:指功德,要有足够的功德才能与圣灵孙悟空相会。
“西游”:就是为脱离六道轮回,获得永生而走向西方极乐世界。
“释厄”:就是消灾去难,这就是末世灾难,不仅下来成佛的唐僧自己有九九八十一难,他的弟子们也有很多难,唐僧有四个弟子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全球的众灵,也代表黄种人(沙僧,沙土为黄),白种人(白龙马),黑种人(亥水猪,水主黑)和棕色种人(孙悟空之毛为棕色)。
《约翰福音》14:3 “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那里。”
《约翰福音》10:10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注: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更丰盛。”
这里的羊就是众灵,就是龙子龙孙。

原文: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解读:
一个小千世界生灭一次为129600年,又依十二地支分十二会,每会包含10800年,子会有光开天,并有天上的日月星辰,丑会辟地,有水火山石土,寅会生人生兽生禽及植物,经历卯、辰、巳、午、未、申、酉到戌会,世界又灭亡,然后到亥会又回到混沌无光的状态。我们这一届人类社会应该就是快要临到戌会之时,谓世界末日。

西游记末世预言解密( 引子)

引子 宗教预言集锦
释迦佛法三千年 弥勒至真降人间

《大宝积经》披甲庄严会第七之五:
“汝(无边慧菩萨)于末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以此法印,印诸众生。为此法印而印之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于后末世中,持我菩提法,则为无量佛最后持法者。”
《大宝积经》密集金刚力士会第三之六:
“佛告密迹金刚力士,密迹堪任斯诸章句,我诣佛树下,汝于彼时与诸菩萨魔将兵来,卿以威势拥护我,故降魔兵。即时想念讽诵通利,今复当护将来末世,令法流布,遍阎浮提,周于十方。令所施教,使法久存,持制一切诸外异学(统一一切宗教)……诸天众各各举声而叹曰:正法住甚久,动三千佛土,一切众会,自投人王前(佛即耶稣如来当人王统一地球),归命使无罪(信且皈依则无罪),施此无恐难,其持是言教,令正法永存。”
《出埃及记》15:18“耶和华(即耶稣)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启示录》19:16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大宝积经》法界体性无分别会第八之二:
“尔时佛即告文殊师利童子,汝受持此经,后末世时,于阎浮提当广流布”
《法华文句 四上》: “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虚云和尚年谱》之优昙钵华记:
“妙法莲华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华时一现耳。此云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 轮王出。”
《五公经》:
“江东圣帝近天台 贵人多由此地来,辰年辰月圣人出 五龙托起上天台 三千释运去不来当生弥勒现世间,子丑之年天无光 寅卯之年始自翔。寅卯起辰巳行 不在阴阳不在合 混乱乾坤木虎身。辰巳圣人出 午末乐堂堂。”
《格庵遗录》第五篇末运论(韩国):
“释迦之运三千年,弥勒出世郑氏运,斥儒尚佛西运来”
《弥勒古佛下生经》:
“弥勒尊佛乃告大众;吾今直上三十三天之上;三千年后;吾当下生。方来说此;龙华正法……有头陀尊者,乃是世尊上首弟子……是时世尊问上首弟子;发此善信;代佛下生;开化救度;对大众前;乃为头陀尊者;受正觉记曰;汝于当世;现名玉佛;十号圆成;具大功德;不可思议;当与我同名同号同度众生;了此誓愿;吾当彼时;亦化无(即法身);与子同去同行(三位一体);以成子之上愿;子之功德。”
《王母娘娘透天玄机救劫经》:
“二八桃园开红花满地,以后李子开白花,白花结成实,十口之人领兵百万,敢灭桃园去世……遍地白花开,红花落,鸡叫三番行动。”

解读:
无边慧菩萨(下凡为印尼的金洲大师,即阿底峡尊者之师,阿底峡尊者实际为释迦牟尼再来)于末法500年时下凡传法,他是末法时期最后一个持正法出现于世的菩萨,自金洲大师以后再无传正法的菩萨。在整个世界都是魔穿僧衣传法,魔法王盛行于世。佛子真假难辨,皆随魔师修行。此后世人道德越来越极其败坏,欲望越来越炽盛。末世如来世尊为了拯救人类,准备亲自以转轮圣王即人王的身份下凡以拯救众生,传法度人。在世尊释迦牟尼以弥勒古佛之名出世教化众生之前,先命其子以弥勒菩萨(玉佛)之名出世传法立约,整顿世间秩序,引领众生皈依如来,众善奉行,然后弥勒古佛法身与弥勒菩萨合一,引导众生克服魔波旬的诱惑和考验,最终登上弥勒古佛之无底法船而证八地菩萨之果,获得永生不坏之身。
但是末世众生如何知道什么时候弥勒菩萨出世呢?如何知道谁传的是正法?如何知道谁是真弥勒呢?这些秘密都已经隐藏于《西游记》中。如果大家认真去阅读《西游记》,那么一切真相都会显露出来。下面我们一起去读这本修真警世预言奇书。
世尊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1027年,成道于公元前992年,世尊出生三千年后的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横空出世(与《妙法莲华经》菩萨从地涌出品相呼应),世尊成道三千年后的200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即世尊诞辰日)汶川大地震。2014年10月20日韩国中源大学100朵优昙婆罗花(神花)在十八罗汉石像上盛开。2008年6月6日,2009年7月7日(上帝如来第六日造人,第七日安息),2012年5月12日(谐音为吾要爱),2016年5月10日(文殊诞辰日),2017年5月12日黄河水清,2017年春节(弥勒菩萨和元始天尊诞辰日)台湾浊水溪水清。黄者代表对物质世界的欲望心,清者代表无欲望的清净心,扫除人类的各种私欲心以获得清净无为之心是为圣人出世之目的。所以黄河水清代表使人心清净的正法要出世,代表圣人要出世。
根据《大宝积经》可知,末世再带领众魔下凡的密迹金刚力士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员就是众魔。

古代预言小说揭秘目录

《西游记末世预言揭秘》
作者:程勋清 号:至真程一丰 南山有约 九嶷山人

作者:程勋清         号:至真程一丰 九嶷山人
网名:日出东海  南山有约  一丰先生

                                     目录
引子 宗教预言集锦

                             第一部 孙悟空修法证果

第一章 释厄本义(末世地球起大灾 ,西游预言救众来)
第二章 花果山的奥秘(神州育灵修真地,开花结果显神奇)
第三章 奢摩他和求永生(闻音入定延寿命,渡海寻师求永生)
第四章 美猴王证空性(灵山拜师证空性,菩提祖师授真诀)
第五章 脱离六道轮回(无生法忍脱生死,再入红尘经磨练)
第六章 孙悟空的两职权(驯天马积累功德 得仙女成就眷属)
第七章 孙悟空成为真如法身佛(入红炉玉兔护持 目放光证到本源)

                                  第二部 龙华初会

第八章 观音寻亲(末世人间尽邪师,观音出世寻旧识)
第九章 唐玄奘出世(父母洪江遭劫难,江流长大报父仇)
第十章 因果报应(玉帝旨意不可违,因果报应实不虚)
第十一章 观世音终遇唐玄奘(玄奘本是古佛儿,得遇观音起征程)
第十二章 心得解脱(放下一切为修道,性光初显已忘身)
第十三章 圣人法身成就(圣灵出世山崩裂,空性初显贼无踪)
第十四章 灵身真龙显现(妙明真心藏真龙,灵用为马不忘空)
第十五章 圣人出山斩白蛇(魔人共党占江山 悟空斩蛇宣正法)
第十六章 圣人出山传正法(正法信徒守戒律 中华儿女拜神佛)
第十七章 建台湾佛光山正法基地破共军(灵动生万相迷人,心空破唯物降魔)
第十八章 建立西安传法基地(弃家离台赴西安 跟随圣人意志坚)
第十九章 为道而死得永生(白衣观音倾圣水,死后复活得永生)
第二十章 护法大战(白骨观法绝淫心,悟空神力降外军)
第二十一章 邪正大战(邪法正法须分明,护持唐僧功德生)
第二十二章 信主无我得永生(空无相愿解脱门,去掉我执出苦海)
第二十三章 圣人一统全球宗教(得法身万相俱灭,见明月世宇澄清)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复活作明君(金丹成就元婴显,真心作主为帝君)
第二十五章 红色百姓悔过皈依圣人(烈法炼魔起灾难,皈依神佛入正道)
第二十六章 赶走海里上来的兽(水中怪兽占中华,天兵相助擒妖王)
第二十七章 天子登基(除邪教圣灵显威,灭偶像众生认祖)
第二十八章 犹太人认祖归中华(犹太人皈依正法 认祖宗迁居神州)
第二十九章 偃武修文(孙悟空传约立法 遵戒律放下武器)
第三十章 圣人中魔毒寻真理(心怀鬼胎假乱真,识破计谋取真经)
第三十一章 断情魔取真经(修禅去欲定一心,光明大显色阴尽)
第三十二章 圣人证道灭劫匪(奢摩他中受阴尽,心能离体始觉轻)
第三十三章 消灭六耳猕猴习近平(贪欲心起天魔行,定于一心想阴尽)
第三十四章 铲除红色政权统一中国(熠熠光明为幻行,行阴尽处澄水清)
第三十五章 消灭假圣灵复兴光明正法(有知见着魔失宝,无所得真龙捧月)
第三十六章 传戒律独赴鸿门宴(修行道上尽荆棘,严守戒律不动移)
第三十七章 弥勒佛出山假佛现原形(假佛祖逼人跪拜,真信徒为义舍身)
第三十八章 义人复活永生(正法正信为道死,圣灵圣水使永生)

                                  第三部 龙华二会

第三十九章 弥勒佛统一全球大赦天下(天下一统拜弥勒 圣灵加持除罪业)
第四十章 修道之首灭罪业(有罪业魂魄分离 除众罪修道之基)
第四十一章 断情欲证色空(情丝相缠害性命 光明洞开永断淫)
第四十二章 破魔障见空性成丹(无明颠倒魔境生,灭掉离火丹修成)
第四十三章 隐姓埋名温养圣胎化婴儿(圣胎成就须隐居 放下万缘养成婴)
第四十四章 婴儿离体出顶成就(善恶不动无凡心 元婴出顶脱牢笼)
第四十五章 得无生法忍普度众生(明白万法皆是贼 灭掉万法度众生)
第四十六章 消除宿债奔极乐(众生恩怨债无穷 舍身消债得永生)
第四十七章 全球守法行善(君民行善拜上帝,风调雨顺五谷丰)
第四十八章 弥勒广收门徒(佛子真心学正法,弥勒慈悲度众生)

                             第四部 龙华三会

第四十九章 千年后魔王乱世(千年尽时众魔起,如来上帝显神威)
第五十章 修道要精进不懈(八地菩萨生慈心 波罗蜜多勤精进)
第五十一章八地菩萨婚配莲花身菩萨(波罗蜜积功累德,得玉兔眷属成就)
第五十二章 最后的审判(行善护法进天国,顽灵不化永除名)
第五十三章 成佛奥秘及圣人出山(见普贤功德圆满,乘法船见性成佛)
附录 虚云和尚原来是弥勒菩萨即唐僧第九世凡身

《封神演义末世预言揭秘》
作者:程勋清 号:至真程一丰 南山有约 九嶷山人

目录
第一章 纣王无道辱女神 妲己出世惑昏君
第二章 昏君失德杀忠臣 上帝信仰遭囚禁
第三章 润之魔法闹中华 死后复活成圣人
第四章 子牙出山纣王害 径往西岐兴真主
第五章 雾霾重重妖气盛 朝歌难容正法存
第六章 圣人初征定华北 半壁江山三吉门
第七章 炎黄子孙奔西方 认祖归宗破万难
第八章 上帝赐子封神榜 叛徒绝义弄硝烟
第九章 七月飞雪民伸冤 斩杀佞臣祭神台
第十章 魔兵四起围长安 上帝仁慈降天粮
第十一章 外御邪魔内传法 无生法忍获法身
第十二章 神魔大战圣人国 为道而死争永生
第十三章 伏羲女娲再连理 上帝律法新约成
第十四章 反守为攻士气旺 死后复活得永生
第十五章 神佛做王统全球 最后审判人类终
附录:苏妲己的秘密

《新白娘子传奇之末世预言揭秘》
作者:程勋清 号:至真程一丰 南山有约 九嶷山人

目录
第一章 许仙和白素贞的真实身份
第二章 许仙杭州证道
第三章 许仙和白素贞在苏州开保安堂
第四章圣人死后复活成方成大道
第五章 白素贞怀上文曲星
第六章 开创传法基地与世俗宗教较量
第七章 王权力量与魔王合流起大战
第八章 魔王攻击传法基地
第九章 许仙成佛统一世界和第一次审判结束
第十章 千年后魔王再出世
第十一章 极乐世界降人间
附录:三大小说预言毛泽东出世

《红楼梦末世预言解密》
作者:程勋清 号:至真程一丰 南山有约 九嶷山人

01章 神仙菩萨太极八卦图
02章 曹雪芹的秘密
03章 《红楼梦》书名的奥秘
04章 金陵城和四大家族的秘密
05章 贾府世系中的秘密
06章 《红楼梦》预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07章 《红楼梦》中预言的孙中山和毛泽东
08章 《红楼梦》中预言的习近平
09章 贾珠和李纨代表释迦牟尼
10章 圣人贾宝玉的身份秘密
11章 圣女的身份秘密
12章《红楼梦》中其他人物揭秘
13章《红楼梦》中的不净观和白骨观
14章 王熙凤害死淫心大发的贾瑞之奥秘
15章 贾琏邪淫和共产党思想毒害的奥秘
16章 贾宝玉证道出山
17章 贾宝玉和圣女台湾传正法
18章 圣女传播正法的计划和宣传书
19章 传法护道和观音审判
20章 贾宝玉统一全球传新约
21章 假基督兴起和义人舍身护法
22章 弥勒成佛作王和论功行赏
23章 读《红楼梦》杂记

附录:《毛泽东出世预言大解密》

5.87章 略论中国儒家思想

儒从人从需,所以儒就是世俗人所必须接受的思想,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做人的最低标准,如果不按儒家的行为规范去做,那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人,下辈子也就不可能再投胎为人了。

《周礼•太宰》:“四曰儒,以道得民。”

道就是神,就是上帝,上帝代表至善者,道以德显,所以“以道得民”就是君权神授,以德得天下。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大般涅槃经》: “和即如来”
《圣经》上帝之名为耶和华。

和者即是道,即是如来,即是神,即是上帝。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学而》:“和为贵”

孔子尚和,和者和谐也,能把各种不同性质的东西统一起来称之为和,道化万物(即如来法身化万物),万物皆是道的化身,道让万物都有序运行,所以最和者道也,神也。道不仅仅能和而且还能同,因为道所化万物皆是同一相即空相,所以道即能和,也能同。故道化圣人来人间作王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为和谐的大同世界。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天命即德,即天心,天心即真心,真心即佛性,佛性即自性,故天命就是自性,自性与道本为一体,故称道德。自性为道之子,所以说“率性之谓道”,统领性者即道或者说循着自性就能见道。

宋朝儒家之朱程理学结合佛道理论,提出“理气合一”“性即理也”的新观点和“格物致知”的理解。

《朱子语类》理气段:

问:“太极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个浑成之物,是天地万物之理总名否?”曰: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

问:“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曰:“发育是理发育之否?”曰: “有此理,便有此气流行发育。理无形体。”曰:“所谓体者,是强名否?”曰: “是。”曰:“理无极,气有极否?”曰:“论其极,将那处做极?”

朱熹跟陆九渊时说:“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虽有二名,初无二体。以为在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之可言也。”

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朱熹又发挥了程颐关于“理一分殊”的思想,他把“理”之全体称为“太极”,这个太极就是一,是宇宙的本体;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

评论:

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朱熹对道、无极、太极和气(炁)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把太极看成是理,所以他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他并不知道无极生太极,所以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他不知道无极就是道,而以为太极就是道,所以说“语道体之至极,则谓之太极;语太极之流行,则谓之道。虽有二名,初无二体。”

朱熹不知道太极就是先天一炁,不知道炁是无相的、是空性的、是无情无状,还以为先天一炁是太极生出来的一个“有情、有状、有迹的”细微的物质性的东西。

朱熹又提出“性即理”,这样又回到“自性即理”的层面上来,显然朱熹受到了禅宗“即心是佛”的影响。从下面一段话可以看出朱熹“心即理”的观点。

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评论: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朱熹格物致知的结果就是证到 “心即理”,(但是朱熹自己并没有明确提出“心即理”,后来到了王阳明才被明确提出来 )。因为朱熹把理看成是道,如果心即理,那就变成“心即是道”了,就相当于佛教禅宗的“即心是佛”,这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即通过研究事物之理去穷天理,穷天理应该就是见佛性,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切正法都是神佛传下来的,没有宗教理论书籍作为依据是不可能完全明白正法的,没有切实按照正法修行,也是不可能穷天理的。没有具体的修心之法,无论如何去格物(研究物体)也不可能通达于道,不可能见空性,更不可能成道为佛。

朱熹有时把理看成是道,看成是宇宙的主宰,而有时又把理看成是规则或规律,可见朱熹并没有把道看成是神,不知道神制定一切规则,他对什么是道都还不能完全理解。

纵观孔子及其以后的儒家,其实没有人把什么是道真正完全搞清楚,不明白道就是神,不明白道就是上帝。

王阳明在朱熹理炁合一的基础上创立了“阳明心学”,吸取了佛家“法由心生”的思想,但是他并不知道心如何生法。他用花开来说明他的理论,他认为你去看花,花才存在,不看时花就不存在,很多人同时看时,就是花在这些人心中同时开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花虽然是幻相,但此幻相中有实相,有佛性,有真心,你看和不看都存在那里,而不是你不看就不存在或者说不看花就不开,只是不同的眼睛看见不同的花而已,有色盲和无色盲之人看见的花颜色就不一样,证空性者去看就没有花,凡心之人去看就有花。

孔子提倡以“仁、义、礼”来修德,这些本来在舜帝(皋陶)时期就开始讲了,在周朝时期完全实行的教育内容。

《书·皋陶谟》:“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无德才讲仁,无仁才讲义,无义才讲礼。所以有德之人无为而无不为,一切行为自然合于仁、义、礼,而无德之人就要借助仁、义、礼来提高自己的德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就是爱,爱人如己,因为真心生万物,众生之真心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宋代儒家程颢强调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合乎道者为宜,顺从道者为宜,至贤者为神,至贤之人应为王,贤者为善知识,所谓贤就是有智慧,有智慧就能明白是非,就能积德。自己的行为要合乎道之理,如谦卑、忠实、诚信、助人等等。义是一种善的行为或表现。

《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古人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有感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君臣父子皆不遵守周礼,都凭着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所以孔子希望恢复周礼,为此游走于列国间,但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礼崩乐坏的原因就是心中的欲望强烈,所以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只有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才能恢复传统礼制。

礼的内容是什么呢?

《史记·礼书》里面很清晰的指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所以礼就是事奉天地(祭祀天上上帝和地上神灵,顺从上帝旨意和律法),尊重(祭拜)祖先,尊重君王和老师,这三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周礼》有一套严格礼仪制度,将人严格按等级分类,不同等级之人遵守其应该遵守的礼仪。君有君的礼,臣有臣的礼,父有父的礼,子有子的礼,夫有夫的礼,妻有妻的礼。礼就相当于行为规范,相当于戒律。如果把这礼全部打破,那么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了,就是我们如今末法时期的状况。

简而言之,仁、义、礼就相当于爱心、善行和守戒及道德规范。当然孔子本身并没有悟道,也没有证道,只是想用周朝留下来的传统思想来治理国家而已。

由上可见,儒家思想源于道家和佛家思想,有利于人们提高道德修养,有利于社会有序化,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5.86章 《楞严经》之如来四种清净明诲

《楞严经》卷六: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解读:

决定清净明诲就是绝对不会改变的、能够使人清净修行的、使人觉悟的教诲。

如果要修三摩地,则首先必须要守戒,这里强调必须要守四种戒。首先就是要不淫,有淫心者修三摩地(三昧,定,禅),如果能入禅定境界,则必然会成为魔。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解读:

要守不杀生之戒,不得吃肉。否则如果有禅定境界,则必成为各种鬼或罗刹。以前如来佛在世时有比丘吃肉,那是因为当地草菜不生,没有东西可吃,所以那些肉是如来用神通力变化出来的。不仅不应该吃肉,即使是从动物身上出来的东西入奶,皮革,丝绸等都不要用。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诱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解读:

要守不偷盗之戒,否则如果有禅定境界,就会变成精灵、妖魅、邪人或被诸魅所附身。讲佛法者必须是出家具戒比丘,否则就是偷佛法,疑误无量众生,必入无间狱(除世尊在《圆觉经》中预言末世以居士身份传法的弥勒菩萨)。众生无量劫以来的宿债也如同偷了别人的东西,要燃指供佛才能偿还一切宿债,即使有一丝一毫的宿债没有还清也不能脱离六道轮回。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

解读:

要戒大妄语,不能妄言自己证道,不能自言自己获得什么果位,或是什么境界的菩萨,以求别人来礼拜或忏悔,贪求别人的供养,否则断灭佛种。永殒善根,不能悟道,沉沦于苦海中,不能成就三昧。除非命终之时,暗自嘱咐个别人。

浙江省舟山市秀山岛和岱山岛

下图:2016年9月1日(农历八月一日)舟山秀山岛

bdr

bdr

dig

(上图在秀山岛的西面有一个万字符卍和十字合一的符号,十为如来神,卍为德,为骑狮子的文殊菩萨,象征如来佛带着文真如法身佛殊菩萨出来了。秀者再来也,即耶稣再来。即舜帝再来,即神农炎帝再来,即弥勒菩萨再来。)

dig

(上图由十字变化而来,有个“如”字慢慢变出来了,代表“如来”,《广雅》:“秀,出也”,如出即如来)

下图:2016年9月3日(农历八月初三)从秀山岛出,到了岱山岛,住在蓬莱阁酒店(旁边正好还有个“水晶宫”),傍晚时分在江边拍到一个带火的“圣灵鸽子”从空中飞下来的景观。

圣灵鸽子

5.85章 永生法宝之三解脱门

众生要证到阿罗汉果位而达到涅槃的永生境界,或者得无生法忍而脱离六道轮回,都必须以三解脱门为基础。以此基础去贪嗔痴,去慢,方能解脱,去慢即要去我执和法执。

《杂阿含经》第八十: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即无愿)、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

解读:

空解脱门是三解脱门的基础,证到空性,就是入空解脱门,证到空性并非见到佛性。禅宗不明白空性和佛性的区别,常以空性代表佛性。

《杂阿含经》第八十:

“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解读:

要证空性必须证到色、受、想、行四阴皆空,不是只证到色空就可以了。但即使证到四蕴皆空,五神通具足,但还没有去掉慢,还有我执和法执,平时知见还不清净,还有烦恼,还有贪噌痴,要继续修炼,还要证到识空。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解读:知道五蕴皆空,证到五蕴皆空后,那么就明白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皆空,既然都空,那么就应该没有相,即没有大小、酸甜、男女,五行、疼痛、善恶、五音等相,要在行走坐卧中都做到六识无相,此为无相解脱门。但即使能做到无相,也还没有清净,还有慢存在,还有我执和法执。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解读:在无相的基础上,明白五蕴皆空,六尘土无相,那么自然会慢慢去掉贪噌痴,而无欲无求,此为无愿解脱门。但此时还有慢,还有我执和法执。

《杂阿含经》第八十: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何而生?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

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识因、缘,为常、为无常?

复作是思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

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是名比丘当说圣法印、知见清净,如是广说。”

解读:

此段为去我执和法执(我所)之法,就是明白所谓的“我”和我以外的由六识而知见的一切即“我所”都是因缘而生,都是非永恒的东西,都是有生灭的东西,都是无常,如此去掉对我和法的执着,如此成就阿罗汉果,此时才称“知见清净”,此时才完全证到识空而完全达到五蕴皆空。

 

5.84章 佛教女宝和女身转男的秘密

根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都有个女宝,此女宝皆为莲花化生,要八地菩萨才能做转轮圣王,请看释迦牟尼当年成就八地菩萨时的女宝金色妙德童子。

《华严经》:“於彼莲池內 ,忽生千叶华,宝叶瑠璃莖,閻浮金为台,而時夜分尽,日光初出現,其莲正开剖,放大清淨光,其光极炽盛,譬如日初出,普照閻浮提,众叹未曾有,时见此玉女,从彼莲华生, 其身甚清淨, 肢分皆圆滿,此是人间宝”

可见,出现于世的女宝不是由肉身父母所生出来的,而是莲华化生的,一切以人间肉身之妇人为女宝或明妃的言论都是妄语,都是为了行淫而用的借口而已。

莲华就是女宝的灵身,即巽卦之灵,女宝有真心,此心清净,故能放大清净光,女宝的真心就是阴龙的兑阴灵。真心即空如来藏,即如来藏心。莲华化生的女宝就是素女的七地女菩萨以上分身,也称为观世音菩萨的弟子。

《大般涅槃经》:“菩萨摩诃萨以真女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亦无是处。”

女人不能直接成佛,与一个八地菩萨为妻子,永远跟着同一个八地菩萨修炼,直到一起成佛。七地菩萨与八地菩萨结婚后即得到如来佛即天父的加持而成为八地女菩萨。在如来佛的加持下两个男女八地菩萨合为一个身体,男人的灵化为身体,女人的灵化为莲花,魂和魄合一的丹就化为头顶的圆光,所以八地菩萨就是足踏莲花或者端坐莲花上的菩萨,这就叫眷属成就。而阿罗汉就没有莲花台可坐,也就没有眷属成就。

佛经中虽然有龙女成佛的故事,但是在《大般涅槃经》里世尊已经告诉大家,那是一种示现而已,不是真的,只是为了鼓励女菩萨修行而已。

对于八地菩萨而言,不当转轮圣王时,女宝就一直藏在自己的灵里面,要当转轮圣王时,就叫自己的女宝出来帮忙,当王后。

对于七地以下菩萨一下而言,就没有莲华化生的女宝,要到八地菩萨果位,如来世尊给你授大菩提记时就把女宝交给你了,让你结婚成家立业,这叫眷属成就。

《大宝积经》:“彼初地施杂众烦恼,二地成戒,三地成闻,四地成定,五地称持,六地通,七地说法,八地眷属成就。”

当八地及以上菩萨投胎下凡时,他的魂和魄是分离的,但他证道魂魄合一时,他的女宝才能下来与之相见和合一,所以把八地菩萨没有证道前,这个不能与自己的丈夫相见的女宝称为月宫里的嫦娥,所以月宫称寒宫,表示女宝孤单寂寞,女宝的灵就是月宫里的玉兔,兔为卯,卯为阴木,女宝的真心称为吴刚,吴刚即无刚,非阳也,真心为兑阴灵,故无刚。月宫有桂花树,桂花就象征百花仙子素女,也称莲花仙子,一切女宝都是素女的低级分身。

如果女人不想成为男人的跟随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一定的佛法修持使自己来世变成女人。如按《地藏经》或《妙法莲华经》修持都可以女身转男身。